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阅读新体验微信扫描并分享

| 快速查找 奇石标签 | 收藏 | 加入桌面 | 最新 | 热点 | 手机版 | 邮件 | 投稿 |

传统赏石审美略探 图

时间:2017-10-24 来源: 石 界 作者: 陈子飞 点击数:

观赏石是经历了大自然漫长而复杂的地质作用形成的自然美的载体。它的审美艺术特征没有任何人为的矫揉造作,千姿百态,无一雷同;它能给赏石者种种神秘的直接美的感受,生动的具象及其内涵,激发人的联想和想象,唤醒赏石者意识及潜意识中深藏的情感。

传统赏石审美略探 图

题名:彬彬有礼;石种:太湖石;尺寸:50x75x20cm;收藏:李金生

观赏石可将大干世界“浓缩在一方方的石中”,可“观亿载于须臾,托江海于一瞬”,令人心旷神怡,悦目怡神,养性修身,继而进入“石我相融,天人合一”的无限美好神秘的精神境界。

传统赏石审美略探 图

题名:神韵;石种:灵璧石;尺寸:98x198x73cm;收藏:朱晓华

传统赏石多从美学观念和文学艺术角度,着重人文内涵,强调美学,抽象含蓄、丰富的联想及想象等等属于艺术型风格的赏石观。这反映了以我国为代表的东方民族传统文化在美学观念上的共性。

传统赏石审美略探 图

题名:海市蜃楼;石种:滴水莲华;尺寸:14x20x10cm;收藏:张毅

传统赏石过程中,首先看到、触到和感觉到的是石头的质地、造型、色彩、纹理等组成观赏石基本要素的一些外在的自然美的艺术特征。它们给人在感官上以美的享受,而这些感官上美的享受,反过来又诱发赏石者对石头进一步的品读,通过对观赏石质朴的外形,奇妙的纹理,和谐的环境,体味绝胜深邃的意境,达到感受自然、回归自然的目的,对观赏石的美产生种种的联想和想象。

传统赏石审美略探 图

题名:兆象;石种:来宾卷纹石;尺寸:55x43x22cm;收藏:祁荣驹

其后在对观赏石解读中,对其固有的生动具象及其内涵,结合自己的经历进行种种联想和想象,从而在思想意识中化具象为情思,形成令人欣喜的相应意象,进而可创造出新的景象,进入更美妙愉快的精神境界。意境不是石头的自然描绘,而是赏石者将景象(形象)化为情思,是属于精神范畴的境界。

传统赏石审美略探 图

题名:雪域冰封;石种:风凌玛瑙;尺寸:27x14x12cm;收藏:张志强

与此同时,这种“情思”唤醒了赏石者对此观赏石下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的情感和热爱,激发了思想上积极主动地结合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和阅历等,与观赏石的主体美及其内涵特征进行交融,在头脑中产生种种的联想和想象——经过联想可将石中的具体景象(或形象),在意识中化为具有生命或灵魂的概念化的景象。进一步拓宽思路展开想象空间,在意识中创造出与此有关的新的形象(景象),使欣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飞跃,步入美妙生动的精神境界(意境)。

传统赏石审美略探 图

题名:冰肌玉骨;石种:昆石;尺寸:40x33x26cm;收藏:赖仁基

一言以蔽之,传统赏石审美注重人心与石“意”的对话,正如我们现代人所说的“以石为伴”、“以石为友”、“以石为师”。把观赏石作为朋友和师长。师法自然,欣赏观赏石也就是去捕捉石意、感悟人生、禅玄真谛。

      传统赏石审美略探 图

题名:清供;石种:哈密土古玉;尺寸:6x4x3cm;收藏:彭志杰

通过赏石得到自然的启迪,美的情趣和感性的飞跃、达到心赏、意赏、境赏、物化之目的,以人文赏石观直面石头,发现并总结出观赏石之美学特征,从观赏石形式美、质态美、色彩美、纹理美,以及内涵神韵美,开辟了赏石审美心悟神游的意味天地,引伸出无穷无尽的心理文化,从而揭示了奇石艺术魅力之无限。

传统赏石审美略探 图

题名:风起云涌;石种:风凌石;尺寸:12x10x12cm;收藏:李彦森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名家往来-张建军 更多名家>>

赏石名家:张建军
张建军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
中国收藏家协会扑克牌收藏委员会副秘书长
河南省收藏协会扑克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张建军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