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竟然这样“玩”石头,佩服! 图
时间:2017-08-03 来源:造艺邦 作者:七 月 点击数:中国自古有玩石的传统,
一片顽石,成为几案上的清供;
抚摩一块块石头,
如同抚摩一个千古的故事。
古代米芾爱石更是出了名的。



众所周知,
米芾还是我国赏石理论的奠基人。
米芾的赏石理论,
概括为“瘦、皱、透、漏”四字。
也应用于至今赏石观念中。
“瘦”



赏石界有句口头禅:“宁玩圆蛋蛋,不要薄片片。”有人就奇怪了,瘦不就是很薄的意思吗?不是说“瘦”好吗?事实上,“瘦”是指观赏石体态纤瘦,形状怪异;石体挺拔,线条清晰。但瘦中见奇,奇现筋骨,骨有坚贞,坚贞出神,神中凝气。这种石头虽然清瘦嶙峋,却铁骨铮铮。或骨气凛然;这样的石头特征体现着“气”。






透洞分布的石体方位也有要求。如果一块奇石仅有一个孔洞,偏于边角,不能称为“透”。作为景观石,最好洞在中上方,或通体遍布,而山形石,最好洞在下方。
紫岫洞天(纹石 清 翁同龢爱遗石)
“漏”是指观赏石体态玲珑,溶洞贯通;石体嶙峋,连环透空。但漏中见灵,灵现隽智,智有乖巧。这种石头虽然玲珑透空,却变化多势,灵气十足。或有灵气游动之魂;或有瞬息多变之感;或有奔跑飞腾之势;或有旋律节奏之韵。但总体给人以谦和乖巧的感觉。正向著名藏石家沈均儒先生所说的那样:“石不能言最可人。”这样的石头特征体现着“灵”。
涌云峰(纹石 清 吴大澄爱遗石)
“瘦、皱、透、漏”特色各异,相映成辉。一块奇石“瘦皱”常兼有,具备“皱”的要素,自然也符合“瘦”的标准。而“透漏”应相连,有了透洞,自然也就是“漏”的一种,洞少可漏月,洞多能锁云。
古人玩石,
还极其在乎意境上的契合之度。
除了山形石外,
多是抽象的意境石,
除了意境之外,
其名字也多用
“云、峰、翠、秀”等字。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