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与灵璧石轶事 图
时间:2017-02-03 来源:灵璧石 作者:巩 杰 点击数:一提起《聊斋志异》大家都比较熟悉,它是中国最著名的文言小说集。作者蒲松龄为了免触清永严酷的文网,而通过花妖狐鬼等虚幻故事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鞭挞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丑恶现象。除此之外蒲松龄还是一个灵璧石的收藏家。他的书房——聊斋中供有三块奇石,其中一方“海岩石”就是灵璧石,他是蒲松龄最珍爱之石。其它他还有一些爱石、藏石、写石故事,我们探讨如下:
一、蒲松龄生平简述
蒲松龄(1640—1715)字甾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博人,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他虽有文名,但直到71岁开始成为贡生。其著作《聊斋志异》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虽是以鬼怪面貌出现但却是影射现实生活中种种丑恶行为。另一篇《石清壶》者是宏扬石文化的内容。有人说他具有石之骨气,可与郑板桥,曹雪芹相提并论,尤其他对石头的见解确是一般人所不及的。
二、蒲松龄艺术成就
蒲松龄出身于没落的地主阶级家庭,从小就热衷科名,但一生不是志,生活十分贫困,靠设馆教书,养家糊口,穷愁潦倒的一生,使他对科举制度的腐朽和封建仕途的黑暗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并与下层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这种丰富的阅历和进步思想,为他创作《聊斋志异》打下了深厚的基础。《聊斋志异》有491篇作品,大部分是故事完整,人物形象鲜明的短篇小说,一部分是篇幅短子,具有素描和特写性质的笔记。内容分为:
其一类型是对科举制度的血泪控诉,愤怒抨击科举制度的腐败,无情揭露科举制度埋没
人才的罪恶,如《叶生》、《司文郎》等篇章。其二类型是对真挚爱情的热烈歌颂,也是全书中最精彩的部分,其中不少作品通过花妖狐魅与人恋爱,表现作者现想的爱情,如《连城》《阿宝》《香玉》《小谢》等。其四类型是一些对世俗民风的劝戒讽刺的篇章。这是《聊斋志异》中题材最广泛,思想倾向最复杂的部分,既有作者对新道德的追求,也有为儒家道德的说教。《张城》《镜听》《骂鸭》等有一是的代表性。
《聊斋志异》所写虽然多是幽冥幻域之境,鬼狐花妖之事,却曲折地反映了明未清初广阔的现实生活,提出了许多得要社会问题。表达了作者的鲜明态度。在艺术上,《聊斋志异》创造性的继承了六朝志怪小说和唐传奇的优秀传统,说狐说鬼,构思奇特,刻画细腻语言简洁,对清代文言小说产生过深刻影响。
三、蒲松龄与灵璧石因缘
蒲松龄对灵璧石感情颇深是从其好友毕际友开始,名士毕际友嗜石,在他从通过罢官归田时,以重金从一石友家购得一块灵璧石相送。各为“海岳石”此石曾为明代赏石大家米万钟所珍藏。原为宗代人贵石,石之特征“洁如铁。清如玉,黝如墨,光如鉴”,堪称灵璧石中绝品,蒲松龄得到“海岳石”十分喜爱抚抱摩挲,唏嘘良久,对其赞不绝口,曾赋诗曰:“大人何皓伟,赎尔抱花矣。刺史归田日,余钟买旧山”。
蒲松龄一生藏石、爱石、赏石,写下了赏石诗文就有四十多首。《聊斋志异》中的《石清虚》一篇就是他爱石的写照和例证。故事中的人物邢云飞就是他爱石、藏石之人,每遇看中的奇石不惜重金也要把它买下,配以檀趺,供诸书案终身相伴以命相许,共存共亡。但在其爱石、藏石过程中,风波选起,屡屡为权贵巧取豪夺,历经磨难,情愿典田荡产想赎,直至欲以性命殉石。蒲松龄爱石更爱灵璧石,他把石、人、神、融为一体,合为一境,达到了神化,仙化的艺术境界。
蒲松龄一生最心爱的石头有十块,并把“海岳石”凤翔石、双鹰石、九象石、峨豸石等称为“十友”,并赋十友诗曰:“石隐园中远心亭,门对青山四五层。凤翔双鹰飞禽样,九象峨豸走兽形。太朴重云生得好,菡萏月窟最玲珑。宁朝魁星石灵壁,万世流传十友名。
蒲松龄一生坎坷失志,但他孤高劲节,自强不息,寄情于石,对灵璧石爱之情深。现代“海岳石”尚珍藏于蒲松龄纪念馆内,被列为国家珍贵文物。
四、蒲松龄为何偏爱灵璧石
蒲松龄爱灵璧石主要是石性的坚贞不屈与其性格相同。蒲松龄更偏爱灵璧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灵璧石之造型的呈现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阴阳特征。灵璧石之所以列天下奇石之首,成为天下第一石,不仅因为灵璧石集天下变石之美于一体,更重要的是灵璧石之造型,负阴抱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它的美学特征和文化内涵博大精深。赏灵璧石可以启发人的产生整体思维,循环思维,寓事与理的思维,反朴归真的思维。有利于蒲松龄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开阔思路,进入微妙玄通的想象空间和幽冥境界。
蒲松龄爱灵璧石的另一个原因是灵璧石的震宅避邪,驱灾纳福之功能。因灵璧石在造型上负阴抱阳,有调和阴阳之功效,我们知道蒲松龄所思所写多是幽冥幻域,层于阴境一事,阴风,阴魂,阴鬼,阴妖在蒲松龄生活环境和思想境界里频繁活动。有人说:“人写什么象什么,画什么象什么,书什么想什么”。蒲松龄写鬼自然也得装的象鬼象妖,长此以往其住宅及生活环境内阴气太重,灵璧石阳气胜于阴气可平衡室内阴阳关系。现代人认为灵璧石有震宅避邪,驱灾纳福之功效,大概就是缘于灵璧石的阴阳造型,阳大于阴可平衡阴阳之气。也许蒲松龄先生也乐此道吧。
五、蒲松龄为灵璧石立传
蒲松龄一生爱灵璧石,不仅为灵璧石留下许多赞美之歌,还为灵璧石树碑立传。他甚至将清洗灵璧石的过程还记录下来,为灵璧石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素材。如蒲松龄在《聊斋杂记》中就记载:“灵璧石久经污作茶褐色,当时朴硝入汤同煮,一、二、时取,如石灰色,却以乱丝或丝瓜蘸细沙与石灰磨洗,其黑如墨。即有凿痕亦自然矣。”
他在《石谱·灵璧石》中曰:“灵璧石,扣之有声,刀刮不动,能收香,斋中有之,香烟终日不散。色黑如漆,纹细白如玉。不起峰,佳者如卧牛菡萏蟠。”
蒲松龄对灵璧石的认识和研究,真可谓深入独到。丰富了灵璧石文化的内容,促进了灵璧石文化的发展,为研究灵璧石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作者简介:巩杰,宿州市观赏石协会会长、中国灵璧石研究院秘书长、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灵璧石》报常务副总编、风竹堂藏石馆馆长,著有《灵璧石欣赏》、《中国灵璧石论》、《奇石鉴赏》、《古今灵璧石名家名石大观》,对灵璧石文化有着深入独到的研究,其多篇灵璧石论文被全国报刊杂志刊登发表。为灵璧石文化的推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