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阅读新体验微信扫描并分享

| 快速查找 奇石标签 | 收藏 | 加入桌面 | 最新 | 热点 | 手机版 | 邮件 | 投稿 |

玩石的人多,读懂的人少 图

时间:2017-06-20 来源:洛阳市赏石协会 作者:侯 静 点击数:

石,构成自然界的基本物质,漫山遍野可信手拈来,中意则留存把玩,不中意则弃之不悔。它的天地造化之功,让古往今来无数石痴倾倒。

玩石的人多,读懂的人少 图

赏石先要读石,读懂石头上的内容。如果石头上的内容都不懂,那我们欣赏什么,又怎么欣赏? 因此可以说,读石是奇石欣赏的第一道难关。然而石道无涯,赏石艺术博大精深,不同赏石者的赏石方式、阶段(层次)和达到的境界均不尽相同,在玩石者中,真的能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者又能有几人。玩石虽然门槛低,新手多,但真正能成为行家确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玩石的人多,读懂的人少 图

所谓读石,就是观赏者对奇石的认知,就是观赏者根据质、形、色、纹、象、意六大观赏要素,去发现奇石的观赏内容和观赏价值。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赏石水平,克服读石难关。诚然,提高赏石水平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事情,但是,学习和掌握一些读石的原则和方法,却并不太难,如果运用得当,还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玩石的人多,读懂的人少 图

《远古的记忆》  黄河石

读石的原则是:尊重自然,实事求是,眼脑并用,认真仔细,抓住特征,统观全局,形象鲜明,重点突出,注重内涵,反复深入。读石的方法主要有:首先分类,全面分析,多方比较,广泛联系,发挥想象,搜索记忆,扬长避短,小疵不计,与诗、文、书、画相结合,借鉴艺术欣赏的原则和方法等。

玩石的人多,读懂的人少 图

《海的女儿》  三峡石

对照这些读石的原则和方法,就会发现我们在读石中经常易犯的毛病:不首先划分奇石种类,如造型石,画面石,意境石、组合石,矿物晶体。不去全方位研读奇石内容,奇石奇在哪,美在哪?不从事物的特征去认识事物,不用类似事物比较去认识事物,只看物象忽视内涵,只看局部忽视全局,牵强附会,缺乏想象,本末倒置。

玩石的人多,读懂的人少 图

《山舞银蛇》  三峡石

玩石人只有亲自去漫山遍野地寻找,方可发现各石种存在的地貌地况,更有利于大家做出新探索、新发现,只有亲身经历了,我们才会收获快乐,读懂石意,增长知识。不亲力亲为,如何探得玩石的水有多深?

石的读法,各有不同。一般说来,赏石的人重情景、重韵味,藏石的人重精品,各取所需,各循其道。读石,不妨选择自己喜爱的奇石,深读,读出奇石的神韵来。

玩石的人多,读懂的人少 图

读石如读美文,令人拍案叫奇,沉醉躬身;读石如读史,令人胸灯明耀,窍透心灵。赏石有其道,观石有其功,才能升华到读石之境界。没有知识做底蕴,没有学识之素养,是读不懂石头的。

一方方奇石就如一卷卷好书,石中生万象,万物汇石中。天地之造化,万千之神韵。石中有万古沧桑,石中有千秋日月,石中有广宇,石中有微尘,石中有六合乾坤。

玩石的人多,读懂的人少 图

《远山的呼唤》    黄河石

古人云:奇石可读、可品、可立信、可参禅、可制丹药、可索史、可开悟、可启智、可养心、可铭志、可益寿、可结缘......”。正所谓“石小乾坤大,自然灵气多。”石不能言最可人,它是世界上最原始的最无声的诉说,是大自然的造化,是艺术的升华。赏石如读书,永无止境,只有爱生活,欣赏它的人才能读懂它,并慢慢的痴迷上它。石不在大,有神则灵;藏不在多,有奇则名,奇石的生命在于奇。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名家往来-张建升 更多名家>>

赏石名家:张建升
张建升
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
中国观赏石协会一级鉴评师
中国收藏家协会赏石收藏委员会副主席
张建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