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驿道静览 助推赏石文化发展 图
时间:2018-05-03 来源:洛阳市赏石协会 作者:胡红拴 点击数: 编者按:
踏上那斑驳的石板路、路过那残缺的古驿亭,你会想到什么?在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兼诗歌委主任胡红拴看来,在古驿道上的行走仿佛就是在一读一本由青石编撰而成的华夏史书,一次行走,跨越千年。
今天,驿道君将为大家分享他在行走西京古道后所写下的三首诗作,让我们通过这些豪迈的文字一同来感受南粤古驿道的沧桑之美。
古驿道静览
1
在古驿道
静览史册
翻阅
这青石写就的片牍书页
凹进的文字
不知是汗,还是
血泪风雪
一块石
一部风餐露宿的千年史书
露珠晶莹
尘风,敲击着文字
2
倚靠在驿亭
斑驳的石砖模糊了视线
意识似乎停止,似乎
又见汉唐的行旅,和
明清过客的尘缘
道旁,卖茶的老翁犹在
磁坛,老酒,和
那个迈着大步的壮汉
老树的枝条
在风中
悠然地荡着秋千
3
似乎早就走过古道
也许是前生
也许,是前生前生的约定
但续写汉唐,
华夏的征程,我
总是与你同行
在梯云岭,在梅关
还是,那众多关隘驿道
踏着祖宗的足迹,也
留下足迹
我知道
千年后
我也是祖宗
4
我来了
西京古道
我来了
瑶山,五岭
古道上撰写
我中华的史书,撰写
我的汉唐,和
我豪迈的文明续文
这部翻山越岭的"史记"
写过千年
读过千年
石做的书,至今
仍在心里,生长
厚重的衣箱
已化为
思乡的香醇
——2018年4月30日于菊味书屋
南水湖,梯云岭
用莲香泼墨
恣意书写
通天的梯,让
山的胸臆
直插云霄
也许我醉了
也许是
南水湖样的酒墨伴我挥毫
但古驿道在
千年的路录着千年的生活
两千年啊
石的锈斑,可否
与青铜钟鼎俏比风骚
今天我来,只想
逛逛大富、通济的桥面
只想
在仰止亭内品雨逍遥
梯云亭 小梅关 乐善亭外
风的节奏
还在传唱着
那首熟悉的歌谣
——2018年5月2日于山江阁
题乳源彩石“生命的礼赞”
(图为乳源彩石)
在卵胞的摇蓝
让生命的礼花绽放
我用石书的节拍
为你高情演唱
你说
这只是生活节奏的一个瞬间
但大爱无疆的曲
确让生命的花开天高地广
我也想让拙笔飞弛远行
可石写的诗行也许是此最高的奖赏
那句海枯石烂就不说了吧
眼前的景致
定是
心花的又一次爱
和生命永恒的想象
(图为乳源彩石)
——2018年2月25日晨于湘西
作者简介:
胡红拴,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兼诗歌委主任,广东省观赏石协会会长,《新华文学》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中山大学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广东财经大学及广州大学客座教授,安徽科技学院人文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地质图书馆客座研究馆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南方分院艺术专家,二级作家,副主任医师。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文艺报》《诗刊》《中国作家》《小说选刊》等报刊,出版有《山道》《胡红拴诗选》《地球语汇》等,主编《中国国土资源诗歌六十年》《中国国土资源散文六十年》《中国地学诗歌双年选》等各类书籍71部,计1000余万字,主编各类文化丛书近百册,是地学诗歌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获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授予的全国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与中国新诗百年百名最具影响力诗人奖、宝石文学奖等。)
(注:本文第一至第五张配图摄自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李隽。)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