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石之感悟: 赏石藏石要做到三多三戒
时间:2017-09-12 来源:洛阳市赏石协会 作者:祁文石 点击数:在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原,赏石之风尤甚。洛阳奇石馆展出的一方额河石,取名《始祖》,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驻足观赏,给这方美石取什么名的都有,众说纷纭,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也说明这方奇石有它的独到之处。笔者就是想通过这方美石的赏析和大家分享其中的快乐,感悟赏石藏石的真谛,戒除赏石藏石的弊端,返璞归真,弘扬赏石文化。
赏石藏石分享快乐
《 始 祖 》 额河石 刘英祥收藏 20x27x12cm
这方取名《始祖》的美石,是一方新疆额河河卵石,石型好、色彩清雅、大小适中是一方典型的几案画面石。石的上方有一古猿人的头像,且弓背长臂,很是具象,这也是大多数参观者看了座签对照奇石的认知。但是,普遍的是没有什么新奇、震撼的感觉。我们再来从奇石的整体画面看一下,还是从古猿人的头像说起,把头像看做一顶帽子,帽子下方右侧这一块白的画面,依次显现出眉毛、眼睛、鼻子、嘴巴、下颌、胡子,一个慈祥睿智栩栩如生的侧面像清晰可见。我们再来看左侧还有一个人物画像,没有戴帽子却扎着个发髻,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胡子清晰可见。两个侧坐的人物画像便跃然石上,而且均是缩脖弯腰弓背,显得是谦卑包容,那会是谁呢?
在河南郑州市西北部三十公里之处的黄河风景名胜区向阳山(始祖山)上,有一座炎黄二帝巨塑,背依 邙山,面向黄河,雕塑中高者为炎帝,矮者为黄帝。他们包容了中华民族的崇高品质,体现了不屈不挠、勤劳勇敢和开拓前进的宏大气概。炎黄二帝是农耕之祖、人文之祖,被人们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那么,奇石画面中的两个人物是不是与这组雕塑很是契合呢,回答是肯定的,《始祖》。经过讲解员的解说,观者无不感觉神奇、震撼,感慨大自然的造化,天公造物,鬼斧神工。
赏石藏石要三多
对奇石的认知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反差,说白了就是赏石赏的是自我,你有什么阅历,有什么水平,你就玩什么石头,你不拥有,你不具备,好东西摆在你眼前你也不识,淘宝的机会放到你的手上你也抓不住。赏石藏石要做到三多,多学:这个学不是光指的学习奇石方面的东西,要涉猎方方面面的知识,事事处处皆学问,不断地积累充实丰富自己,才能实现厚积薄发;多看:多看别人是怎么玩的,周边的人是怎么玩的,名人名家是怎么玩的,切不可孤芳自赏,夜郎自大;多练:在学、看的基础上还是要多练习,勤上手,从小处着手,积累经验,少走弯路,切不可贪大求洋,不练习,只会是眼高手低,纸上谈兵。
赏石藏石要三戒
如今,整个石界的奇石销售相对都是比较疲软的,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天价奇石可是层出不穷,这里有多少真实,有多少水分,虚假的“繁荣”,造成的是有价无市,贻害万方。更有甚者,不是想着如何推动赏石文化健康发展、市场如何回归理性,而是拔苗助长、掘金掠银的疯炒,以致石界是乱象丛生。赏石藏石要三戒,一戒浮华:赏石本来就是很朴实的事情,我们应返璞归真还其本原,不要贪图虚名,耍横博傻,不要讲排场比阔气,那是害人又害己;二戒浮躁:赏石是一件很高雅的事情,赏石赏的就是自然自在自我,不要心浮气躁,一味的攀比,要务求实际,不自以为是,要脚踏实地,安下心来认真做好赏石藏石这件事情;三戒急功近利:赏石藏石是件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事情,我们石界有不少的人在默默地辛勤耕耘,在做着弘扬赏石文化及产业的事,这是彪炳青史的,切不可做那杀鸡取卵、只顾眼前利益之事。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