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阅读新体验微信扫描并分享

| 快速查找 奇石标签 | 收藏 | 加入桌面 | 最新 | 热点 | 手机版 | 邮件 | 投稿 |

中国“徽派赏石”流派创立的价值和意义

时间:2019-02-15 来源:鉴 石 作者:巩 杰 点击数:

巩杰宿州风堂主人。出生于安徽省,道教之乡蒙城。安徽大学法律系毕业。宿州市经典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国价格协会文物艺术品价格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观赏石协会首批一评,中国观赏石一级鉴评师,观赏石国家高级价格评估师,宿州学院特聘教授,宿州市灵璧石研究院院长,安徽省观赏石协副秘书长,安徽省文史馆研究员,宿州市赏石协会会长,中国灵璧石网站总编, 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宿州市收藏家协会顾问,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鉴石专家,美国中华文化艺术同盟会会员。中华传世名石十大名石“较量”、中华传世名石“临水观鱼”收藏人。

 

中国“徽派赏石”流派创立的价值和意义

 

“徽派赏石”是基于以“宿州灵璧石、淮南紫金石、宣城宣石、黄山的黄蜡石”为代表的“安徽四大石种”的赏石文化而产生,体现整个安徽赏石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

中国“徽派赏石”流派创立的价值和意义

历史上安徽石文化在中华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且陈陈相因不断发展,已形成中华赏石文化的主流。历代帝王将相无不对其情有独钟,文人雅士著述赞美代不乏人,已形成博深厚重的石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赏石文化氛围。因此,“徽派赏石”赏石流派的确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徽派赏石”流派的提出和概念

 

首先提出“徽派赏石”概念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兵指挥学院原政委、教授,中国灵璧石研究院名誉院长张训彩将军提出的,由宿州市观赏石协会、淮南观赏石协会、宣城观赏石协会、黄山市观赏石协会共同发起,以“灵璧石、紫金石、宣石、黄蜡石”安徽“四大名石”为主打石种。贯穿整个安徽南北主线,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安徽赏石的区域特色。是对徽派赏石的一大整合,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和贡献!

徽派赏石”的文化底蕴博深

安徽是中华传统文化之都,是史前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文化底蕴博深厚重,且源远流长,曾培育出道教文化、建安文化、桐城派、北宋理学、徽文化等。

中国“徽派赏石”流派创立的价值和意义

涌现出老子、庄子、管子、曹操、周瑜、吴敬梓、华佗、包拯、朱元璋、陈独秀、胡适、陶行知、杨振宁、李正道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将军中:冯玉祥、张治中、卫立煌(巢湖三大将),红军将领还有王明、李克农、洪学智等200多名将军;当代名人有胡锦涛、汪洋、吴邦国、李克强、张平、等;文人中还有:齐白石、刘海粟、萧龙士、孟二冬等;以红顶商人胡雪岩为代表的徽商文化,更是徽文化一张名片。产生于淮河流域的老庄道家学派,与儒家学说一起构成我国传统文化的两大支柱;享誉中外的“文房四宝”也出在安徽,尤其宣城的宣纸更是中国文化符号的代表,文人雅士之最爱;徽文化是明清时期最有影响力文化流派;徽剧是京剧的主要源流之一;黄梅戏是中国四大戏曲门类之一;池州的傩戏号称“戏剧活化石”;淮河两岸流行的花鼓戏被誉为“东方芭蕾”等等;足见徽文化底蕴的博大精深。

中国“徽派赏石”流派创立的价值和意义

徽派赏石”的历史地位尊贵

“徽派赏石” 中国传统的四大名石“灵璧石、昆石、英石、太湖石”其中有两个石种产自安徽;唯一被乾隆皇帝御题的“天下第一石”——灵璧石也产自安徽。其中灵璧石、宣石、紫金石、黄山石是安徽的四大主打石种,且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中国“徽派赏石”流派创立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传统的四大名石“灵璧石、昆石、英石、太湖石”其中有两个石种产自安徽。譬如灵璧石自轩辕黄帝“解石叩响,命乐官伶伦磨砻制磬”后以“泗滨浮磬”载入《尚书·禹贡》篇中,以辉煌数千年,享有最贵而神圣的地位,湖北出土的战国曾侯乙编磬就是一例;另外,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就提到大观园中,林黛玉的闺阁内放的一盆“水仙花盆”里就放有一方“宣石”。

中国“徽派赏石”流派创立的价值和意义

可以说,“徽派赏石”它不仅在中国乃至在世界石文化史上都是一颗璀璨地明珠,历代帝王将相无不情有独钟,文人雅士著书赞美代不乏人,已形成浩瀚文化思想海洋,令人望洋兴叹!“徽派赏石”文化已渗透到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和平民百姓各阶层,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徽派赏石”流派创立的价值和意义

安徽灵璧县宋代石坑遗址

我国第一部论石著作宋代杜绾的《云林石谱》把灵璧石位列当时全国116种石头之首;王守谦在《灵璧石考》中曰“石之堪玩者,吾灵璧石称最……”;文震享在《长物志》中曰:“石以灵璧石为上……。”尤其是灵璧石被清乾隆皇帝御题“天下第一石”后,就奠定了“皇石、国石”的至高无上尊贵而神圣的地位。

中国“徽派赏石”流派创立的价值和意义

安徽灵璧县宋代摩崖石刻

徽派赏石”的文化特征突出

“徽派赏石”的主要特征是文化赏石。因为,文化是石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徽派赏石”注重“学”和“术”,“学”即文化研究和宣传,“术”即是展示和推广。因为,文化决定人的审美感觉,审美感觉决定审美定位,审美定位决定审美品位。

审美品位高才能在石头的收藏和鉴赏活动中不断发现有价值的审美元素,随着实践的不断积累,你才能不断提高在石头的收藏和鉴赏中的发现力和表现力。有文化的精品石才能在术的推广和交易中实现“浪漫消费”——即超值消费。就像一株玫瑰花在情人节可以卖到一千到两千多元,而一株月季花却只能卖几块钱。什么原因呢?因为人们把玫瑰花赋予了“爱情文化,它代表一个文化符号,是忠贞不渝的爱情象征”。

另外,“徽派赏石”中,注重“意境和意味”的营造,它是“徽派赏石”文化的“灵魂和生命”。赏石艺术水平的高下,往往取决于“意境和意味”的高下。

说到“意”,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帅”是统领、引导、也是主心骨。意境中的“意”就是赏石家的起主导作用的主观思想感情;“境”则是石头诸审美特征的物化现象。意境则是赏石家的情与客观石境的融合。

中国“徽派赏石”流派创立的价值和意义

用王昌龄的话说是“思与境的结合”;用苏东坡的话说是“境与意会”。主观与客观的融合,通过意象联想和感悟,营造出赏石家审美需要的一幕戏景,或者称“境界”,即意境之旨归。这种完美的境界即是赏石中强调的“真与性情”,以求“发言自高”,“风流自然”。正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徽派赏石”文化注重的真情流露、真诚动人,才是营造出赏石美的意境来的根本保证。

 

文化赏石,赏石文化,强调的是赏石文化修养的重要性。从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若人品、文化的修养不好,任何成功都是暂时的;相反,若人品、文化修养的好,不成功是暂时的”。赏石也是如此,“徽派赏石”有徽文化作底蕴,相信“徽派赏石”定会沿着文化正道,走的更稳、走的更好。

徽派赏石”的发展空间无限

每一方石头都是大自然数亿年鬼斧神工将瞬间的精彩凝聚成的历史永恒。它存在让有心人不断发现美的无限空间,可以说每一方石头本身就让你常看常新,温故而知新。可以断言,只要人地生活方式不变,享受石文化所带来的精神需求就永远不会改变!

中国“徽派赏石”流派创立的价值和意义

“徽派赏石”发展空间是无限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徽派赏石既有古典徽文化做动力,又有优秀的石种、丰富的资源作基础,同时还有大批的赏石人才做。可以说:“徽派赏石”占尽了“天时、地利和人和”。博深厚重的道家文化底蕴,是“徽派赏石”文化未来发展的真正原动力保证;传统的和新石种的蕴藏量丰富,是徽派赏石文化发展的物质保证;一大批在中外石界知名的赏石专家是徽派赏石文化发展的人才保证。

徽派赏石”对石文化发展的推动力巨大

“徽派赏石”的“四大主打石种”灵璧石、紫金石、宣石、黄山石,它们分布区域广泛,文化内涵丰厚、人文审美经典。如果假以时日,各自的赏石文化经验和成果,互联互通,做好安徽石界的内循环,必将使各自赏石文化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徽派赏石”流派创立的价值和意义

交流空间的扩大,石友之间亲和力的加深,距离感缩短。通过交流、交心、必然促进各石种之间的交易,对安徽石文化事业的发展将起到一个很大的促进作用。如果再和周边的赏石团体跨界融合,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对整个中国石文化的发展都将是一个推动和贡献!

中国“徽派赏石”流派创立的价值和意义

徽派赏石”文化的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徽派赏石”的发展,必须做好文化的继承和变革工作。因为“万事有常必有变。常,承也,变,革也。然常从非常来,变从有常起,承易而革难。“徽派赏石”文化的发展一定要做好继承与变革的工作,它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问题,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保证“徽派赏石”文化的沿着正道健康地向前迈进!

中国“徽派赏石”流派创立的价值和意义

如何做好继承和变革的问题呢?那就要做到“古不乖时,今不流弊”。意思是说,一方面学习古人的经典不能脱离违背时代精神,追随时代气息变革创新,又不能与当时俗流相混。或者说,只知学习古人而不把握时代精神,是不可取的,而甘于混同流弊也是不可取的。实际上,这也是对赏石文化艺术继承和创新问题的看法,应在沿袭中有创新,在继承中有发展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名家往来-祁文石 更多名家>>

赏石名家:祁文石
祁文石
洛阳市赏石协会会长
河南省观赏石协会副会长
祁文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