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水美育貂蝉 洮河石比貂蝉美——2019中国·临洮首届赏石文化节暨甘肃洮河石文化博物馆开馆仪式观后感
时间:2019-05-12 来源:华夏奇石网 作者:王 沛 点击数:
步入精品石展馆,夺人眼球的莫过于报出“千万元”售价的《梦回大唐》(杨贵妃)。此石出甘肃渭河段,奇特的古代贵妇人画面,美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是啊!临洮山美、水美、人美、石美。收到本次活动组委会的邀请,我们酒泉石协一班人丝毫不敢轻慢,生怕拖了甘肃石协的后腿,丢了洮河石文化博物馆的颜面。5月3日,我们带着近30方当地的祁连彩玉,一大早就开车赶往临洮。因为来得早,有大量时间体味和感受临洮风景、人文民俗、石展部署以及一波波送展的美石。
总体说来,我个人有六点突出感受:
(一)历史文化的选择
临洮历史悠久,自秦献公元年(公元前384年)建置狄道县,秦昭王二十七(公元前280年)设陇西郡以来,一直是郡、州、道、府、县治所在地,迄今已有2400多年的建县历史。临洮文化璀璨,有5700多年的马家窑文化、3800多年的寺洼文化、辛店文化,战国秦长城西起首、老子飞升地、汉代古墓群等历史文化遗迹。临洮还是貂蝉的故里,据《三国志平话》等史料记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姓任,名红昌,为临洮任家社人。
(二)各级政府的重视
从嘉宾名单看,甘肃省委原副书记李虎林,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康清,甘肃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张方明,定西市政协主席陈尊峰,定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成文,定西市政协副主席汪东,中共临洮县委书记石琳,临洮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蒋景林,中共临洮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许树德等当地领导,都能给予支持、应邀出席活动,非常不容易。据说,临洮县委县政府领导亲自跑北京、跑外省对接石展、邀请贵宾,很是给力。
寿嘉华会长、石琳书记、边正学会长为甘肃洮河石文化博物馆揭幕
(三)洮河奇石的秀美
洮河是黄河上游右岸的一条大支流,流经临洮县115公里,为临洮人民恩赐了品种繁多、形态各异、画面神奇、色彩丰富的洮河石,令人惊叹不已,堪称天地精华,是大自然赐予的天然瑰宝,深受省内外石人的青睐。临洮自古便有赏石藏石之风,南宋诗人陆游看了洮河奇石后发出“玉屑名笺来濯锦,风漪奇石出临洮”(出自陆游《剑南诗稿》)的赞叹。二十多年来,临洮老百姓拣石、藏石、赏石,将各类奇石摆放于门前、庭院、后堂、案几,作为观赏、修身润德之宝物。
部分参展的黄河(含洮河、渭河等)石、祁连彩玉等奇石
(四)来宾的级别之重
出席本次石展活动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原地质矿产部部长宋瑞祥,中国观赏石协会创会会长、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寿嘉华,中宣部原副部长王世明,原兰州军区副司令员陈秀,中国收藏家协会原会长闫振堂,中国观赏石协会副秘书长李志坚,中国观赏石协会高级顾问、甘肃省观赏石协会会长郑忠,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毕崇毅、刘湛琛、何宝宽、姚和江、沙凤英、马金悦、石多才、张建升、盛爱萍,广西观赏石协会会长张艺林,河南省观赏石协会会长宋溪中等,均属于赏石界的“重量级”人物。
寿嘉华宣布“2019中国·临洮首届赏石文化节暨甘肃洮河石文化博物馆开馆仪式”开幕
(五)服务的周到用心
甘肃省观赏石协会会长郑忠不顾自己已是古稀之年、心脏又不好的实际,对活动的大事小事,乃至每一个细节都事必躬亲,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督促过问,亲自检查落实。省石协一班人不管年长、年轻,20多天鏖战在石展第一线,在兰州——临洮两地奔波,大家毫无怨言。甘肃洮河石文化博物馆、临洮县观赏石协会的领导和同志们更是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生怕出了问题和纰漏;接待工作事无巨细,董事长、馆长边正学及一家人分工负责、披星戴月、紧盯不放,他们个个都是在“用心”服务,给省内外来宾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六)边正学的执着气魄
“洮河于我,犹如母亲般的爱,洮河石与我更是青梅竹马”,这是甘肃洮河石文化博物馆馆长边正学的肺腑之言。工作之余,他便流连于洮河岸边、驻足于洮河河滩。在长期与洮河石的结伴中,他被该石奇特的造型、美丽的色彩深深吸引,心驰神往、魂牵梦萦。他30年觅耕不辍,收藏的近4万方奇石“集体亮相”、震撼石界。特别是自2015年以来,在中石协和甘肃石协的指导下,在当地党政的支持下,他投资1.2亿元,建造了占地面积18.5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的洮河石文化博物馆。馆藏以石为主,兼营多样,融赏石与书法、绘画、旅游为一体,目的是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销售的平台,为临洮县提供一个宣传洮河石文化的窗口。寿嘉华会长为该馆授“赏石艺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示范单位”牌。
我们相信,甘肃洮河石文化博物馆一定能成为石文化行业领域的一个样板、一个招牌、一个标杆,不断加大对洮河奇石的推广宣传,使洮河石的开发成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产业;同时,带动甘肃赏石艺术事业和产业加快发展,跻身全国石文化大省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