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适愉悦或惊喜酣畅,可谓美享;展示、宣扬会颁布成就与人同乐并博纳赞誉,可谓美秀;转让、交换能互通有无各取所爱达成接力,可谓美递;珍藏、传世必妥善保管精心呵护防止毁损,可谓美德……完全可以说,若美缺席,这些活动都将无法继续。
而且,为了展现美,很多活动还经常采取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措施。比如配座,奇石须横躺着的给增加卧板,重心不稳的在开底槽时进行找补,裂隙、破损都尽量置于背后或侧面……都是要力求让人看着舒服。再比如命名,一般多从高大阳刚、清秀典雅或吉祯祥瑞、福泰安康等喜闻乐见处入手,而忌讳鄙贱粗俗、猥琐龌龊……也是要力争给人正能量。舒服和正能量等,都属于美的重要构成元素。
甚至有更突出的,就是还参照收藏界惯常做法,对奇石的缺陷、毛病、不足等,也多用委婉含蓄方式表述。像把人工做过的叫“动手”、称老的破损为“天残”和品相差要处理或扔掉的用“放生”等,就属此类。
可见,美对各种奇石活动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始终都占据支配地位,且不容置疑。一切奇石活动,说到底都是在围绕美展开,美是永远核心。奇石被随口称为“美石”,还真恰如其分。
三、所有奇石都须由美检验把关
美是奇石最根本特征,并影响到奇石活动也要围绕美展开。由此可知,给石头做结论所要依据的最重要或者说第一标准,一定非美莫属。这也相当于说,一块石头能否成立为奇石,包括对成立为奇石者的品相认定等,都应由美做总检验,进行最后把关。美则留,不美则去,越美越有非凡意义,反之亦然。但把关并不容易,走弯路更不鲜见。
主要弯路之一,是片面追求怪异罕见。奇石可以怪异罕见,但并非所有怪异罕见都符合要求。比如表现污秽、肮脏、邪恶、残暴的形象,就令人生厌,极不适宜,再怪异罕见也应躲避。不过,在这方面更多的还是幼稚、呆板、不灵动,包括具象却找不出寓意,以及有寓意却极平常或显现沉闷、破败、险困景象等,就应三思而后行,其中有一些或许可以保留,只是不可太看重,以免误入歧途。
主要弯路之二,是过分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