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奇石产业规划是当务之急
时间:2014-07-30 来源:泸州新闻网 作者:杨茜 牟科 吴雪梅 点击数:一年20多万人次的客商来到泸州达成9000多万元的成交额。一面是逐渐枯竭的长江石资源,一面是日趋攀升的奇石交易额。如何避免泸州奇石重蹈兰草衰亡之路,引起业界反思。
每天都有许多奇石爱好者到泸州蓝田街道何家坝奇石村河滩地挑选奇石
两年前,李永忠骑着摩托车到蓝田机场江边捡长江石。从去年开始,他把交通工具换成了自行车,往年每天捡两麻袋奇石的盛景不再,如今,一天能捡上一块奇石已是最好收成。去年,20多万人次的客商来泸达成9000 多万元的成交额。一面是逐渐枯竭的长江石资源,一面是日趋攀升的奇石交易额。如何避免泸州奇石重蹈兰草衰亡之路,引起业界反思。
外国人钟爱的奇石村
到泸州的外国客人大多都会奔赴一个地方--蓝田街道何家坝村,这里是我市著名的长江奇石村,每天都有外国客商来此挑选奇石。何家坝村背靠长江,这一带的长江沙滩宽阔,砂石丰富。上个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城市建筑浪潮,使得长江边上砂场林立,翻挖出了精美的长江画面石。山水、人物、文字,任何一个地方的画面石都不及泸州长江石灵动生趣。渐渐地,偶有长江石在市场上售出高价,何家坝村的村民开始到江边上捡石头售卖。
在云南巧家收购水晶石的江苏人王庆喜第一次见到了泸州的长江石。在一家出售水晶矿石的店铺里,王庆喜看到三块山水画面石。“我一下就被迷住了,石头上面的山水一眼就能看出来,我花了一万五把那三块石头都买了,带回家后有朋友要买,转手就赚了一倍多。” 当时,王庆喜在江苏做灯具生意,当从老板那得知这几块石头出自泸州时,他感到一阵欣喜,因为他的妻子曾肃东正是泸州人。王庆喜放弃了灯具生意,拉着妻子回泸州考察,着手开奇石店。
王庆喜回到泸州,了解到何家坝是泸州奇石的主要产区之一,让他惊奇的是,村民们把奇石胡乱堆在院坝中,石头一堆一堆地卖,一块石头最多也就卖10块钱。“人家卖画都要装裱一下,石头也应该打扮一下,我想应该给每块石头做一个座子,摆在家里也好看一些,成本也就几块钱,但有了座子石头卖得价格高多了。”王庆喜开始自己用木头做座子,在王庆喜的带动下,何家坝的商家开始给石头装上座子,催生了专门生产座子的厂家。“现在何家坝,卖座子的比卖石头的赚得多。”
王庆喜的奇石店名叫“幸运石”,2005年在佳乐广场开了一年后转到何家坝经营。他不愿意透露自己的收入,只是说,最高峰的时候,曾经一个月卖出30万奇石。 “我毫不客气地说,我到外地去,受到的待遇比官员要高得多。”作为何家坝奇石产业的领军人物之一,王庆喜通过奇石结交了无数外地客户。每天都有韩国、新加坡的客商慕名来到他的 “幸运石”。“最远接待过德国的客人,外国人当中韩国的最喜欢长江画面石,他们都是几吨几吨的买,听说在韩国也卖得好。”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