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阅读新体验微信扫描并分享

| 快速查找 奇石标签 | 收藏 | 加入桌面 | 最新 | 热点 | 手机版 | 邮件 | 投稿 |

宋代赏石笔记大观 图

时间:2018-01-10 来源:宝 藏 作者:贺 林 点击数:

宋代赏石文化是我国古代赏石文化繁荣的时代,出现了大量赏石诗文,也出现了大量赏石笔记。这些赏石笔记分散于各类笔记著作中,从侧面反映了宋代赏石文化发展的面貌。

 

一、宋代赏石笔记概述

 

1.宋代赏石笔记的数量

宋代赏石笔记散见于两宋各类笔记著作之中,据不完全统计,这些著作达70余部,总条数近200条。宋代赏石笔记条数远超过汉至唐代奇石笔记数量之和

宋代赏石笔记大观 图

2.宋代赏石笔记的分期

宋代赏石笔记可分为北宋南宋两个期。北宋国家相对安定,重视文化发展,赏石笔记一片兴盛繁荣、生机勃勃的景象,记述了很多不同类型的观赏石种类文人的赏石活动

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战事不断,文人们缺少安心赏玩观赏石的环境与心境。除《洞天清录》等少数笔记著作继承了北宋赏石笔记的风格外,其余笔记多写“花石纲”与“艮岳”之事,或写砚石之类,关注点多不在赏石文化活动本身。

宋代赏石笔记大观 图

3.宋代赏石笔记的作者

 

宋代赏石笔记的作者面很广,宋代赏石笔记的作者身份各异,来自各行各业。

很多作者并非赏石家,只是无意中记录下了与观赏石有关的笔记。

北宋赏石笔记作者中以文学家为多

宋代赏石笔记大观 图

4.宋代赏石笔记的性质

宋代的有关笔记始可称为“赏石笔记”。在宋代笔记著作者的眼里,观赏石就是观赏石,而不是灵石、异石。虽然两宋时期还有灵石、异石的记载,但是所占比重已经很小。

5.宋代赏石笔记中观赏石的类型与种类

就观赏石类型而言,宋代笔记中首先记录有大量岩石类观赏石,此外也有矿物晶体类、生物化石类、陨石类及砚石等其他类型。宋代赏石笔记所载观赏石类型较为全面

6.宋代赏石笔记记述的赏石活动

赏石、藏石:《洞天清录·东坡小有洞天》载,东坡为“小有洞天石”配了一个座子,座子中藏香炉,焚香时云雾缭绕于石峰之间

咏石:如《侯鲭录》载有黄庭坚父亲黄庶的怪石诗。宋代咏石诗比唐代多,笔记中也多处写到咏石。

画石:《春渚纪闻》中《墨木竹石》一则,写的是苏东坡画石的事。宋代将观赏石画入画作已经开始普遍,笔记中多处写到画石。

封石:《墨庄漫录》中记载宋徽宗封了一块太湖石为“神运昭功敷庆万年之峰”,《泊宅编》载宋徽宗封另一块太湖石为“盘固侯”。

题石、刻石:《墨庄漫录》中记载了宿州灵璧县张氏兰皋园一方名为“小蓬莱”的灵璧石曾先后得苏东坡、蒋之奇、吴师礼为其题字,而张氏则将这些题字都刻在了石头上。

宋代赏石笔记大观 图

二、宋代赏石笔记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1.宋代赏石笔记的特点

宋代赏石笔记具有5大特点:

(1)记载赏石笔记的著作多

(2)参与撰写者众多且身份广泛

(3)偏重纪实而非虚构;

(4)记述的观赏石种类、类型齐全品种丰富

(5)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赏石活动

2.宋代赏石笔记的研究价值

宋代赏石笔记与赏石专著《云林石谱》相辅相成,更大范围地反映了宋代赏石文化的真实面貌与发展历程,是研究我国古代赏石文化发展史,尤其是宋代赏石文化的重要资料。

如“三品石”的下落。近年有人根据清代笔记,认为它们还留在江苏。但是南宋周必大在《二老堂杂志》中已明确说到:“寺前三品石各高丈余,甚丑怪,一名阙石。政和间,辇致京师。”政和是宋徽宗的年号,当时的京师(首都)是汴梁(今河南开封市),“辇致京师”说明三品石未能避免沦为“花石纲”的命运,这在当时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周必大距离“花石纲”不久,记载应该是可信的。

宋代赏石笔记对后代的赏石笔记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可以说元、明、清的赏石笔记基本沿袭的是宋代赏石笔记的路子。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名家往来-寿嘉华 更多名家>>

赏石名家:寿嘉华
寿嘉华
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
中国地层委员会主任
中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
寿嘉华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