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奇石 快乐奇石 图
时间:2018-05-17 来源: 石 记 作者:易文海 点击数:编者按:
所谓“扔炸”,就是说在鼎沸的嗡嗡声里,突然出现一声清脆的戾鸣,不见得就是天籁或者福音,但它是一种清新的声音。赏石界也许渴望这种声音久也,那就不妨听一听。
这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想:我们“玩”石头,玩的是什么?石头好玩在什么地方?想来想去就是一个字“奇”。
不管是古代玩家,还是当代藏家,他们追求的就是一个“奇”字。米芾拜石拜的首先是“奇”,石头的神奇令米芾折服,他的“瘦、皱、漏、透、丑”就是对“奇”字进一步注解。奇石这个名字起得太好了,这个“奇”字一下子抓住了玩石人的兴奋点,也概括了可以赏玩的石头的关键处,玩石人嘴边上的一句话就是“不奇的石头谁玩”,更不用说花大价钱购买了。
奇石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珍贵艺术品,它是人类艺术品的母亲,是人类艺术的基石,我们人类的艺术创造,永远也离不开大自然的启发和感悟。
金石道人张源老师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玩奇石,老人就是想从这些大自然艺术品中汲取艺术营养,按老人的说法是“寻找艺术的天趣”。老人创作的作品也真地体现着这样的自然情趣。那生动的金鱼、那磅礴的山水、那老辣的书法,无不表达这伟大“天趣”而成为永恒。奇石泰斗侯康乙,对奇石情有独钟,老人只收藏鉴赏奇石,当有人想把“奇石泰斗”改为“观赏石泰斗”时,老人是不以为然的。老人一直在强调奇石的三大特征:即科学的真、文化的善和艺术的美。两位老人对奇石的热爱,更坚定了我们回归奇石的决心!
细究“观赏”,其实它只是奇石的一个特征,是奇石艺术性一方面的体现。奇石除了具备艺术的观赏性之外,还有科学性、文化性、经济性等等。
每块石头都独特,但不是每块石头皆奇石。石头只有具备了科学的天然性、健康的文化性、可观赏的艺术性,他才有珍贵的经济性。反过来说只有天然、向善、优美的石头才是奇石,才有人来玩,不然那就是小娃娃们过家家,玩石子了。
在实际赏石活动中,我认为不要把简单的事情搞得太复杂。玩个石头我们分出了几十类,成立众多的专业委员会…… “玩”石头,到底“玩”什么不管了,怎么“玩”不说了。那还不玩瞎了、玩偏了、玩俗了!那还不让人笑掉大牙!
让我们回归奇石, 重拾奇石给我们的快乐!
作者简介:
易文海,笔名石话诗说,中国观赏石协会会员,赏石界著名诗人,中国《诗刊》子曰诗社社员,中国奇石网高级副总编,北京市价格认证中心观赏石价格评估认证专家,《北京石间》主人,淮北石文化研究会名誉主席,新加坡观赏石艺术文化总会高级顾问,北京市语文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师从京城二老侯康乙、张源诗意赏石,创作奇石主题白话诗近千首,生动活泼、趣味盎然。诗集《石话诗说易文海》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