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石之人当有大格局 图
时间:2017-11-15 来源:石 记 作者:王沛 点击数:最早提到“格局”一词的是北宋时期的蔡绦。其著作《铁围山丛谈》有云:“而后操术者人人争谈格局之高,推富贵之由,徒足发贤者之一笑耳。”反映了宋朝当时术数界之风靡。近几年来,我国官商各界皆喜言格局,我随便查阅了一下,该词使用频率确实很高。联系当今赏石界之现状,我们都有必要认真思考,真正弄清其含义所在,从而构筑爱石之人应有的大格局。
(王沛先生收藏)
格局是什么?
格局是一个汉语词语。“格”是指对认知范围内事物认知的程度,“局”是指认知范围内所做事情以及事情的结果,合起来称之为“格局”。
从哲学意义上的解释看,可能更容易理解。格局实际上是世界观的另一种描述。世界就是指时间和空间,世界观就是对一定时空范围内的事物的总看法。局,指时间与空间认知范围的大小;格,指对认知范围内事物认知的程度。对世界认识越广,对事物发展认识就越深刻,就会产生正确的思想和行动;反之也然。每个人对事物的认知范围和程度不同,所以格局也不相同。
玄学命理对格局的解释是指“定格”与“合局”。《周易》讲:天气下降以行阳气,运于江河湖泽而寄于山野;地气上升以结阴气,行于春夏秋冬而布施于四方;此中周而复始的变化规律为运气,为天地正气。人乘万物之灵,秉天地之正气,故上顶天气下踏地气,以构定三界之法则。这些规律和法则就是格局。
(王沛先生收藏)
《财富》杂志主编吉夫科文曾这样说:“企业家的格局决定企业的结局,企业家的高度决定企业的高度、远度。” 所谓格局,就是指一个人的眼界和心胸。
还有的提出,格是指人格,局是指胸怀、气度,格局就是指人格魅力和胸怀气度;也有当结构、格式,或者局势、态势等解释。
(王沛先生收藏)
大格局又是什么?
中国近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曾国藩有一句名言:“谋大事者首重格局。”一个人的发展之所以受局限,那是因为他的格局太小。大格局就是以大视角切入人生,力求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大、结局更好。
应该体现在:
大格局是一种睿智,大智若愚。一个人占有了足够的信息量,见过足够的世面,就能提高你的见识;有了足够的见识,就能理解过去许多不能理解的问题,就能对事物发展方向和规律作出近乎正确的判断。如果从高处、远处看,很多事情就会变得简单而有条理。即使人处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点,也因见识和眼光不同而“看果”不同。
(王沛先生收藏)
大格局是一种深度,大音希声。一个人能不能抓住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规律,显示他的文化积淀、学识水平和决断能力。抓不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总会被事物的表象牵着鼻子走。在办事过程中,产生摩擦甚至引发矛盾这都是正常的,但重要的是冷静分析、找出办法、消除误解、促进和谐。不计较细枝末节,凡事从大局出发,舍弃个人小利而成全大局。
大格局是一种境界,大勇若怯。随着人们对“生命体验”的加深,在逐渐认识自我的同时,也在思考周边的事物。对自己有理性的思考是成熟的表现;对周边发生的事情能够处变不惊、泰然待之,是格局广度的体现。如果说格局的高度是纵向发展的话,那么格局的广度则是横向延伸,更多体现的是为人处世的道理。打开心结,从容淡然看待如烟往事。
(洪荒四海,闫晓旭先生收藏)
大格局是一种品行,大巧若拙。外在立身,内在立心。立身更多是对物质条件的追求和满足;立心是真正去思考自己内心,去了解自己的心智。立心显得更加神秘、充满生命意义。人分三六九等,各司其职;命有清纯混浊,各安寿夭贵贱。人的品行是靠修炼的,当修行达到一定境界,就会明辨是非、扬善抑恶。人什么时候都要虚怀若谷、平易近人。
大格局是一种姿态,大象无形。俗话说“有大爱,无障碍”。一个人做事,如果能做到大公无私、心系黎民,那他的格局肯定大。儒家思想中“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道家思想中“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佛家思想中的众生平等、发菩提心等,提倡的都是爱心。有了爱心,人的道德就高尚了,就脱离了低级趣味。
大格局是一种责任,大辩若讷。一个人来到世上,不能只为自己活着,还要为他人、为社会活着。活就要活出个人样,活出个意义来。当离开这个世界时,你就不会留下太多遗憾。干事要有责任心,有担当勇气,有使命感,不为自己的得失而计较,不与他人争辩。一个心胸狭隘的人讲不出大格局的话,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讲不出有责任感的话。
(天地密语,灵璧白马纹石,朱保成先生收藏)
爱石之人应当构筑怎样的大格局?
格局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实际上,格局是一个人对自己人生坐标的定位。当代爱石之人的大格局,不外乎铸就两个方面:“知识技能+人品德行”是内力,是“一体”;“丰厚人脉+合适平台”是外力,是“两翼”。抓住这“一体两翼”着力打造,构筑未来的大格局、大发展将不是梦。
1.大格局要有大志向。事实上,往往格局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成功率就有多高。自古及今,大凡成功人士,包括赏石界的杰出人物,他们从一开始就能从大处着眼,一步步构筑起辉煌的业绩。志者,“士”之“心”也,人只有超然物外,才能品味极致人生。定位高的人是不会让自己得过且过的,既要胸怀大志,又要从点滴做起,这样你的禀赋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人生的格局才能树立一个好的开端。同时,还要有高定位的目标,有宽广的心胸,有创新的眼光,有常人的心态,这些都是规划赏石人生的大格局。尤其要有一个博大的胸怀和气度,很是重要。一家石馆主人,她只要卖掉一块普通的尕石头,回头习惯性地跟邻居显摆,却发现同样品质的小石头邻居却比她多卖100元,于是她耿耿于怀,几天不和邻居说话。我们说,这位石友的格局大概就值100元,永远干不成大事。
(庆云峰,灵璧石,长安收藏)
2.大格局要有大智慧。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很快,谁不学习谁就会被淘汰。更何况,赏石艺术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它融多学科、多艺术门类于一身,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地质学、考古学、美学、绘画、书法、雕塑,以及舞蹈、音乐、戏剧、摄影等理论和艺术,无不与赏石关联。这么多东西,你不学习,怎么晓得?学习的渠道很多,可以静下心来,向书本学习,多看些基础理论;也可以虚下心来,向石界权威人士学习,听听他们的解读;还可以沉下身来,向实践学习,多跑跑石展,多交交石友,尤其多与产地石友交流。最重要的是,知识和文化有“开慧”之功,积淀越多,人越聪慧,理念越前卫,站位越高,目光越远,应变能力越强。三个工人在工地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干吗?第一个人没好气说:砌墙,你没长眼睛吗?第二个人笑笑: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笑容满面:我们正在建设一座城市。数年后,第一个人仍在砌墙,第二个人成了工程师,而第三个人当了前两个人的老板。
(九天游龙,灵璧石,朱鸿浩先生收藏)
3.大格局要有大器量。器量大小往往决定着你事业的大小。用人看其长处,不求全责备,别让猜疑毁了自己,宽广的心胸能稀释人生的忧愁和痛苦。看淡名利得失,心态好了,状态就自然好了。坦然面对生活,遵守行规和行业道德,不嫉妒诋毁他人,不损害石友利益,不“暗箱操作”,不拉帮结派,不干离谱的事。干大事,不被琐屑羁绊;不冒进,但不排斥冒险。做事情要把持重点,按步骤推进;方向不对,就要学会放弃,迅速掉头。想掌控未来,就要对未来有预见能力。良好的战略判断,靠的是胆略,“胆”字,乃“日月生起”之状,有雄宏之气概;“略”则重在谋划,成功之人必有谋略。有胆量又有智谋,才会全身心投入事业。大器量要能容得下人,有开阔的心胸、坦荡的襟怀,甚至能低调地为“对手”叫好。不因环境的不利而妄自菲薄,也不因能力的不足而自暴自弃;不因生活的不如意而怨天尤人,也不因小小挫折而一筹莫展。
(天下一池,王成斌先生收藏)
4.大格局要有大超然。玩石之人一定要有超然物外、离尘脱俗、淡泊明志、知足常乐的境界和心态,多一些精神追求,少一些物质欲望。我在《赏石界亦宜提倡“三不朽”》的文章讲,正是古人超越个体生命而追求永生不朽、超越物质欲求而追逐精神满足的特殊形式,激励个体生命释放巨大能量,锤炼自身、厚德载物、造福社会、留名青史,这是何等高尚的境界啊!物质和精神是人的两种“食量”,不可能都会富足,因此必须懂得知足常乐。“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中蕴含着诸葛亮知足常乐的清高雅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尽显了陶渊明知足常乐的悠然释然,“半玩世,半认真”的处世方法流露出林语堂知足常乐的幽默志趣。黄金有价石无价,奇石不同于其他商品,加上目前交易还不规范,利润空间还是蛮大的。但有的人心比天高,不知满足,漫天要价,不着边际。贪心太重带来的后果必然是失落感,因为你心底无疆;而知足则让你断念非分、快乐无穷。
(珠峰圣域,灵璧石,陈伶俐收藏)
5.大格局要有大使命。这个使命,指沉甸甸的历史使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当代石文化逐步发展起来,目前已达到一个“制高点”。但令人担忧的是“断层”较大、青黄不接,这就需要有一部分杰出人物挺身而出,扛起赏石文化延续发展的历史重任。近代著名思想家胡适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出“社会的不朽”,他说:“我这个现在的‘小我’对于那永远不朽的‘大我’的无穷过去,须负重大的责任;对于那永远不朽‘大我’的无穷未来,也须负重大的责任”,“‘小我’虽然会死,但是每一个‘小我’的一切作为,都永远留存在那个‘大我’之中”。笔者仿之提出“赏石的不朽”,就是让那些热衷于赏石文化的有志之士把“有限的个体生命”投入到“永恒的赏石文化艺术事业”中去。去干什么呢?去抓赏石教育,去搞传帮带,去做高端策划,去抓战略引领。同时,我们的专家、学者和文人们,要以“一介书生”应有的学识、睿智和水平,以一种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不辱使命,著书立说,传承后人。
(凤仪天下,灵璧石,郭峰收藏)
6.大格局要有大平台。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曾在不得志时写下《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是啊,一个人再有本事,如果没有人发现,很容易就被埋没了。能遇到“伯乐”那是你机遇好,当然,机遇总是青睐有备之人,无备者即使机遇来了,也只能眼看着擦肩而过;机遇抓住了,我们就要倍加珍惜。一棵石榴种子,如果放到花盆里栽种,只能长到四五十公分;如果放到缸里栽种,就能长到一米多高;如果放到庭院地里栽种,就能够长到三四米高甚至更高,环境使之然。机遇或平台要与人的能力相匹配,是猴子就给它一棵树攀登,是老虎就给它一座山驰骋,是蛟龙就给它一大海翻腾。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不至浪费资源。赏石界相关组织、传媒公司、网络公司、评估公司、企业和成功人士,应当多给有潜力的年轻人创造提供些机遇和有益平台,以促进他们快步成长,使我国赏石文化后继有人,赏石文化事业和产业蓬勃发展。
作者简介:
王沛,央企职员,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曾出版金融经济著作《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探索》,发表经济金融学术论文80余篇(项)。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介入石文化行业,观赏石国家一级鉴评师,观赏石高级价格评估师,中国观赏石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灵璧石》等国内多家赏石杂志编委,出版赏石文化著作2部,公开发表赏石理论文章90余篇。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