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石、觅石、以石为乐,奇石之美又该如何评判?
时间:2016-05-14 来源: 赏石界 作者:七月 点击数:喜石、觅石、以石为乐,藏石、品石、借石养生。对石头的兴趣可以培养,也可以随着学习、随着不断地取得成绩而加深和增浓。可以求学,也可以与志同者互相研习,可以参加各级学会,亦可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各类赛事。
《岸芷汀兰》
《道德经》
《蝶谷幽兰》
究竟怎样评石,又从何谈起,关键是判断什么是美?也就是石头之美的本质是什么?这就成了一个形而上的问题,如果美的本质存在而又可以定义出来,那么其定义必然是可以而且终将被证伪的。如果美的本质存在而又不可言说,,我们就必须承认另外一种寻美的方式,老子所云的“道”,与我们所要阐述的“石道”,其实是一个意思。
天道归于阴阳循环,石道亦如此;老子云:“万物皆生于有,有生于无。”形、色、质、纹是石头的自然属性。它所给人们呈现出天上的曰月星辰,地上的山河动植,飞禽走兽和悠悠万物作为主体;是不可预见的天地运行之气,可谓无。是有形的亊物之始,但又是有形亊物的最终归宿,是具体亊物的本质。
《洞天福地》
《古松》
《林寒高士图》
《梅韵》
从慨念上来讲,就是形而上的道。石头所体现出的具像和韵致,体现出的意像相连,也就是形而下的道。作为奇石爱好者,只有领悟其石之道,方可评定出奇石的是非曲直,涎玉沫珠,优劣自分。
形、质、色、纹是石头的自然属性。也是-切艺术的审美构件,这些构件组成了完美的整体及各种文化的美。但真正掌握石头的美,还需领悟石之道,只有领悟了石道,我们对主题的解读也就更准确。
《秋江渔隐》
《山水》
《圣人》
《石来运转》
《天地间》
《戏波》
《争艳》
《竹韵》
人类赋石头以生命,石头给人类以快乐, 石头得自天然,我们读石却是石外的功夫。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