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px

移动阅读新体验微信扫描并分享

| 快速查找 奇石标签 | 收藏 | 加入桌面 | 最新 | 热点 | 手机版 | 邮件 | 投稿 |

米芾拜石考略

时间:2025-03-04 来源:石 界 作者:刘师银 点击数:

米芾拜石考略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祖居太原,后迁湖北襄阳,谪居润州(现江苏镇江),时人号海岳外史,米襄阳。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赏石家。其书法艺术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涟水军、无为军(辖无为、庐江、巢湖三地)、礼部员外郎、淮阳军。

米芾的艺术成就除书法外,在绘画艺术上创造了以“米点皱”技法画出的山水,表现出江南山水的朦朦胧胧的美,世称“米家山水”。在赏石艺术方面,提出了“瘦、皱、漏、透”四字相石法,直至千年以后的今日,仍是广大石友寻找美石的依据之一。

米芾拜石考略

米芾对赏石的痴迷及遇石称兄的放荡不羁的行为,被当时的人们所不解,但正是他的这一看似荒诞的行为,为后来的美术界和赏石界所推崇,以“米芾拜石”为题材的书画和奇石作品层出不穷,很多古今著名画家都创作过“米癫拜石”的作品,赏石界朋友以有一方“米芾拜石”题材的组合石或画面石为追求目标,“米芾拜石”也成了美术界特别是赏石界永恒的主题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一个符号。

米芾拜石考略

米芾拜石考略

米芾拜石考略

米芾拜石考略

米芾拜石考略

从以上的画作和奇石作品看,可以想象得到,现存于世的林林总总的以“米芾拜石”为主题创作的书画和奇石作品中,一定会是没有一个相同的米芾形象,也没有一方相同的石头,全都是作者创作时的想象,并没有也无法参考米芾本人和“石丈”的原形,正所谓千人千面。

从明代陈洪绶、清代马骀、当代李可染画作的题款看到,都为“米癫拜石”,米芾怎么成了“米癫”呢?这里要交待两个问题:

首先是源于始自宋神宗延熙宁二年(1069年)且延续了近50年的党争。这一时期,新党代表人物为王安石,旧党代表人物有苏东坡、司马光、欧阳修,党同伐异,臣与民无所适从。

其次是米芾入仕为非科举选拔,而是因为“母侍宣仁后藩邸旧恩”而入仕。也就是说他不是通过科举考试,而是靠的一种裙带关系走上的仕途,是因为其母为宋神宗赵顼的奶娘,其与神宗为一奶所养。正是有了这一层关系,惹得朝廷里那些靠科举当官的文人,经常拿这点笑话米芾,这也成了米芾一生的“痛”。

在这种新旧党派之争的激烈的时期,又因为他的“痛”,使其不愿陷入党争,于是寄情于书画和奇石,陶醉于自然,游离于朝廷政治纷争之外,看似放荡不羁的米芾,常有疯癫之形,但不失为智者之举,其潜心于艺术,也因此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么,米芾当年称石为兄、“具笏袍所拜”的“石丈”到底长什么样,又经历过什么,本文将对此为您蠡测一二。

米芾拜石考略米公祠,原名宝晋斋,位于无为城内西北隅,距芜湖市仅30多千米,为北宋著名书画家、赏石家米芾,于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任无为知军时所建。原为米芾收藏晋人书法石刻的“宝晋斋”,其声名远扬,在书法艺术界如雷贯耳。米芾转任淮阳军在任上逝世后,改为米公祠

米芾拜石考略

米芾拜石考略

从上图可以看到,墨池以北宝晋斋后院中,红框中标出的米公石即为米芾当年所拜的“石丈”,至今乃在原位置上。此石为灰岩质太湖石,玲珑窍然。宋代费衮《粱溪漫志》成书于宋绍熙三年(1192年),在“卷六”中有记载:“米元章(米芾的字)守濡须(无为县)时,闻有怪石在河濡,莫知其所自来,人以为异而不敢取。公命移至州治,为燕游之玩。石至,遂命设席拜于庭下曰:‘吾欲见石兄二十年矣’”。米芾从濡须河畔取回一块怪石,置于庭前,三拜九叩,与石称兄道弟,被世人称之为颠狂之举。

米芾拜石考略米芾拜石考略

这方大名鼎鼎、1000年前被米芾称为石兄并“具笏袍叩拜”过的“石丈”,现今仍矗立在无为米公祠内。经测量,其裸露在地表部分为:高1.65米x宽1.68米x深0.9米。

根据笔者观察,此石为砂岩与石灰岩的共生体,其大部分为酱紫色砂岩,图中右下角为石灰岩,二者均为水成岩或沉积岩。右下角的石灰岩,常常被今人误以为是水泥补之。

这方“石丈”的来历,在历史上有两种说法:

一是上述宋-费衮《梁溪漫志-卷六》中“石丈”是米芾取自濡须河。

二是“石丈”在米芾到任时已在州府内:米芾“知无为军,初入州廨,见立石颇奇,”(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十》。

米芾拜石考略

笔者更相信费衮《梁溪漫志》说,因为费衮的《梁溪漫志》“持论有根抵,旧典遗文往往而在”,“其对前人讹失的驳正,皆考证祥实”,此书内容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米公祠自建成以来,多次毁于兵火,明万历二年(1574年)和清乾隆元年(1736年)两次重修;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县守张公侨摹明代陈洪绶所画“米癫拜石”图(前图)刻于碑;三十九年(1774年)县守琨玉始建拜石轩、书画舫和香月亭,并自为记勒于石。

在历史上,“石丈”曾一度不知去向,直至“嘉庆三年(1798年),州守顾浩于其南杏林下……,掘得一石,颇具人形,因(钅柬)辅之证为石丈,作歌艺文志。”见《嘉庆无为州志》。

米芾拜石考略

清咸丰元年(1851年)又毁于兵火。光绪丁丑年(1877年),新任无为知州王峻,在《重修米公祠宝晋斋碑记》中说:“余于光绪丁丑承此邦下,下车伊始即先访米老之遗踪,乃西园之旧址徒存而,所谓石丈者,右臂缺损,竟沦弃于蔓草之中”。

米芾拜石考略

2004年,米公祠又一次进行全面修复,现米公祠内有米公祠、宝晋斋、聚山阁、墨池、投砚亭、杏花泉井、拜石(石丈)等景点。

米芾拜石考略米芾拜石考略

米公祠内还收藏有晋唐以下历代名家碑刻150多方,弥足珍贵,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且堪称古代书法艺术宝库。原宝晋斋后院中的无为市图书馆已迁出,在原址上建立了米芾纪念馆。现无为市政府正努力打好米芾这张牌,正在将其扩建成米芾文化公园。米公祠现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芜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纪念米芾的处所,在湖北襄阳和安徽无为,都有米公祠。在中国书法艺术界特别是在赏石艺术界,具有特别崇高艺术地位的非无为米公祠莫属!因为在这里,人们可以穿越历史,抚摸着“石丈”,与米芾交流,感受赏石为我们带来的内心的愉悦和思想的升华!

米芾拜石考略米芾拜石考略米芾拜石考略

非常感谢无为市文物所邹喜庆所长,对笔者写作此文的大力支持!

国家文化和非遗日前夕,写于艺瘦堂

    作   者   简   介   

刘师银,号:艺瘦堂主,赏石藏石20余年。现任中国观赏石协会理事,《新民晚报》社区版“中华奇石”报顾问, 皖南赏石联谊会(筹)秘书长,芜湖市观赏石协会顾问,皖南观赏石文化研究会学术顾问,铜陵市长江石文化协会顾问,芜湖市作家协会会员。

米芾拜石考略

(请关注由中国观赏石协会与洛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洛阳第33届大乾门杯国际赏石文化艺术展暨交易会”将于4月1日在洛阳奇石古玩文化城隆重开幕,详见《华夏奇石网》)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赏石爱石,文明评论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13505530233 评论 米芾拜石考略:感谢洛阳祁文石会长主办的“华夏奇石网”的转载!

名家往来-张建升 更多名家>>

赏石名家:张建升
张建升
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
中国观赏石协会一级鉴评师
中国收藏家协会赏石收藏委员会副主席
张建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