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石文化与旅游经济 组图
时间:2016-07-08 来源:中国赏石 作者:徐忠根 点击数:
中国赏石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复兴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与繁荣,虽说文化受众面越来越广,但客观上存在着从由文人垄断转向大众参与的态势,因此从探索市场模式与效益目标方面讲,无论是各地的流通范围、经营规模和交易数量,与百姓日常文化消费相比毕竟还有很大的距离。“文化搭台”与“经济唱戏”,本是一出互相配合、互相发挥的“双簧”。赏石文化向着市场经济靠拢,这是一条必经之路,因为没有市场的文化是没有发展前途的。由此而言,赏石文化需要不断地寻找市场、开辟市场,搭建各种形式的文化平台。虽说扩大影响、实现效益尚需等待时机成熟,但只要与“经济唱戏”配合得好,最终还是能够从“寄生关系”中获得利益的。当然,这种利益的获得,主要还是依靠在市场运行中所产生的文化影响力和吸引力。
我们只要环视这些年来各地城市有影响的奇石博览会、奇石展销会等活动,就可以明显感受到当地政府给文化搭台、让经济唱戏的意愿,并且着重扩大城市宣传功能的力度,其目的就是偏重于提升城市形象、推动地方经济。这种情况在一些既产奇石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反映突出,无论是原产地城市抑或周边城市,利用奇石资源优势搞经常性、定期性的展会,吸引各地石友、石商,既能提高城市知名度,又能扩充文化产业经济的附加值。即使这些展会一时难以得到理想的经济效益,但从扩大招商引资、促进文化产业的规划考虑,显然是一种积蓄文化资本的长远措施。
能否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并引入外省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形成一个互融共存特色的文化产业环境,这与当地决策者的长远规划有着密切关系。
中国赏石走向市场化,并非如某些人所认为的其文化性质发生了转变,而是符合文化发展规律与经济发展规律的社会转型。这种转型既是当代人走出传统精神王国的必然趋势,也是当代文化与经济联姻所出现的新景象。当今,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文化,意味着文化的发展要以市场为依托。从这个角度讲,文化是市场的一部分,具有明确的市场属性。另一方面,文化的价值又要依靠市场来体现,因此文化自身又具有非市场属性和功能。换一个角度思考,一个经过培育成功的市场经济环境,必须以良好的文化秩序作为效益基础,这样才能防止消费的过度物质化。因此,我们探索赏石文化与旅游经济,看待文化与市场的关系时,最终涉及的是政府的职能、引导和扶持,这些问题有待于更多的文化学者与经济学家们去作深入的研究。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