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阅读新体验微信扫描并分享

| 快速查找 奇石标签 | 收藏 | 加入桌面 | 最新 | 热点 | 手机版 | 邮件 | 投稿 |

古典赏石以“瘦漏透皱”为结构特征

时间:2019-07-08 来源:华夏奇石网 作者:俞 莹 点击数:

观赏石从收藏年代划分,可分为古代赏石和当代赏石。习惯上将清代(宽泛一点,也可以将1949年之前的列入)以前入藏之奇石称为古代赏石。其中又可以分为室内赏石(如文房赏石)、庭园赏石(如御苑赏石)和园林赏石(不包括叠石)。古代赏石历来是被当做古董在玩赏,而不是作为奇石本身在玩赏。

古典赏石以“瘦漏透皱”为结构特征

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在《园治》一书中,对于当时好事者“慕闻虚名,钻求旧石”就颇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在玩古董,而不是在玩石头,他对石头之新旧有过这样的见解;石头埋在土中或裸露于野,餐风沐雨,这便是旧石;而从土中挖出来放进厅堂供奉起来,这便是新石。可见,在当时玩古石与玩石头的圈子似乎已经泾渭分明了。

古典赏石以“瘦漏透皱”为结构特征

古代赏石往往与古典石混为一谈。所谓古典赏石,是指以瘦漏透皱为结构特征的、以抽象形态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赏石。古典是一种样式,与年代、石种无关。而古代赏石是一种年代划分。古代赏石不同于古典赏石,它的特征带有多样性。正如宋代诗人苏东坡所言“天地之生我,旌类广且蕃”(《咏怪石》)。但不管古代赏石如何“与时俱进”,其主流还是以“四大名石”为代表的古典赏石。这可以从传统的绘画、工艺美术等领域在反映赏石题材主题时,一致都以“瘦漏透皱”类型为主要素材一窥全豹。从某种程度上讲,“瘦漏透皱”特征的传统赏石,虽然并不符合形式美学的诸多原理,但它与古代文人士大夫的道德观念有着某种相通之处,更像是一种观念的艺术。这也很容易解释为什么古典赏石在近代以来日渐衰微(民国赵汝珍《古玩指南》提到当时玩石概貌时指出:“现在好之者既鲜,而天地之精英亦遁世不显。”),因为它越来越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伴随着传统文人士大夫阶层退出历史舞台,古典赏石也渐渐失去生长土壤。

古典赏石以“瘦漏透皱”为结构特征

一直到了改革开放后,由于玩赏奇石之风的复苏,灵璧石、英石等古典赏石才重新进入了现代人的视线。特别在西方,在1985年,也就是差不多在当代赏石代表石种广西红水河冲石刚刚开始露面的时候,远在美国纽约的中国美术家画廊和华美协进会举办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以中国古典赏石为主题的展览。

古典赏石以“瘦漏透皱”为结构特征

古典赏石以其不凡的形象和不解的意味吸引了西方艺术学界的热烈讨论和收藏界的追捧,他们将其视为抽象雕塑艺术品,而抽象艺术在现当代西方艺术中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从而开始在西方主流社会拥有众多的拥趸者。这股“文人石”的收藏热一直延续至今。即使在当代艺术之中,“文人石”那种充满抽象和表现意味的韵致,也给艺术家们带来了创作灵感,比如北京雕塑展望的不锈钢雕塑“假山石”系列就是一例。

古典赏石以“瘦漏透皱”为结构特征
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并致谢意!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名家往来-张建军 更多名家>>

赏石名家:张建军
张建军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
中国收藏家协会扑克牌收藏委员会副秘书长
河南省收藏协会扑克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张建军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