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次大规模猎陨科考活动走进哈密罗布泊
时间:2017-06-19 来源:中新网 作者:陈琪 李阳 邓妍 点击数:6月11日至13日,全国首次大规模野外猎陨科考活动在哈密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浙江、云南等全国各地的60多位陨石爱好者齐聚哈密,走进戈壁荒漠,探寻陨石的奥秘。
经过四小时的长途跋涉,野外猎陨科考团已经来到了罗布泊,正式开始他们的猎陨之旅。一下车,陨石爱好者们都兴奋不已,投向戈壁怀抱,开始追寻陨石的踪迹,参加这次活动的人员中有地质专家、陨石文化工作者、陨石收藏爱好者等,他们带着各自心中对陨石的热爱加入到了猎陨活动。
吉林市博物馆副馆长丁宏毅说,以前我们收集的资料包括陨石都是在老一辈的地质工作者,科学工作者他们的基础上,他们收集现成的资料交给我们,我们把它搞成展览,向社会展示,这种亲身体会自己到沙漠中寻找陨石,是第一次参与。现在到我们馆参观的观众对星空、宇宙包括陨石本体都有一种渴望了解的愿望,你通过了解陨石,你可以感受到宇宙的无限大,然后我们通过在沙漠中猎陨,你在沙漠中找到的陨石,包括你自己,融为一体,实际上人是非常渺小的。
这次活动由中国观赏石协会陨石专业委员会组织开展,作为协会副秘书长文鑫萍有十多年的陨石收藏经验,陨石对于她来说不仅是兴趣爱好,也将她和大自然联系在了一起。
中国观赏石协会陨石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文鑫萍说,陨石也是一种文化,我希望把这种陨石文化传播给我身边的家人,传播给社会上的一些朋友,自从我玩陨石之以后,虽然我很疯狂很痴迷,但是它给我带来能量是无限的。
几个小时的野外探险,许多陨石爱好者都有了自己的收获。
广州陨石爱好者梁飞说,下午四点三十五分,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新疆哈密的一个库姆塔格。心里特别激动,第一次能够捡到星星,我的心里感到特别的无比的激动。
一天一夜的野外猎陨之旅中,大家一共发现了20多块陨石,大家一起展示宝贝,互相交流猎陨心得,拍照留念,为空旷的戈壁留下了兴奋和喜悦的欢呼声。
中国观赏石协会陨石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段永生说,对于我们陨石专业委员会来讲是首次,在全国来讲,也是规模最大,准备最充分,路程最远的一次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增长民众特别是会员的对于陨石的知识,探求陨石的奥秘。
这次野外猎陨的区域位于哈密罗布泊与库姆塔格沙漠接壤边缘,这片陨石散落区是哈密地质矿产高级工程师王鹏于2008年7月发现的,因附近的库姆塔格沙陇而得名。目前,库姆塔格陨石散落区已被列为国内八个陨石富集区之一。
哈密地质矿产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工程类硕士生导师王鹏说,我们在野外从事野外工作期间,无意中发现了一块黑色的岩石,当时从它的特征来看很像是一块陨石,后来送紫金山天文台之后他们鉴定了确实是陨石,这是这个散落带的发现的开始。从2008年的7月份一直截止到今年吧,不断的有搜寻,发现过很多块陨石,大大小小应该有200多块吧,目前发现的总重量在一百多公斤,目前在全国来说,八大陨石富集区全在咱们新疆,咱们哈密库姆塔格是全国第一个发现型的陨石散落区,在咱们哈密目前有库姆塔格、沙东、沙西,应该有四个富集区都在哈密,咱们陨石圈内有句话叫做中国的陨石看新疆,新疆的陨石看哈密,就是这样的。
据介绍,目前,全世界已发现非南极地区的陨石富集区共有174个,都分布在沙漠或戈壁区域,新疆特有的地理位置、自然气候环境为陨石的发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哈密地质矿产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工程类硕士生导师王鹏说,因为陨石它有它的保存条件就是说要求气候干燥,新疆刚好符合这个特点,尤其是哈密,再一个就是大片的戈壁荒漠受到外部的影响比较小,所以说相对来说更容易发现陨石。其实目前来说,除了当年在美国从月球上取回的月岩之外,人类没有登上任何一个外星的星球去取得标本,咱们了解外太空的这种行星的组成只能通过陨石,就是说对于了解宇宙来说陨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种样品。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