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大地,群山拱戴,六水并流,黄河之雄,雄冠天下。非水之大,而因河出图、洛出书;历史文化,华夏神圣之事多出于此。 黄河支流小背沟女娲补天处,青要山黄帝密都(注:古时“密”和“蜜”不分,故密都乃甜蜜之首都)之所在。阪泉之战于黄河滩上,八百诸侯会盟于孟津黄河边等古之大事,数不胜数。 国画图纹石为主,图形佳天下 黄河发源于青海,破地劈山,逶迤千变,惊涛削岸,卷石成沙,带土成黄。汇万千溪流,浩浩荡荡,东流入海。中段三门峡市以下,南有渑池、新安、孟津,北有垣曲、济源、吉利,其中新安、孟津、吉利等组成了洛阳黄河观赏石主产区。  石友们在黄河边上觅石淘宝 黄河石硬度一般为5至7度,以火成岩、沉积岩、石英岩为主,质地坚硬,色彩丰富,古朴典雅,高贵华丽。 黄河石以具象、抽象、工笔、写意,日月山水,花鸟草虫类国画图纹石为主,偶有造型佛、禅、鱼等为妙,可谓“图形佳天下,日月满乾坤”,集天地之灵气,聚万物之精华,融诗情画意、河洛文化、摄影杰作于万石之中,其美在个性,奇于天然,贵能永恒,趣味横生,天人合一。 原石稀少,价格偏低 洛阳黄河石虽有高位成交,但目前全市石价与全国相比,总体偏低。市区价格低于县区价格,新安、栾川等地石商,经常到洛阳石市淘宝购买,形成倒流现象,且已有八年之久。 黄河小浪底大坝工程建成聚水和西霞院水库大坝的成功建设,使黄河主滩区捡石成为了历史。如今奇石主要来自两岸支流,或在济源、吉利、孟津黄河边工程建设地及深挖沙石厂捡得,产量下滑。目前,洛阳石友二手交易盛行,部分石农存货尚有一定数量,近几年内流通仍能维持。然而原石稀少,价格偏低,使一部分石农转而经营其他,奇石市场正在悄悄洗牌。 赏玩者甚众,活跃奇石市场 情石交融,物我两忘,玩之、赏之能脱俗忘己。寄情于石,升华自我,健康长寿。故,洛阳赏玩收藏者甚众,不亦悦乎! 众多藏友中的活跃者,提高了本地奇石品位,带动奇石市场不断繁荣发展。  汽车换奇石 赵喜斌(左一)梁维超(中)宋迎新(右一) 今年年初,中原奇石书画市场天成石屋馆主王建国,将自己的一块精品黄河石“老寿星”,友情转让给喜欢黄河石的石友姚建国。此后,中原赏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李金星,用自己价值7万余元的长城汽车,与石友牛兴立换得两块国画石,双方各得所爱,乐在其中;该协会副会长赵喜斌更是以自己价值30余万元的“现代”商务汽车,换取副秘书长宋迎新一屋奇石,为活跃奇石市场,留下了一段佳话。  提高文化素质,黄河石将走向世界 一些有眼光、有实力的藏家也不断收购、存藏黄河奇石,郑州、洛阳、嵩县、栾川、南阳等企业家、商家的频频入驻,给原本萧条的奇石市场,吹来一缕春风。 今年,中石协在洛阳举办第三十一期鉴评师培训班,培训人数多达六十人;4月10日,由省石协会长卫斌,国家二级鉴评师连世民、吕培元等主讲的河南省观赏石协会鉴评师培训班在登封市举办,他们以博大精深的赏石理论基础知识和意境高远、回味无穷的文化内涵,向来自全省各地石协人员共112人进行了讲解。 赏石队伍文化素质的提高,标志着文化赏石以及原石收藏将是今后追求和努力的方向。洛阳黄河石,必以其雄厚的文化底蕴,承古拓今的气势,独树一帜的风格,走向全国,奔向世界。 (李腾飞 刘万营 毛国航 曹站锋 文 张望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