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云:石乃天之骄子,地之筋骨,山之根基,海之温床。 万亿年间,石汲取日月精华、大地灵气,经山水养润、风沙雕琢,以“瘦、漏、皱、透、丑”,或“型、质、色、纹、韵”之大美,呈现于世人面前,被人们供于几案,立于厅堂,置于庭院,成为观赏奇石。 无数文人雅士以石入画、以石赋诗,留下了许多惊世佳作、奇美典故。对于奇石的欣赏与解读,则由于观赏者文化素养、个人喜好以及透视角度的不同,差别迥异。 时逢和谐盛世,越来越多的人钟情于奇石收藏,以石载道,赏石怡情。笔者有幸获一方奇石,在此介绍,请石友鉴赏。 此奇石(14厘米×10厘米×6厘米),基底为黑底,图案为白色石英质。仔细把玩可发现,此石正面、背面随角度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韵味,犹如一幅幅精美的梅花、荷花书画作品,极具诗情画意。 图案一《寒梅傲雪》 此图案既有卢梅坡(宋)《雪梅》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之韵味,又是陈亮(宋)《梅花》“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诗句的再现。 图案二《瓶梅飘香》 此图案之意境恰如一首诗: 一瓶清水两枝梅, 素蕊噙香半蹙眉。 玉骨冰肌不畏冷, 忽然一夜绽芳菲。 图案三《陆游咏梅》 此图案颇有陆游《卜算子 咏梅》之韵味: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图案四《荷花游鱼》 明末清初书画家八大山人(朱耷)以简洁孤冷的画风,而自成一代宗师,其作品有时满幅大纸只画一鸟或一石,寥寥数笔,神情毕具。此石之背面图案,一叶一花一鱼,传神展现其画风,与八大山人纸本立轴《荷花游鱼》惊人相似。 诗情画意赏奇石,其乐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