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阅读新体验微信扫描并分享

| 快速查找 奇石标签 | 收藏 | 加入桌面 | 最新 | 热点 | 手机版 | 邮件 | 投稿 |

让文人赏石散发更大魅力 图

时间:2016-12-14 来源:济南时报 作者:赵晓林 点击数:

 石头,大自然中最常见,也是最朴实无华的自然之物,由于文人士大夫们对超然尘世、笑傲烟霞生活的追求,被搬进园林,又搬进书房,摆在案头,成为自然景观的缩影,又成为文人们寄情山水的主要对象。文人爱石,爱其可以以小见大,在文人心中,石是自身,是自然,更是世间万物。文震亨《长物志》中的“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是对园林堆山叠石原则的精品描述,更是赏石文化中文人追求“小中见大”的典范。
赏石之风气具有历史渊源

让文人赏石散发更大魅力 图    
  宋代大书画家米芾是闻名古今的第一石痴,他举止癫狂,人称“米颠”,他玩石如醉如痴,最有名的就是“米芾拜石”的故事。宋人叶梦得《石林燕语》记载,米芾初入州廨,见奇石便“呼为兄弟”,见之三拜九叩,“米颠拜石”一直传为美谈。他曾在涟水为官,因当地毗邻美石产地——灵璧县,因而米芾藏石很多,上佳石子,他一一品题其名,藏于雅斋,“入玩则终日不出”。遇有石中珍品,他便藏于袖中,随时取出观赏,谓之“握游”。
  历史上敬石、供石、赏石、写石、画石、藏石现象,大多出现于宫廷皇室、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之中,知识阶层“爱石”“赏石”之风进一步升华了这种艺术创造活动的品位,丰富了石文化的艺术欣赏内涵。
让文人赏石散发更大魅力 图  

赏石种类繁多,历史上,有众多的石谱著作,以及大量的石图手卷和册页,为我们认识赏石形象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宋代杜绾《素园石谱》记录就十分翔实:山玄肤、永宁石、研山等,多呈现为横列、连绵的山脉并具有平坦的底部;灵璧石、常山石有孤立的山峰,显得格外秀拔;湖口石、临安石则遍布孔洞、涡穴,起伏多变;拳石,壮如双拳并列;还有昆山石、石丈则有束腰状,婀娜多姿……从史料记载上看,以灵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最为名贵,具有“天划神镂之巧,嵌空玲珑之致”的艺术特点。
  赏石形体较大而奇特者用于造园,形体较小的赏石则作为案头清供,复以诗记之,以文颂之,营造了浓厚的人文色彩。文人赏石可获得精神上的超越
让文人赏石散发更大魅力 图  

体量稍大的立峰赏石,常置于园囿之中。如陈继儒《小窗幽记》中所描述:“净几明窗,一轴画,一囊琴,一只鹤,一瓯茶,一炉香,一部法帖;小园幽径,几丛花,几群鸟,几区亭,几拳石,几池水,几片闲云。花前无烛,松叶堪燃;石畔欲眠,琴囊可枕。”一幅怡然自得的生活场景,雅趣盎然。又如,陈洪绶和华岩所绘《西园雅集图》中,在园林中的一石案上,有各种文房用具以及立于平底混壁底座之上的奇石,呈现当时文人的生活雅趣,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超越与提升。
  “小而奇巧者”的横峰赏石,平底横列的形态占地小又较为稳定,多置于几案之上,多用做研山或笔山,以四大名石居多。明代高濂《高子书斋说》中对赏石的陈设有着详细的记录,“书斋宜明净,不可太敞……上用小石盆一,或灵璧英石,将乐石,昆山石,大不过五六寸,而天然奇怪,透漏瘦削,无斧凿痕者为佳。”另有“研山”,也称为“砚山”,是一种天然形成峰峦的奇石,在山麓底部琢平可受水(墨,既可作文房清供之用,又是临池染翰之具。

让文人赏石散发更大魅力 图
  倘若与其他清玩共陈,则遵循明代李渔“器玩篇”中讲到的准则,即“器玩未得,则将购求;及其既得,则讲位置。位置器玩,与位置人才,同一理也。”……“胪列古玩,切忌排偶。”换句话说,摆放器玩和摆放人才的原则是一样的。摆放器玩,务必考虑空间的位置得当。南宋诗人陆游的“老学庵”、明代文学家张溥的“七录斋”……这些都在无形之中表达了文人的读书生活以及与之对应的文房的器物陈设。

  除了赏石本身的形态,还会根据不同石质和体貌,配以各色底座,全面展现了层次丰富的艺术特色。从绘画到版画资料所见的资料上看,这种做法到明代已经十分流行。这一时期,大多数的小型赏石底座无纹饰,甚至为光素造型。但总体风格倾向于端庄、儒雅、拘谨、超脱、空灵的写意性,怪异性有所减弱。比如:明代金忠、车应魁编撰的《瑞世良英》中,“荐贤莫喻”段所绘笔架山为条形无圭脚台座。明代杨尔曾撰《图绘宗彝》所绘赏石有桌形台座。明代文伯仁《南溪草堂图》所绘湖石矗立在圆形须弥座上……诸如此类的例子不在少数。
赏石市场前景不可估量

让文人赏石散发更大魅力 图
  现在,赏石不只是文人雅士案头大雅之物,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走进了市场,成为文玩市场中最清雅、最具人文气息的文玩种类。

让文人赏石散发更大魅力 图
  虽然自古以来赏石就是文人墨客案头上必备的一件物品,但是真正进入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却仅仅是近十多年的事情。2002年纽约佳士得推出了65块“泥留斋”收藏的赏石,其中一块以4.5万美元拍出;2004年,纽约苏富比也推出了赏石拍卖,一件长76.5厘米、宽45.7厘米的深灰黑色灵璧石,成交价4.08万美元。真正让赏石进入到藏家视野的,还要算是在2008年香港苏富比春拍推出的“翦淞阁重要赏石收藏”专场拍卖,翦淞阁主人黄玄龙珍藏的14件文人赏石,除了一件未成交外,13件的总成交额达到了1432.95万元。最高成交价的“元·玉山璞·黑灵璧石”以384.75万元被一位亚洲古董商收入囊中。此场拍卖带动了整个市场,辐射到内地,使当时很多人开始去关注和了解传统古典赏石的价值和价格。

让文人赏石散发更大魅力 图
  在今年中国嘉德春拍,有不少重量级的文人赏石在“文人·漫生活——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专场出现,其中有些还刻有藏家的刻铭。而在今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也推出了“文人玩趣——怪奇”专场。以“当代文人”作为主题,将许多传统的文房融入其中,无疑文人赏石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主角。“文人玩趣——怪奇”专场的总成交为4509万元,成交率为62.94%,其中文人赏石的成交还是可圈可点。其中,一件宋至明的英石供,成交价为162.5万港元,成交了成交价最高的一件赏石拍品。

让文人赏石散发更大魅力 图
  文人赏石精品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其存量和增量都十分有限,而赏石早已经开始从小众走向大众,许多古玩爱好者都把文人赏石作为家居装饰的“标配”。据市场观察和有关人士分析,赏石市场进入拍卖市场才刚刚开始就已取得相当好的成绩,随着其市场越来越规范,收藏者越来越多,赏石的市场价值也会被越来越多地认识,其市场前景不可估量。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名家往来-祁文石 更多名家>>

赏石名家:祁文石
祁文石
洛阳市赏石协会会长
河南省观赏石协会副会长
祁文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