这是笔者与北京观赏石协会会长何宝宽的合影照,天气炎热,闲来无事,取出自赏,兴趣盎然,偶作一小文配近日创作的人物奇石唐宋八大家与大家共赏。
我自鬓霜渐染,始知石中深藏光阴渡人之舟。世人谓老来多枯寂,我则道石事人生方启新程——此身与石相磨相养,竟成暮年筋骨里一段温润的硬气。
初涉石事,不过溪涧山野间弯腰寻觅。踏晨露,披夕照,凡躬身俯拾之际,筋骨便暗自舒展。石未得,而足下生风,浊气尽吐,此谓觅石即健身。待奇石入手,摩挲其肌理,揣度其神韵,浑然忘却世间营营,此谓玩石生趣。及至灯下静观,石之皱褶如云水流动,沟壑藏纳天地玄机,目光浸入其中,便如清泉濯洗尘心,此谓赏石养神。
石性至真,不媚不俗。我与之相对,如对古贤,凡尘虚饰皆剥落,只余赤子本心相对无言。爱石者,实是爱那混沌初开时的一点本真。兴之所至,拾石相击,其声清越如裂帛,泠泠然荡开胸中块垒,此非击石求乐乎?更观石之坚忍,经风霜亿载而棱角愈温润,于是惕然自省,学其沉静安忍,此乃学石修身。
石无言语,却自有千钧气度立于天地间。见泰山磐石,便知何谓“重”;见昆冈玉英,便识何谓“洁”。每每对之,心中自有丘壑渐生,此乃赞石立志。至于藏石,非为夸耀,但求去伪存真,凡入陋室者,必是与我心神相契之真石,此谓藏石求实。
石与人处久,似亦通人情。晨昏拂拭,以掌温养其气,石色竟愈发莹润。它默然伴我,如静水深流,滋养我迟暮之年——原来养石即是养人,伴石即是延年。更有时,择一方心爱之石赠予老友,石上纹脉即是我未语之情;或邀三五石痴,陋室列石共赏,指间摩挲,眼底会意,石影交错间,情谊早已融入石纹深处。
石室方寸,竟是我半生行藏所聚。少年觅石的莽撞脚印,中年玩石的会心微笑,暮年养石的温润掌痕,皆沉淀于这满室石中。石纹如刻录年轮,替我默默收藏流转的光阴。三极流转,人石俱老,我携此石心,从容步入岁月深处——此身虽衰,石魂弥坚,它早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