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阅读新体验微信扫描并分享

| 快速查找 奇石标签 | 收藏 | 加入桌面 | 最新 | 热点 | 手机版 | 邮件 | 投稿 |

“黎氏阁模式”带给石界的示范与思考

时间:2019-05-22 来源:海上石语 作者:宦振宏 点击数:

华夏奇石网(原洛阳市赏石协会网)转载:太原“黎氏阁杯”赏石文化博览会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连办十年以上的大展。笔者之前曾经走马观花地参加过一次。本次受邀与主办方作了深入交流后,才发现该展还有不少未曾发现的亮点。

 

“黎氏阁模式”带给石界的示范与思考

 

亮点一:展品不收费

黎氏阁赏石精品展连办十一届,连续十一年不收费。尤其近些年,赏石经济不景气,甚至亏本的情况下,依然秉持精品展不收费的原则。这在国内不多见。这是黎氏阁企业作为承办方直接支持的结果。有了企业的支持,展会的策划与运作就会“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赏石研究会(或协会)就可以大显身手,做到与众不同。

 

“黎氏阁模式”带给石界的示范与思考

 

亮点二:展红人不红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黎氏阁生活广场董事长张红生作为承办方负责人,办了十一年的石展却意外做到了“展红人不红”。一般情况下,都不用刻意炒作,办上三五届就能把人“办”红了。显然,这是刻意的低调与务实,堪称当代晋商中的儒商。这样的境界值得称道。

 

“黎氏阁模式”带给石界的示范与思考

 

张红生先生认为赏石文化是根祖文化,是初心文化。办石展不能光看眼前利益,当然这也是跨界融合,可以增加黎氏阁品牌的价值。既促进了传统艺术的发展,又推动了商业运作,是石界与商界的双赢。其切入点找得很精准:“石魂木韵妆雅居,赏石文化进社区”。笔者以为,这是赏石研究会(或协会)与企业合作的典范。如果全国有更多的协会能与企业联合,那么石展和赏石研究将会进入良性循环。黎氏阁模式值得借鉴。

 

“黎氏阁模式”带给石界的示范与思考

 

亮点三:一年一文集

黎氏阁的赏石文化论坛没有停留在口头的“论”上,在论坛前已经征集了几十篇论文,并且汇集成一册论文集图书。研讨时,与会人员可以看到已经成书的《论文集》。这样的事先准备工作实在是认真细致的。这是对赏石文化的尊重,也是对赏石学者的尊重。

 

“黎氏阁模式”带给石界的示范与思考

 

亮点四:专家观点猛

现场的交流中,不少专家的观点很“猛”,直击当今石界的难点和痛点。笔者摘录了几位专家的观点-

侯桂林:让更多的人玩得起石头。

梁志伟:王朝闻“观赏石不是艺术品”的观点造成石界停滞了20年。

徐忠根:理论发展是一个瓶颈,是未真正重用文化精英群体。重拾理论体系的建构。要文化引领而不是互相吹捧。赏石理论体系可用16字总结:继承传统,古今融汇,务实创新,开拓视野。

祁文石:举办石展不以盈利为目的。

 

“黎氏阁模式”带给石界的示范与思考

 

亮点五:侯老是灵魂

石界耆宿侯桂林先生,是黎氏阁石展的灵魂人物,连续十一年的展会策展人,居功甚伟。笔者在车上与侯老随意聊了几句,没想到侯老以耄耋之年未做任何准备,竟能侃侃而谈,轻松道出了自己对黎氏阁论坛的思路和想法-

 

“黎氏阁模式”带给石界的示范与思考

 

1. 建设具有舆论导向的论坛

办展要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正能量。

 

“黎氏阁模式”带给石界的示范与思考

 

2. 展会一年一个主题

每年的展会主题不马上定,快到年底时才结合国家形势和时事确定出来。与时事紧密结合,才能做到与时俱进。而且精品展的展品要求也与主题相呼应。这样就能直接由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再丰富理论。今年是首次举办文字石展,主题之一是“石说祖国好”。笔者以为,这样做到了:“赏石为民,随时随势,常办常新”。

 

每年的理论研讨都会出一本论文集。如今的黎氏阁理论文集摞起来已经一大叠了。其作者群涵盖了全国大多数省/直辖市/自治区,也包含了大多数石界的重要学者。

 

“黎氏阁模式”带给石界的示范与思考

 

3. 打造赏石文化要依靠文化人

赏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文化人,也要依靠文化人。

 

“黎氏阁模式”带给石界的示范与思考

 

4. 让百姓买得起石头

石头是赏玩的,怡情养性的,要让老百姓“看得上,扛得动”。石展不刻意去追求高价成交的新闻报导。

 

“黎氏阁模式”带给石界的示范与思考

 

5. 最高的规格是人格

品石见人品,侯老提出:“最高的规格是人格”。这句话让笔者印象深刻。在本次太原黎氏阁石展上就见识了侯老、张红生先生和崔滨女士(黎氏阁生活广场总经理)的人格魅力。不仅组织工作细致周到,侯老、张红生先生、崔滨女士等还不顾一天的劳累在深夜到访沪上资深赏石家梁志伟与笔者下榻的房间,并且推心置腹地长谈。有这样一批办展人,是太原之幸。

 

“黎氏阁模式”带给石界的示范与思考

 

笔者通过本次参展,发现了石展的“黎氏阁模式”。黎氏阁模式=石展+精品展+理论研讨+商业融合,其中的核心是“理论研讨+商业融合”。理论研讨由侯老将其打造得深入且成系列。商业融合是黎氏阁公司对石展的深度支持与全方位的赞助。这样使理论团队能从容地搞研讨、请专家、印文集......顺利地开展理论研究工作。十一年办展,黎氏阁年年参加,即便在近几年石展经济环境不佳的时期,依然从未间断做冠名商。对此,石家庄石协赠语:“木石情缘十一载,晋商典范黎氏阁”。“黎氏阁模式”给石界带来了示范。这一模式是否值得借鉴?是否可以复制?也给石界带来了启示和思考。我们衷心希望黎氏阁石展越办越好!

 

                                 宦振宏

                                         

 投稿邮箱为:ssxhssy@163.com 投稿时请留联系电话,谢谢!

 

作者简介:

 

宦振宏,网名“一粟斋”,上海观赏石协会理事,上海诗词理事,上海博物馆志愿者(展厅讲解员)。爱好赏石及其理论研究。以诗悟石-

也慕西园风雅会,

几杯清酒渐开怀。

古今纵论奇石趣,

只差东坡入座来。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名家往来-寿嘉华 更多名家>>

赏石名家:寿嘉华
寿嘉华
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
中国地层委员会主任
中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
寿嘉华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