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淮滨老先生的灵璧石情结与传奇 组图
时间:2014-06-22 来源:完美石界 作者:马浩瀚 点击数: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品名:灵韵仙姿 石种:灵璧石 收藏:孙淮滨
人在江湖,生生不息。启发了文明,传承了文化,照亮了未来,彪炳了历史。有惊天动地、有光怪陆离、有古雅清趣、有道行禅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曲曲生动的史诗,一段段历久弥鲜让人啧啧称赞、津津乐道的传奇,把整个华夏文明史撰写的既波澜壮阔、风云跌宕,又风花雪月、缠绵细腻,更无限延续,高潮迭起!

宿州灵璧石观赏协会副会长吴子辉与孙老倾心相谈
作为华夏文明史一支耀眼奇葩,灵璧石文化从来不缺少传奇!
一曰:周太祖宰相琳母,受仙人赠灵璧石,谓浮磬之精,得子贵为后周柱国,一生功勋无数,荣宗耀祖。
二曰:宋建艮岳,征灵璧巨石,舟载以入,毁关破门,赢得徽宗焚香挂金、宸翰亲洒,礼拜如圣。
三曰:米芾恋盏,酒后以“灵璧砚山”换晋唐古墅,复求一赏而不可得,抱悔终生。
四曰:东坡临华阁作《丑石风竹图》,求得刘氏庭院“麋鹿宛颈石”而欣喜若狂,把酒长歌。
五曰:范大成得灵璧石“小峨嵋”,如痴如癫,成绝句云------览观此石三叹息,仿佛蜀镇俱岧峣。
六曰:松雪道人得一拳之石,名“五老峰”,视若至宝,终生相伴。
七曰:清乾隆初见灵璧石,惊为天物。解随身佩玉,结灵璧石缘。九五之尊,浑然不顾。六下江南,三宿渔沟。留“博士村”、“玉磬庵”、“天下第一石”诸御题。对灵璧石推崇备至,无以复加。
八曰:淮滨老人偶见一灵璧,形如华盖、又如古松、且若磊岩,雄、奇、险、秀,百状俱全。孙老过目怡神、难以释怀。弟子名大喜者,深解师意,辗转以求。石主苏州李金生闻之,连夜镌铭文于石座,赠于孙老。孙老大喜过望,终日盘赏,谨慎庋藏,绝不轻易示人焉。......

孙老向中观协副会长赵飞先生签名赠书(并加红印)
灵璧石文化传奇从未中断,还将继续灿若星汉,耀古烁今!
这些传奇,是文化的传奇、是人的传奇、也是天下第一石灵璧石的传奇。
静心思之:天公造物,如此信马由缰,却又神龙无迹!只叫人知道:天赐以宝物、受惠于灵璧,此爱此缘此福,当有珍惜、当存感激。
有了珍惜,我们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有了感激,我们感激为这一切注入正能量的人们!
白居易、王维、李煜、苏轼、米芾、宋徽宗、林有麟、杜绾、范成大、赵孟(fu)、文震亨、赵希鹄、米万种、乾隆帝、蒲松龄、曹雪芹、郑板桥、石涛......一个个鲜活的名字,至今能够跨越时空,以灵璧石的名义,与我们进行心灵上的交流。
统观当今,人物如走场、事物如烟云,各唱各的调、各卖各的俏。时过境迁、物易人非,江湖还是那个江湖。
有江湖就有传奇,远的不说,还说孙淮滨老师近期偶得的那块灵璧。
据传,大喜知孙老见那灵石而动心,猝然起意。遂一日不得石头信息一日寝食难安。
多少偶然是必然的结果,因爱结缘、因缘得福。大喜终于在苏州寻得石主信息,星夜兼程,赶往苏州。然石主固执,坚辞不易。大喜见石主不屑重金,无奈道出原委。石主骤然肃容,婉辞曰:明日见。次日晨,大喜忐忑以赴,石主以石相赠,分文不取,并无多言,相揖而别。其中细节,无需多想,辗转周旋,令人唏嘘。
我从来不赞同动辄拿灵璧石相送的行为,更不赞同软索强要的行为。一来作践了灵璧石,让人觉得灵璧石像抽不完的香烟,朋友见面打一支,算作问候。二来作践了情谊,即使你把宝贝送人,别人也会认为“好东西不会送给我,送给我的怎会是好东西”------相互感情也参了水。三来作践了赏石圈,你送石头做好人,别人都是吝啬鬼?四来作践了规矩,淘宝、捡漏、买东西,各人志趣各人得,想要宝贝自己弄去,“张嘴伸手”的恶习不可鼓励。
但是,苏州李金生赠宝不在此列。文人雅士之行,逸蕴清远、高迈旷越,其行为有宝刀赠英雄之古风,引人入胜,令人向往,堪比一曲高山流水,堪比桃花潭上踏歌声……

完美石界站站长马浩瀚与孙老畅谈灵璧石的闲闻轶事
掩卷思忖良久,灵璧石之承载,不正是真善美的暖意、千古不变的情怀和蓬勃盎然的正能量吗?这种正能量的推波助澜之下,灵璧石的传奇能不继续吗?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