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阅读新体验微信扫描并分享

| 快速查找 奇石标签 | 收藏 | 加入桌面 | 最新 | 热点 | 手机版 | 邮件 | 投稿 |

唐山大地震40周年祭 石头上的大发展 图

时间:2016-07-29 来源:石 界 作者:万丹柯/魏哲雨 点击数:

唐山大地震40周年祭 石头上的大发展 图

 

唐山大地震40周年祭 石头上的大发展

 

◆ ◆ 

唐山大地震40周年祭 石头上的大发展 图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续约12秒。

 

唐山大地震40周年祭 石头上的大发展 图

 

在这短短的十几秒之后,唐山,这座上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在一场没有任何征兆的特大地震中夷成废墟。682267间民用建筑中有656136间倒塌和受到严重破坏,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4204个孩子成了孤儿。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元人民币以上。地震罹难场面惨烈到极点,为世界罕见。

    

唐山大地震40周年祭 石头上的大发展 图

 

弹指一挥间,唐山大地震已过去了整整40年,唐山人民在战胜灾难、重建家园中凝结成的抗震精神,其所涵容的团结、坚韧、勇于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内核,不仅是唐山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它是一个城市发展繁荣的重要支撑与推动力。唐山的城市精神正是在历经沧桑巨变的劫难中,完成了从抗震精神到新唐山人文精神的转变,让抗震精神成为当代唐山城市精神的构成基础,也正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建设,让唐山从废墟中涅槃重生,重建了一个经济上的富足而又充满人文精神的理想家园,成为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的新城市。

 

唐山大地震40周年祭 石头上的大发展 图

 

唐山市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唐山独具特色的赏石文化的建设。2005年,唐山市奇石根艺协会挂牌成立。十一年来,协会始终为弘扬中华传统赏石文化,弘扬唐山市人民自强不息、不屈不挠,谋求发展的抗震精神,以及唐山市“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唐山大地震40周年祭 石头上的大发展 图

 

协会理事从最初成立时的13人,发展到了145人,协会会员达400余人。共组织年会、座谈会、鉴评会40多场,共计参与人数予4万多人次;深入贯彻中国观赏石协会制定颁布了《观赏石鉴评》国家标准,坚持组织学习观赏石理论知识,了解观赏石文化动态;加强协会内部交流,开展观赏石鉴评、评选和竞赛活动,激发石友的积极性和藏石爱石的热情;组织会员和理事赴外地参观、学习和交流,参加人数达到1.5万人次;积极组织石展、展销活动百余次,成交金额达到1.2亿多元;不断发掘特色赏石文化,努力推广滦河石、遵化千层石和玉田玛瑙石;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通过网络、微信等传播途径,加强学习、交流、赏评等互动活动。

 

赏石文化作为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元素,已成为唐山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唐山奇石根艺协会的发展,必然带动唐山市赏石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随着唐山大地震40周年纪念日的到来,我们在祭奠逝者的同时,满怀抗震精神的唐山人民将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同铸造的民族之魂,正如唐山人民所经受的痛苦与磨难,不仅属于唐山、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人类!

 

唐山大地震40周年祭 石头上的大发展 图

 

(图为:7月26日,在唐山大地震40周年纪念日来临前夕,国石网文化发展中心主任万丹柯、副主任魏哲雨与河北省观赏石协会副会长、唐山市奇石根艺协会常务副会长牛林山,唐山市奇石根艺协会副会长吴建国,唐山市奇石根艺协会副会长刘玉生,唐山市奇石根艺协会副会长王利春,唐山市奇石根艺协会副会长聂文超,唐山市奇石根艺协会副秘书长陈涛,唐山市奇石根艺协会理事赵亮以及许文科、王俊友等同志一起,瞻仰唐山抗震纪念碑、纪念馆,缅怀逝者,寄托哀思!)

 

唐山大地震40周年祭 石头上的大发展 图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名家往来-张建升 更多名家>>

赏石名家:张建升
张建升
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
中国观赏石协会一级鉴评师
中国收藏家协会赏石收藏委员会副主席
张建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