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赏石协会-手机WAP版-手机奇石网 手机观赏石 手机奇石
主页 石界动态 洛阳石展 赏石协会 天下奇石 石友交流 名家往来

近日,一方名为《蒜》的奇石以80万元"天价成交"的消息在收藏圈引发热议。这个形似大蒜的石头,其成交真实性备受质疑。有业内人士透露,此类"天价奇石"的炒作已成行业潜规则,实际成交价往往不足宣称价格的五分之一。这些年来,奇石市场正陷入一场由多方利益共同编织的营销迷局。

WapPic

在《蒜》的案例中,80万这个数字并非随意而定。知情人士透露,这类定价往往暗藏玄机:就像历史上曹操号称83万大军,实际仅十余万人一样,这些数字游戏都是为了制造话题效应。

WapPic

更值得玩味的是,这些数字往往呈现特定规律。某奇石论坛版主分析:"58万、68万、88万这类吉利数字出现频率最高,既不会高得离谱,又能制造足够冲击力。"以某次石展上宣称58万成交的奇石为例,经多方核实,实际成交价10多万。

WapPic

实话实说,这条炒作链条已形成完整生态。行内有名的石商张老板向本老弟透露:现在卖石头要先编故事,再找托儿抬价。他展示的手机聊天记录显示,某次天价成交前,中间人明确要求他配合演出竞价戏码。 在二连浩特石展上,那方号称16万成交的"月饼"奇石就是典型案例,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方沙漠漆实际交易价格不足10万。

WapPic

再来看下面这一方,更扯的很,大家都很熟悉,是一个饺子,非常逼真,各种石展,大奖拿到手软。突然,某一天,居然说饺子成交了,价格方面好几个量级 ,有18万、有30万、有50万。这下可好,石友们纷纷找到藏家,叫请客,宝主一头雾水,什么玩意,老子连价格都没开过,哪里来的18万、30万、50万。

WapPic

现在,奇石交易普遍采用现金方式,很难追踪真实成交价。更严峻的是鉴定标准的缺失。目前奇石估值缺乏科学体系,所谓'专家评估主观性太强。同一方石头在不同"专家"口中,估值差距可达20倍。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天价奇石的传说仍在继续。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些疯狂的石头背后,隐藏着精心设计的商业剧本。当潮水退去,或许我们会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不是那些被夸大的数字,而是赏石文化本身蕴含的审美趣味与人文精神。正如一位老藏家所说:石头不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