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阅读新体验微信扫描并分享

| 快速查找 奇石标签 | 收藏 | 加入桌面 | 最新 | 热点 | 手机版 | 邮件 | 投稿 |

徽 州 印 象 图

时间:2018-03-07 来源:石 记 作者:马浩瀚 点击数:

“无徽不成镇”,说的是徽商。徽商自产生,雄峙中国商界500多年,至今仍然闪耀全球,成就“徽商遍天下”之誉。赞叹之余,其背后涌动的儒释道哲学思想、社会认知和理念信仰,则更是让我们高山仰止。能与徽商齐名、远播天下的是徽剧徽菜徽雕新安理学新安画派、龙城画派、徽派篆刻徽派建筑徽派盆景等文化艺术形式,灿若繁星、日月辉映,共同构成博大精深的徽文化

 

徽 州 印 象 图

               山绕清溪水绕城,

        白云碧嶂画难成。

        处处楼台藏野色,

        家家灯火读书声。

徽州是一块被徽文化的音韵浸透的土地,其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和贾而好儒的人文积淀,养育出众多中国历史著名人物------毕升、朱熹、詹天佑、胡适、胡雪岩、胡宗宪、陶行知、黄宾虹等等,一个个鲜活的名字,仿佛能够穿越时空,款款而来,与你凝目对视,启发一场精神上的美好交流。

因此说,徽州是一个有历史的地方、一个有梦想的地方、一个有诗意的地方、一个不断萌发传奇的地方。

 

徽 州 印 象 图

在徽州,汪徽州先生就是这样一位通过不断演绎传奇,从而不断激扬、不断丰富徽文化的人物。

跟大多数志存高远的实业家一样,汪徽州先生有很多名头:国家级评茶师、第六代茶人、黄山芳生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工艺造型茶博物馆馆长、黄山市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黄山市奇石协会副会长、黄山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等等。

但跟很多文人达士不一样的是,汪徽州先生一直坚持以严谨务求科学的态度收集、挖掘、整理和研究徽文化;以低调近于沉默的方式开展徽文化交流;以和谐近乎自然的理念坚定地推动徽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其收藏之丰、研学之深,让人叹为观止。其每一个名头后面,都涌动着一片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史诗和画卷,都映射着一片绚丽多彩、辉煌耀眼的世界和天地。一方水土一方人,徽州先生的儒雅、内敛、沉稳和睿智,不正应了“生碧草之油油,怀宇宙以汤汤”的徽风徽韵?

徽 州 印 象 图

 

     加拿大全国赏石协会会长栾永军先生慕名来赏《一代伟人》

但是从内心深处,徽州先生更加倾向于以“茶人”自居,毕竟,生于斯长于斯,幼承家学、建功立业,是得福于树百年字号的茶叶世家,得福于这片沃土风物,徽州先生对茶的感情,已至于相互融化。

提起茶,徽州先生总是那么神采飞扬,一段段辉煌往事恍然眼前-------2007年,麾下黄山芳生茶业研发的工艺造型茶(黄山绿牡丹)被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做为国礼茶,赠送给俄罗斯总统普京。2013年向视察黄山的原国家主席胡锦涛做了关于工艺造型茶的专题汇报。后相继向贾庆林、吴官正等原中央领导做茶叶专题报告。

    做茶如做人,茶品即人品。人至无求品自高,茶合于道恒久远。收藏也一样,徽州先生说:我做收藏,收藏的是文化、是人生、是一种纯至透明的情愫。

千年巷陌、百年古宅,老树老井老家具、徽风徽韵徽颜色。徽州先生的收藏就是在这浓浓的古香古色里启蒙生发。天性的召引、长者的教诲、环境的熏陶,使得徽州先生自幼对古人留物心存爱惜和敬畏。很小时候能以地瓜干换同学家床帮木雕。既长,励志创业,努力经营,终有所成。而为求瑰宝异珍,常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历尽千辛万苦,不惜千金散尽,真所谓“不痴不狂不算收藏”。------能以一颗赤子之心,为徽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播发扬尽进绵薄-------徽州先生做到了。

徽 州 印 象 图

汪徽州先生的藏馆

如若不是认识汪徽州先生,对于徽州,我还会继续徜徉在“山有一丘皆种木,野无寸土不成田”的遐想里。还是因奇石的缘由,在中国宿州灵璧石第六届国际文化节上,我结识了汪徽州先生。在对徽州先生逐步加深的了解中,对徽州历史文化和黄山赏石文化的感受日深,心有戚戚。

徽州先生藏石以黄山玉(又名黄山蜡石)为主。黄山山脉纵横,峰奇树秀,地势南高北低,海拔落差1779米,十几条河流融贯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奇石资源,诸如黄蜡石、珍珠石、木化石、水晶石、砚石、恐龙蛋化石等数十种,犹以黄山玉为珍贵。黄山玉色彩丰富,有白、黑、金黄、紫罗兰等诸色。曾有一块黄山玉造型独特、鬼斧神工,让徽州先生过目难忘。应是2003年深秋,在一石农家里,看到了一方象形石。但是石主意欲收藏自赏,坚决不肯交流。徽州先生连续三天登门拜访,石主终于为其真诚感动,同意转让。

 

徽 州 印 象 图

金奖石品:《一代伟人》

这块石头恰如毛主席造像,其天庭饱满,神采奕奕,气宇轩昂,目光深邃,耳朵呈“双珠护海口”之形,不得不为大自然的神工所折服。在中国灵璧石第六届国际文化节上,这方石头获得金奖,受到闫振堂、栾永军、李宝祥等赏石家的交口称赞,有幸见过此方奇石的亲友无不震动赞叹。

石缘是神奇的。2018年秋月,陈民府、栾永军、杨继夫、郭峰我们一行五人探访黄山圣德书院院长池百合先生时,想起了老朋友汪徽州,时至深夜,不见不爽,一行人再访屯溪老街,在芳生茶行与徽州先生把盏叙旧。几年时光,卷走了青春,赏石的本心却越发清纯。

能如此泡着春日暖阳,无诤无挂,慢慢老去,真好。

 

徽 州 印 象 图

 

 作者简介:

马浩瀚,《中国灵璧石》杂志社社长,中石协理论委员会委员,宿州学院特聘教授,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观赏石国家高级鉴评师、估价师。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名家往来-寿嘉华 更多名家>>

赏石名家:寿嘉华
寿嘉华
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
中国地层委员会主任
中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
寿嘉华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