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初次玩石,老师讲的简单朴实,“喜欢便好”。于是我就从洛河滩玩起,半日能来回好几趟,次次不落空。没有名利所累,只有兴趣,捡回的石头大都是纯天然的。 赏石观:质、色、形、神 随着玩石时间的增多,身边的石友和老师也多了起来,展示奇石之美的想法便油然而生。2001年创作的《临江仙·奇石颂》:“沧桑沿变天地,风雨大会雷见。亿年历程变铁汉,苦痛与辛酸,深深藏河山。偶尔妙遇慧眼,拂去尘埃疲倦。配得良马好俊鞍,登时光闪闪,美丽现人间。”得到了洛阳赏石名家李玉朝老师的夸奖。 上世纪90年代的洛阳石市,简单、朴实。1998年,有个内蒙古人用三轮车拉来了一车葡萄玛瑙石,石友们看后都说好,但没人买。如今,几个玩石的前辈每每说起此事,只感叹当时太不了解“质”的重要性。现今的赏石理念,少有人把“质”放在第一位。而对于我来说,从2004年起,我的赏石观便只有四个字“质、色、形、神”。 收藏品:偏好纯天然质地的石头 经过多年努力,我走出家门,走进市场,开办了自己的“石文馆”。起初,我以原石为主打,少有打磨石,但鲜有人问津。因为和市场上的洛阳黄河太阳石、月亮石,伊河荷花玉、荷花石、梅花玉、梅花石、竹叶石,嵩山国画石等经过“美容整形”的石头相比,我的石头显得太朴实。 后来,我开始寻找一种能够保持石头天然性的“美容整形”方法,最终找到了“冷上法”:先上光油,等光油快干时,再上软蜡,将光油的粘性和蜡的光泽巧妙结合在一起。光油和蜡只依附在石头的浅表层,不要时很容易清洗掉,使石头恢复原始状态。这种方法,保持了原石的水色,避免了上蜡可能引起的起白现象,被不少玩家借鉴。 从2005年至今,我主要收藏栾川县黄蜡石、黄蜡玉,全是清一色的纯天然质地石、造型石、图案石,先后投资了几十万元。去年开始,我又加强了对梅花玉、梅花石、荷花玉、荷花石、河洛玉等原石的收藏。不过,我依然坚持把水洗度好、色差好、形状好的原石作为纯天然奇石收藏,形状、图像、色差不太好的画面奇石,才会送去打磨抛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