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阅读新体验微信扫描并分享

| 快速查找 奇石标签 | 收藏 | 加入桌面 | 最新 | 热点 | 手机版 | 邮件 | 投稿 |

黄河石审美中的自然情怀和艺术追求(下)

时间:2017-02-26 来源:石 界 作者:雷敬敷 点击数:

(接上文)

赋文以美有时要给石上的图像给一个合情理的说法。李沛芬先生藏有一画面石,上有两个同心的椭圆,命题为“秋月扬明辉”。月辉何以双圆?他的赋诗作了巧妙的回答:“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情意味,能得几人知。”原来,那同心的圆是天上的月和水中的月交相辉映,椭圆的形态是因为“风来水面时”所至(图13)。

黄河石审美中的自然情怀和艺术追求(下)

对石赋文以美,通常先有命题,祁生霖先生所藏的黄河文字石的命题“小心一点”,可谓妙极,那“小”与“心”字之间多的一个“点”,因其命题而成为不可或缺的了。再读祁生霖先生的词赏与文析,如曲径通幽,清风徐来。他在所填的《满江红》词中,先赞其形“俨若羲之《黄庭贴》,依稀清照《金石录》。且阳文累累骨筋突,尤宜读!”,再会其意“底黑文显绿,雅风堪掬。势似九宫天帝演,形如八卦伏羲模。”再缘其情“数情深,殷切嘱叮辞,明心曲!”(图14)。

黄河石审美中的自然情怀和艺术追求(下)

赏石审美的过程既有由石及人的发现之美,也有由人及石的缘情之美,更有人石合一意境感受的畅神之美、悟道之美。郝学贵先生为刘顺灵先生所藏黄河石“开心童子”的点评,就给人以畅神之美的感受(图15)。那黄河石纹彩与石形配合默契,活脱脱一个小学生的摸样。郝学贵先生的点评融入了对自己儿时的忆念:“童年的梦,丝丝袭来,那可爱的细长眼,幽默的小鼻子,嘴巴夸张到几乎看不到,胖乎乎的小脸,乌黑的头发一丝不苟,这就是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大家共有的圣洁童年”。

黄河石审美中的自然情怀和艺术追求(下)

黄河石友在赋文以美时常有对天、地、人的哲学思考,这便是赏石的悟道之美。贾志诚先生在对一枚有秦俑头像的黄河画石的赋诗时,由石上之像到秦俑之像,再推及于对整个封建王朝的思考,他在诗中写道:“不死的权欲/将无辜的兵勇之躯/打入地域/一站千年/掩饰着独裁者的恐惧。”这是对皇权的鞭挞与嘲讽。然而面对精美的秦俑,却震撼于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我同世界一起,面对你们的表情,一次次颤栗。”

2.组合以赏

对黄河石组合以赏的艺术追求,由来已早。于乐林先生于上世纪末主编的《黄河奇石》画册上就有“黄河十景”,及唐宋诗、元曲的诗意组合。整本画册的编排,分为“诗情画意”、“西部风情”、“人物春秋”、“动物世界”、“玉质天章”五大版块,也可以说是一种宽泛的组合形式。

现在,黄河石的组合以赏,更是异彩纷呈。从组合石的规模上看,有大气恢宏的系列组合和典型彰显的单列组合;从组合所表现的时序关系上看,有表现某一瞬间场景的静态组合和表现一个时间过程的(如春、夏、秋、冬)的动态组合;从组合石之间的空间关系看有散置组合和相嵌组合,从组合石之间的关联性看,有不可或缺的高关联度组合和可以随意置换的低关联度组合等。

系列组合是黄河石友深爱的一种的组合形式,其规模之大,需时之长,令人叹为观止。系列组合大都主题鲜明,充盈着以石比德、以石抒怀、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操。陈秀将军的“百树”、“百人”、“百鸟”的“三百组合”,兰仲杰将军的“江山多娇”系列、“梅石”系列,这些组合中的“人、鸟、树”和“山、梅、石”其实都是二位将军借组合之石对“天、地、人”的“志、情、意”的表达,洋溢着炽热的爱国之志,和谐的天地之情,爱人的仁者之意,所以能给人以震撼!

系列组合还有孙敏先生领衔的“兰州风情组石”,下分十二个子系列,可谓系列组合的系统工程;有郭斌先生以五百枚黄河石组成的“百坛陈酿”;有高平均先生的“鞋”组合系列,等等,难以尽述。

系列组合的高潮是甘肃省观赏石协会于2011年6月间在兰州承办的“庆‘七一’、颂祖国观赏石组合展”,它第一次将个人行为、社团活动的系列组合推到一个全国性专题会展的规模和高度。全国石友热烈响应,新疆、青海、宁夏、陕西、河南、重庆、湖北观赏石协会组团参与。300枚观赏石在“光辉历程”和“锦绣中华”为题的两个系列板块中尽显风采。其展场规模之大,展出意义之深,石品品味之好,公众热情之高,媒体关注之切,为空前之盛举。以黄河石为主的画面石以红色文化的内涵在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中留下了历史性的浓墨重彩!

单列组合虽然没有系列组合的恢宏大气,然而它却反映了赏石艺术创作中的个人审美情趣与素养心智,而这正是赏石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个性化特征的体现。于是我们看到了“落霞与孤鹜齐飞”与“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空间变化所带来的时间进程的动态组合“王勃诗意”(图16)和如时装模特亮相的静态组合“青春年华”(图17)。

黄河石审美中的自然情怀和艺术追求(下)

黄河石审美中的自然情怀和艺术追求(下)

黄河石审美中的自然情怀和艺术追求(下)

我们看到了组合石之间空间关系是紧密连结的相嵌组合“佛”(图18),流畅的色彩纹理,在这尊犹如出土的佛像上一气呵成。那睁一眼闭一眼的神态,似乎早已洞察到这人间的某些无奈。那一对海豚组合是散置组合的实例(图19),虽然它们在亲吻,却并未因而嵌合成一个完整的形体。

黄河石审美中的自然情怀和艺术追求(下)

“少林寺”的文字组合该有多巧,那笔画和结字的笔墨意趣如出于一人之手,可遇而实难求,这就是高关联度组合的不可或缺(图20),何况那配座的参差安排让这字幅的章法也显得体宜可人。

黄河石审美中的自然情怀和艺术追求(下)

黄河石审美中的自然情怀和艺术追求(下)

由上可见,黄河石友在组合以赏的艺术创作中,既有“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豪迈,也有“纤云异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的暗度”的婉约,也有“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的本真。相信黄河石友在组合的形式与风格上会有更多的创新,当改变目前赏石组合以戈壁小品石组合独大的局面。

3.石道合鸣

何为“石道”,王朝闻先生在《石道》杂志2004年初创刊时的题词写道,“恍兮惚兮石道之美,虚心诚挚结石缘”。这里的“恍兮惚兮”是审美进入人石合一,甚而人石皆忘的意境状态的一种空灵的感受,那么“石道”便是赏石达到审美意境时的状态。要达到意境的审美状态,就要从观赏石的自然美的发现着手,通过联想、想象甚而幻想来一步步深入。由于观赏石自然美的不确定性,也由于观赏者生活经历、人文素养和审美兴趣的差异性,必然造成了对观赏石审美的“见人见智”的多样性,而这冾冾是观赏石较一般的自然物和一般的艺术品的最大的比较优势。

因此,对同一枚黄河石的多人共赏——石道合鸣,就是一种发挥观赏者审美比较优势的最好形式,让我们看看黄河石友是如何作的。

万月荣先生一枚命题为“梦笔生花”的黄河画面石在《石友》2005年1期因石道合鸣而集赏析点评、赋诗鉴赏、平面设计、书法艺术诸多宠爱于一身。

董戈先生的赏析文介绍了该石的产地,并对此石画面之象与黄山文笔峰的现实之象酷似,建议与文笔峰的照片相对照,以增虚实相映之审美意趣,而《石友》彩页的平面设计正是如此而为。

金城先生在述及石画上景致为广西独秀峰曰“可”,而为黄山文笔峰曰“妙”之后,对“文笔峰”之为“梦笔生花”的典故进行了考释,援引了南朝纪少瑜、江淹,唐朝李白的有关传说,遂令这二维平面上的天然画面徒然增加了历史文化积淀的厚度。

黄河石审美中的自然情怀和艺术追求(下)

高平均先生以赏“梦笔生花”有感为题赋诗,诗之上段:“梦是人做的,景是天生的。天生入梦来,可惊梦笔锋。”以理喻石,以实比虚;诗之下段:“天景实难得,偏赖石上生。敢问李太白,石景可如梦?”借古喻今,问得有趣。

阮文辉先生的书题“妙笔天成绘云霜”,则将石画的天公妙笔暗喻黄山的生花妙笔,让人妙趣顿生,这大概也是他在“我的信奉”中所说“物各有性,它们也都有我学习之处”的心迹以书法艺术形式的传达。

“梦笔生花”的石道合鸣让这黄河画面石的审美更显多元与丰厚。让我们再看看《赏石界》2013年2期对郭斌先生所藏黄河石的赏析,这是又一“石道合鸣”的成功佳作。

郭斌先生这枚略显随形凹凸的黄河画面石,在灰黄古朴的背景上,洒下了笔断意连的几点暗红。吉狄马加先生的手书“梅韵颂春”的命题正好弥补了这石面左侧的虚空,笔墨秀逸之间,让那飘逸的几点暗红色斑升华成了几枝烂漫的春花。命题与石画珠联璧合。

天成的石画与人赋的命题既成,张外兴先生点评,“将梅韵穿在身上,把春天装在心里......”更是把人带到了“奇石如梦,畅想的天地里。”

黄河石审美中的自然情怀和艺术追求(下)

这时,摄影师来了,取下了略为俯视的角度,让那峭壁上的花枝更显修长妩媚。这时,平面设计师来了,把这些元素纳入到构图之中,并在右之角斜出了一枚早春的红花点染,与石上之花枝对映交辉,而那淡墨的背景挥塗,则加深了整个平面设计的空间感。

“梦笔生花”,花开梅岺;“梅韵颂春”,石道合鸣。须知,这石道合鸣也是有历史传承渊源的,在明代林有麟的《素园石谱》中,就辑有北宋诗人欧阳修、苏舜钦、梅尧臣对一月石屏的赋诗唱和。《长江石文化》杂志自2011年1期开设多人同赏一石的“石韵合鸣”栏目以来,一直深受读者欢迎。黄河、长江石友的审美实践表明,石道合鸣是一种赏石审美的好形式。

我们总感叹精品太少,神品更罕见,然而审美的艺术创作却是无止境的。正是“有限的物质精品,无穷的精神创造”。黄河石友作为石道合鸣的先行者,或可在其形式的多样化,内涵的丰富性方面有更多的创新。例如同一命题的诗词唱和,多角度石照的自命题点评,将奇石、赋文、配诗、绘画、摄影以及其它艺术形式更好整合于石道合鸣之中,等等。

三、结束语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石是黄河母亲的无私馈赠,黄河石友以饱满的自然情怀,执着的艺术追求创造了灿斓的黄河赏石文化。我们看到了黄河石外在形象的多姿多彩,我们更看到了黄河石内蕴的黄河石友精神风貌的美轮美奂。

祝愿黄河石友继续以“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的豪迈,以“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的激情,去体验那黄河石审美的精神愉悦,去构建那黄河石乐生的心灵家园。

(全文完)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名家往来-寿嘉华 更多名家>>

赏石名家:寿嘉华
寿嘉华
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
中国地层委员会主任
中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
寿嘉华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