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阅读新体验微信扫描并分享

| 快速查找 奇石标签 | 收藏 | 加入桌面 | 最新 | 热点 | 手机版 | 邮件 | 投稿 |

奇石文化旅游 洛阳旅游文化新产业

时间:2013-02-18 来源:洛阳市委宣传部 作者:阿九 点击数:

奇石文化旅游 洛阳旅游文化新产业

奇石,又称观赏石,雅石,供石,石玩,日本称之为水石,韩国称之为寿石,是指不事雕琢,具有自然美感的石头。包括奇特的化石,矿物晶体和岩石等。奇石具有独特的形态、色泽、质地、纹理。奇石具有观赏、收藏及科研价值。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赏石清心,赏石怡人,赏石益智,赏石陶情,赏石长寿。”观赏奇石,要讲究瘦、漏、透、皱、清、丑、顽、拙、奇、秀、险、幽等十二个方面,更主要是要从质、形、色、纹、势等方面去把握奇石之美。赏石文化的源头在洛阳,千百年来,洛阳人的爱石、搜石、藏石、品石之风源远流长,形成了一种传统的赏石文化。并进而影响到国内外,时至今日,赏石渐成国际潮流。据统计,全世界至少有2000万天然奇石爱好者,并成立了国际爱石协会,国际自然艺术石爱好者协会等国际性赏石团体。

“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黄河和洛河交汇的这片广袤的土地,是我国古代先民繁衍生息的地方,它不仅孕育了我国灿烂的古代传统文化,而且也是我国赏石文化的发祥地。

河洛地区西有秦岭,东有虎牢,南有嵩山,北有王屋、太行,群山拱戴,六水并流,形胜甲于天下。这里名山大川多,奇石资源也丰富。宋人杜绾在《云林石谱》中记述了116种奇石,仅洛阳就有十多种。正因为如此,河洛奇石早在新石器时代就为人类所发现、所利用、所观赏、所收藏,并流下大量有关奇石的人文资料。

传说,女娲就住在洛阳城北的平峰山(即邙山),她是人首蛇身的女神。在那个时代,天塌地陷,水患猖獗,女娲炼五彩石以补苍天。据说青要山上的五彩石(在新安县境内)就是女娲补天的遗物。女娲死后,葬在黄河渡口风陵渡。乾元二年(759年),墓基从河中涌出,上有巨石,时号风陵堆。黄河流经此处,吼声如雷,波浪激天,卷千堆雪,布万重浪,成为黄河流域的一大奇观。

《竹书纪年》载“皇帝祭于洛水”,“沉壁于洛”;《尚书》载,“尧沉壁于洛”等。这里所说的“壁”应是一种似玉一样的宝石。《史记五帝本纪》载,舜把一块天然墨玉制成玄圭传给禹。禹规定,贡品须设怪石一项。到了西周时期,奇石竟然堂而皇之的登堂入室了。周公姬旦得到一块宝石,就制成几架,陈设在神堂之上,即所谓“周公植壁于座”。由此可见古人对奇石崇拜到何种程度,不仅用于观赏,而且做为圣物来顶礼膜拜。

从解放后发掘的一百多处仰韶文化遗址中,多数遗址都发现了“石饰品”,不仅有石珠、石环,还有玉饰、绿松石和穿孔水晶珠等。特别是在夏都二里头遗址中,出土大量玉质琮、钺、圭、玮等礼器和七基石馨等乐器及大量的石饰品。这些石饰品造型美观,做工精湛,可以看出当时娴熟的研磨、切削、勾线、镶嵌、浮雕、钻孔、抛光等加工工艺。其中以镶嵌绿松石兽面铜牌极为罕见,呈长方形,长14.2厘米,宽9.8厘米,中间呈孤状束腰,近似鞋底,两侧各有穿孔钮。凸面有许多不同形状的绿松石片粘镶排列成兽面纹,图案组合异常精巧。这种器物放置在墓主人的胸部偏右的地方,说明墓主人生前十分爱好这件玩物。

此外,在东周下都陵区金村大墓中,也发现了大批石制文物。这些文物被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盗运国外,并写有一篇题为《在支那发现的一群稀世遗物》的文章。后来,日本梅原末治曾先后从美国、英国、法国、瑞典的一些博物馆及日本的私人收藏者手里,收集到了部分照片和资料,并编成一本书,题名《洛阳金村古墓聚英》。梅氏在书中记录嵌玉铜器85件,玉器56种,计有杯、盒、栉、壁、环、璜等,尤以一对透雕虎形玉佩及戏鸟玉女俳优,更为珍贵。这些石质文物的出土,为洛阳古代石文化的创立和发展记下了光辉的一页。

上古时期是把奇石作为“图腾”,作为圣物,顶礼膜拜,敬之畏之。而真正把奇石作为艺术品进行观赏的,是在秦汉时期以后。观赏的第一阶段,是游览名山大川,观赏真山真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乐山即乐石之谓也。第二阶段是缩地千里,砌山造园,把真山真水移到通都大邑中来。第三阶段是水石盆供或奇石清供,即把山间奇石渍于盆中,移到几案上来,或作为掌中玩物。东汉时期,皇家把名山秀水圈起来作为禁苑,专供皇家游猎。东汉上林苑,周围数百里,园林之大,前所未有。直到隋唐,皇家一直把这片土地作为禁苑。据王应鳞《玉海》载“隋帝辟地二百里为西苑。”并模仿真山真水,建造了一些人文景观。到了唐代,禁苑缩小到63公里,园子虽然小了一些,但景观更加精致了。

赏石的第二种形式是把自然山石移入园囿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有许多皇族官贵以“不能置身于岩下与木石之中”为憾事,因此就在城中堆山造园,将真山真水浓缩在园内,追求山野之趣,天然之美。据《野史》记载,东汉时期,费长房能集各地山川人物、亭台楼阁、帆船舟车、树木河流于一,因此人称,长房有术缩地千里。与此同时,茂陵富人袁广汉于北邙山筑园,构石为山,高十余丈,连延数里。大将军梁冀也是筑园名家。他在园内“采土筑山,十里九坡,似为二崤,绝涧深林,有若自然。”也就是说梁冀按照崤山的样子在园内堆砌假山。这大概是洛阳最早的人工园林。

魏晋时期,山水园林有了长足的发展。魏明帝、魏文帝、魏世宗等相继在芳林园中挖提案渊池、建九华台、作逢莱山。公元237年,魏明帝下令造景阳山,园内有仙山琼阁之美,有九谷八溪之胜,重岩复岑,深溪洞壑,石路崎岖,垂葛悬萝。同时还采邙山及南山佳石,凿太行白、紫石英和五色大石堆于山上。山上还建坦娥峰、羲和岭、临危台等,飞阁相通,凌山跨谷,景色十分优美。

隋唐时期,园林艺术高度发展。洛阳园林达二千多处。如果说魏晋园林只是把奇石作为点缀,那么到了隋唐时期,水石已经抬高到重要位置。隋炀帝所建西苑,周290里,完全是以水石为主建造的苑囿。隋炀帝三下江南,大量采集佳木异石,堆积园内,作蓬莱、方丈、瀛洲诸山,山上置台、观、殿、阁。又在园内凿五湖,建16院,造园手法独具匠心。

隋唐园林所堆假山,所用奇石大为讲究,一是假山要仿名山,要有真山真水的自然美,同时,要入画境,要有诗情画意:二是要选好石,选名石。唐宰相李德裕所凭泉山庄,“引泉水萦回穿凿,像巴峡、洞庭九派十二峰,迄于海门。”平泉庄所置花木奇石皆名山之珍木异石。李德裕《平泉山居草木记》所列奇石不下百品,故平泉泉石之胜,甲于一时。

唐代诗人白居易是个造园专家,“凡所止,虽一日二日,辄覆蒉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其喜山水,病僻如此。”白居易造园主张师法自然,他在履道坊建了一座叫“大字寺园”的园林,在园内仿富春江严子陵钓鱼台建造。其意在寄怀汉严子陵不肯出仕,耕耘垂钓于富春江的历史典故,赋予园景以诗情画意。

宋代是园林鼎盛时期。邵雍说:“天下名园重洛阳。”苏辙说,洛阳“贵家臣室,园囿亭观之盛,实甲于天下。”(见《洛阳李氏园林诗论》)。宋时洛阳为西京,王安石变法后,洛阳成了致仕官僚和文人名士荟萃之地。他们的住所均为园林。一亩之园,“上瞩青山,下听流水,奇花修竹,罗列左右。”董氏西园不仅在园中造假山,而且在堂中置芙蓉石,让流水从芙蓉石中涌出,即使是盛夏也格外清爽。难怪李格非说,这本是山林之景,却被搬到通都大邑中来了。

古代洛阳赏石的第三个特点是水石盆供,或者叫奇石清供,也就是把园林移入几案,把园中奇石作为案头的观赏石。洛阳玩石的风气兴于上古,发展于汉魏,大盛于隋唐。武则天时,有一官员,在洛水中获得一块白色如玉美石,上有数点鲜红色斑,就抱在怀中进宫献宝。恰好大臣李昭德在场,问所进何物?答曰:“献一块美石,因此石赤心所以来进。”李昭德反问说:“此石赤心,洛水中其他石头岂能因不赤心而造反吗?”这位官员无言对,就将美石抱回家中,供在几案上自己欣赏。

唐元宗时,宰相牛僧儒为了摆脱牛李之争引起的烦恼,上表请解除重藩职务,以检校司空为东都留守。他在洛阳归任里整治庄第,搜罗佳木奇石。此公在洛阳“东城置一第,南廓营一墅”,精葺宫宇,居常寡徒,游息之时,与石为伍。牛公有许多朋友在南方作官,知道他喜欢石头,就到处为他采集奇石,四五年间,竟然奇石累累,摆满了东第南墅。他收藏的奇石有太湖石、礼星石。文斗极像石、狮子石、罗浮石、落雨石、罢工石、天竺石、盘石、梅花石等。除太湖石、盘石、狮子石等园林石之外,大多为清供石。这些奇石,如云、如人、如圭、如剑、如虬、如风、如鬼、如兽,千姿百态,有形有象,生动奇妙。牛僧孺把他们分成甲乙丙丁四品,每品在分上中下,然后在每块石头上都刻上“牛氏石”三个字。有一次他从平江太湖土人处得到一块太湖石,甚佳,异常珍爱,便请白居易去观赏。白居易看后赞曰:“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风气通岩穴,苔文护洞门。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

牛僧孺的政敌李德裕也因牛李之争异常烦恼。他在平泉庄上广布奇石以求自娱。李德裕所集奇石,有醒酒石、天台石、婆罗石、罢工石、巫峡石、琅杆石、鹿迹石、礼星石等。醒酒石尤为独特,置于水池之中,有林木自然之状。据说酒醉之人卧在上边,凉沁脾胃,酒气立散。礼星石纵广各一丈,长三尺余,上有纹理成呈北斗形状;狮子石高三尺,千洞百孔,万千石眼相通,整个石头如狮子形,首、尾、身、眼俱全。李德裕曾从山东邹县峄山得到一枚兖州石,此石洞府玲珑,岩窦峻峭,无斧凿痕,可供清玩。他将奇石置于室内,日日观赏,因作诗一首:“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对。沧海似熔金,众山如点黛。遥知碧峰首,犹立烟岚内。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

白居易也是个石痴。他听说李德裕收藏了不少奇石,就经常到平泉山庄去赏石。他一生写了不少关于石头的诗,如《双石》、《莲石》、《太湖石》、《问支琴石》、《北窗竹石》等。他在《北窗竹石》中写到:“一片瑟瑟石,数竿青青竹;向我如有情,依然看不足。有妻亦衰老,无子方孑独;莫掩夜窗扉,其渠相伴宿。”他把石头视为妻与子,与其做伴,共度晚年。白居易一生收集了很多奇石。唐大和九年(835年),有山客赠送白居易一块大盘石,转运至洛阳履道里宅内。此时正值盛夏,傍晚坐在上面,透心凉爽。白居易非常高兴,他让匠人立即刻铭于石上。白居易作过苏州刺史,他对太湖石尤甚喜爱。一次他在洞庭湖口,从伐石小吏处得到两片太湖石,双峰并秀,若夏云突兀,欣喜若狂,忙用船只经水路将奇石运至洛阳履道里,亲自洗刷污垢,用烟熏烤,然后竖起来观赏。他将此石名之为“涌云石”,并作诗以纪之:“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俗用无所堪,时人嫌不取。结从胚浑始,得自洞庭口。万古遗水滨,一朝入吾手。台舁来郡内,洗刷去污垢。孔黑烟痕深,罅青苔色厚。老蛟螭作足,古剑插为首。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间有。一可支吾琴,一可贮吾酒。峭绝高数尺,坳泓容一斗。五弦倚其左,一杯置其右。洼樽酌未空,玉山颓已久。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渐恶少年场,不容垂白叟。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白居易在诗中将两片太湖石的形态、弹窝、孔穴描绘的淋漓尽致。白居易不仅采石,而且借石、赠石。他在《杨六尚书留太湖石在洛下,借置庭中,寄赠绝句》中云:“借君片石意如何,置向亭中慰索居。每就玉山倾一酌,兴来如对醉尚书。”他在《莲石》中写道:“青石一两片,白莲三四枝,寄将东洛去,心与物相连。”以石传情,以石交友,体现人石之间纯真的感情。

宋明两代,河洛奇石多已入谱。宋杜绾在《云林石谱》中编入河洛奇石甚多,其中有:淋滤石、平泉石、虢州石、洛河石、梨园石、白马石、絳州石、汝州石等。

奇石观赏从先民神堂到名山大川,从园林石供到奇石清供,从中不难看出赏石文化发展的轨迹。总的来看,赏石文化同中国传统文化一样,源于洛阳兴于洛阳,又同时以洛阳为中心向周围扩散;有时相并轨,有时又根据各自的特点和规律独立的向前发展。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在中国历史上,传统文化的高潮期,也是赏石文化发展的高潮时期。唐朝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顶峰,赏石文化也发展到了极致。宋代是三教合一、禅宗大盛时期,赏石文化也披上了宗教色彩,充满了禅意。因此,我们说,洛阳既是赏石文化的发祥地,也是赏石文化发展的中心。

洛阳黄河石 

产于黄河三门峡至孟津河道弯处、河床低凹处,有气势、个头大,图案对比鲜明、色彩艳丽,石质光滑细腻,有硅质玛瑙、半透明的玉质、沉积岩、变质岩、砂岩、石灰岩等十多种,硬度从4~7不等。特别是以大小红色、黄色、白色规范的圆圈恰如日月星辰为多见,又称太阳石、日月星辰石。色彩有红、橘黄、白、黑等色,图案有半圆、月牙圆、规范圆,有的圆中色套色,恰似日食、月食、日环食、月环食,佳者日月周围点缀有朵朵祥云或彩线涡纹。

黄河石的纹,是线,点,面,块的演绎,由这些线点面块合理的排列,有机的组合,错落有致的布局,构成了一幅幅人物,生灵,花木,虫草,山水,器物等图案画面。可以说自然界的万物,黄河石上包罗万象,由这些五花八门的纹,构成了美妙的石上“文章”。

黄河石的纹理,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石岩,石岩与矿岩的凝结或浸染,在成石的过程中受到不同压力,温度和水份的影响,呈现不同的颜色,形成了以色为别的纹理。并非是石上有“纹”就行,石纹成,有时多一条线为害,少一个点是憾。干扰之纹生遗憾,零乱之纹不成景,状似刷丝缠线的繁杂纹往往找不出主题。这样的纹都属劣级纹,成不了好石品。

对奇石纹理的要求,可归纳成两句话:“线条宜曲不宜直,画面宜疏不宜密”。直线条纹比较简单。纹若要美,需曲折变幻,错落有致,能让赏者不可思议,引人遐想。人们形容少女、少妇身材美时,离不开曲线美三个字。黄河石上的线条纹理也应以曲折起伏为美。画面纹理过密,连成一片,形成的图面不清晰,使人产生压抑感,喘不过气来。但凡事都有一个度,纹理太疏,“一条线一个点”也不易构成画面,故石上纹理应疏密有致。疏是分散,密为集中,无疏不显密,无密不见疏,意同于虚实或聚散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石上纹理不过密,留有足够空间,则画面清晰,赏石时使人有清爽舒展之感。黄河石友尤为钟情于那些基石为白色,纹理为它色的石品,纹理间的白色叫“白地”。“白地”除了做画面图案的分隔界线外,又可以当作天空,云气,水面或其他空间。“白地”上虽无其他纹色显示,但却对已显示的画面,起相互衬托和呼应的作用,特别象对于那些山水风景画面的石品效果更佳,这是“计白当黑”的效应。形似泼墨色块纹成像的人物石,有的人物头部与身躯未连成一体,中间有白色间隔形同“空笔”。如果间隔适中,头与躯体亦不错位,成“笔断意连”之势,加之人物神态好,动感强者不失为好石品。如这道“空笔”出现在手足或躯体的其他部位,则为“天难”败笔。石上之纹适逢“天巧”者,往往为石中珍品。石友们感到含梅的石品易得,想觅得一枝具“天巧”之纹的好梅决非易事。何为天巧之纹梅?即应贴近人工画梅要诀的“老、含、稀、瘦”。

洛阳黄河奇石的特点:(1) 色彩古朴深沉,暗红色居多。 (2) 色彩单一者居多。(3) 画面石的线条流畅,形象逼真。(4) 象形石、画面石等意境雄厚,似乎都具有大西北高原的粗犷豪迈之风格,显示出黄河的气派。(5) 黄河奇石中画面石居多,画面石内容丰富,有神化故事,历史典故,古今人物,天上飞的,低上跑的,水中游的以及花卉、植物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包容了世间的万物万象。(6) 黄河奇石个头大,大者其重量约在1000公斤,其高度约为1.5米,其宽度约为1米,小者只有几十克重。(7) 石质较细腻,硬度较大,一般为5--7摩氏度。(8) 黄河奇石卵石状居多。(9) 黄河奇石在表面涂上清漆,其图案纹理等对比度大,且有光泽。(10)画面石多为一石一景,一石一物,形象决无雷同,并且有神、情、趣、奇等特点。

黄河奇石的美学特征:(1)形态美 :洛阳黄河奇石经过亿万年的冲击与磨砺,自然抛光。形成表面光滑的圆形、椭圆形、方形、条形、梯形、圆柱形等不规则的外形饱满的石头,大小重量适中,适于家庭与石馆收藏。(2) 质地美 :在满足了神、形、色的条件下,石质越好,收藏价值越高。黄河石质地坚硬,机械化学性能稳定,石肤细腻,手感滑润,有的明亮晶莹并有光泽。(3)色彩美 :黄河石的色彩有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白等。有的一石一色。有的一石多色,因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并且色与色之间有着色相、明度、彩度的差异。过度色之间层次分明,给人以古朴典雅的感受和情趣。(4)图象美 :洛阳黄河石由石形、石色、石纹等巧妙地有机组合构成了各种图象。姿态各异,形状繁多,变化无穷的纹理,形成了幻化无穷的自然美的形象。有风峦起伏,苍翠欲滴,风景如画的奇石;有云雾缭绕、古树苍郁、茅屋数间的奇石;有石峰林立、流水潺潺、峭壁悬崖、直插云霄的奇石。有古今中外的各种人物石,有各种各样的神化故事石;有奇花异草苍松修竹石,有中外各民族的文字石。(5)形神兼备美 :形神兼备美是意境美。意是情之意,境是心之境。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形神兼备的黄河画面石才最具有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这样的画面石就是意境美,意境美的奇石才是奇石中的佼佼者。(5)粗犷豪放美 :洛阳黄河画面石的色彩不论是单一色彩者,还是多种色彩者,都是古朴沉郁,给人以一种纯朴、浑厚、庄重之美,具有西北黄土高坡的文化内质

TAG 标签: 洛阳 奇石 观赏石

最新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名家往来-寿嘉华 更多名家>>

赏石名家:寿嘉华
寿嘉华
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
中国地层委员会主任
中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
寿嘉华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