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赏石协会-手机WAP版-手机奇石网 手机观赏石 手机奇石--页(4)
主页 洛阳石展 石界动态 赏石协会 天下奇石 石友交流 名家往来

自己判断。奇石源于自然石,而自然石只有经人发现然后才能转化为奇石。若离开人,自然石永远与奇石无缘。由此使得人始终在自然石转化为奇石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这种主导又大多需要仰仗感觉领悟,直白说就是“自以为是”。人用“自以为是”发现包括借助流通交换等获取奇石,本无可厚非,但要防过头。不会听别人意见,一味回避负面消息,孤芳自赏,故步自封,结局不言自明。

主要弯路之三,是偏执于某些方面或局部。有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奇石也是有机整体,古人讲“瘦、皱、漏、透”和今人重“形、纹、质、色、皮、意”的缘故也在于此,均要综合考虑。只在某些方面或局部有特点,而其余部分不完善,致使整体感和协调性较差,包括造型或图纹有严重缺陷、错杂无序或比例失衡,以及有形而质地或色泽欠佳、存纹理而近乎碎裂等,也应引起警觉,并学会及时撒手。

WapPic

出现这些弯路,主要在于对美的理解与把握有偏差。美作为学问,有自身规律。季水河著《美学理论纲要》之“美的特征与规律”篇就认为:美具有肯定性、感染性、创造性、社会性等,分别要求美须对人类有益无害、令人向往、充满生机、得到社会承认……朱光潜在《近代实验美学》之“形体美”篇更指出:“美的形体无论如何复杂,大概都含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平衡或匀称”。要取得平衡或匀称,有整体感和协调性显然不可少。毫无疑问,弯路中各种现象,这里全能对上号。

奇石需要美检验把关,美又有学问,是否太难?这就要看对谁,难者不会、会者不难。难在不学习无积累,会在能钻研肯求教。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神全在于功夫足。给奇石检验把关的诀窍,也只能靠勤奋,就是多看、多问、多思、多学,包括补美学课。尤其是美学,不仅指导怎么做,还告知为什么,学懂弄通也许真能事半功倍。总之,对真爱“美石”者,若有捷径,也应该就在美学书中。

作者简介:

曹文庆,网名尚文石。河南卢氏人,供职于中国石化所属第二大企业中原油田。接触石头10余年,在各地专业报刊发表奇石理论文章30余篇,,有小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