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石精彩蕴灵性画竹生风四海闻— 记“江南一竹”尹石先生
时间:2025-05-11 来源:华夏奇石网 作者:柏贵宝 点击数:尹石先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第六、七、八届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原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南京印社顾问,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和江苏大学兼职教授。在书画界,尹老师以画竹闻名,人称"江南一竹"。书画艺术之外他还有收藏雨花石一大爱好,并收藏许多上乘精美的雨花石和撰写许多有关欣赏雨花石的美文,故2014年被南京雨花石协会聘为顾问,并兼任《雨花石》杂志艺术顾问。

2009年2月我接任南京雨花石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之职,那时协会主办的一本《雨花石》杂志,在编辑杂志时,有幸拜读了尹石老师的一篇文章《雨花石的诱惑》,让我印象很深,开篇就写道:“可能因余名‘石’,故此生与石结下不解之缘。凡佳石均喜之,逢美石必拜之,遇奇石定审之。也算是石迷、石痴、石癖的石怪人了……。我爱雨花石,如同爱我的爱人。因为其精美如画。它不仅具备了椭圆的弧线,厚薄得当,以小见大的形态,还有生就晶莹剔透、丝文如缕、精致浑朴的质地;胜羊脂玉、夺玛瑙魂、凄水晶泪、寝蛋白韵、具斯文品---仅此,天生丽质去雕饰,不动声色世已惊。而五彩缤纷、七彩斑斓的色彩则更会使人陶醉;赤的热烈、橙的辉煌、黄的富贵、绿的永生、青的无限、蓝的向往、紫的神秘。如云之变幻,如锦之纤巧,娇艳媚人也,秀色可餐也,着实教人愿当‘好色’之徒也!”

后来我有幸三次被邀,与其他几位石友到他家去赏石,他家住在风景优美的清凉山脚下的虎踞关。一进门就是一座红木屏风,屏风上刻着他画的一丛绿竹,枝干挺拔,笔毫微斜,一根根细细密密的竹枝呈现出生机勃勃景象,仿佛漫步在竹林之中,听着江南的烟雨,敲打润泽在竹叶上的声响,让人遐想浣花溪畔,风华绝代的诗章。

屋内整齐的红木书柜,图书画册井然有序,各种印章石,形态各异,琳琅满目。在书桌与供案上摆放着一盆盆瓷碗,瓷碗中的清泉浸润着五彩斑斓的雨花石。那“金陵梅”、“清宫秘史”、“鹰击长空”、“月儿弯弯照九州”、“黄金竹藏黄金屋”、“紫竹凌风”、“西窗竹影”、“竹林里的朝阳”……枚枚精彩纷呈,那石中的色彩、画面与意蕴让人着迷。


尹石老师总是儒雅风度,一副笑容可掬的相貌,没有一点大作家的架子,谈吐风趣幽默,说起雨花石,他滔滔不绝地讲起他的雨花石三恋阶段,1970年到1980的“初恋”;1981年到2014年的“热恋”;2015年退休至今的“黄昏恋”,听的让人入迷入痴。谈起画画,他说也要感谢雨花石,他的画案上,常年供奉着几盆雨花石,经常轮回展示。雨花石的色彩魅力与画面意蕴经常启迪他的灵感,给他增添艺术再创作的动力,可以说在他的绘画艺术生涯中,雨花石是他创作的重要源泉之一,每次我都能聆听到他的赏石箴言,让人陶醉。


古往今来,人们对竹情有独钟,把竹比作文静、高雅、虚心进取、高风亮节的形象。大诗人苏东坡留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千古名言。尹老师受古人之风影响,也酷爱竹,经常写竹、画竹、吟竹。他在部队工作时就拜书画名家王板哉为师,1994年转业后,被分配到省美协担任领导工作,书画便由副业转为主业,由于自己的努力,技艺日增,特别是画竹画更是进展神速。2014年8月就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一部巨著《尹石作品集》,分上、下两册,涵盖了他的绘画、书法、篆刻三个方面的作品。





前几日我与南京雨花石协会副会长周德麟先生闲聊,他还讲到:“最近在视频中看到了原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著名书画家、金石篆刻家、诗人、雨花石鉴藏家尹石先生的大作《春风又绿江南岸》,竟然出现在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接待厅,真为他的作品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的重视,悬挂在驻外使馆而高兴,并转发给尹石先生”。后听尹石先生介绍,这幅巨作是2014年8月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邀请而创作的,这充分说明了他的竹画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作为南京雨花石协会同仁也为之动容和祝贺。

你看那《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丛丛绿竹,枝干挺拔,笔毫微斜,一根根细细密密的竹枝呈现出生机勃勃景象,竹笋破土而出,一对喜燕飞来,背衬春江之水缓缓流过,增加了灵动之感,让人感受到江南的春意,一派盎然。细观仿佛燕子在鸣唱,春竹在歌舞,满眼欣欣向荣之景象。这竹画可说是登峰造极,炉火纯青,不愧为江南一竹之称号。
读到此画恍惚来了灵感,我也斗胆改写了郑板桥的诗句:“春风一夜渡江南,触石穿林燕自喃。惟有竹枝知春暖,挺然笑迎一千场。”

说来也巧,2021年9月我也有幸,喜获尹老师赠送的一幅“竹石图”。打开“竹石图”,苍劲有力的竹林,右边绘上一方红山石,笔尖微点,山石上就沉淀出经年累月的苔藓来,并题跋“清风十里不染尘”。那墨竹的“炼意”,着力的指向,营造出一种气势的博取,一往直前,直插云霄,挺拔坚韧,舒张如刃的竹叶,浓淡干湿的墨韵,错落有致的布局。让我感受到山风穿林,淙淙滢滢的丝竹之鸣,如天籁之音,古筝绕风,闻之莫不使人耳清心洁,有竹居之静雅,月影疏斜潇湘竹,清灯秋烟阶苔藓……之感。“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我也赠送其一枚风竹画面的雨花石,为友好见证。而“江南一竹”一直悬挂在我的小石屋内,感受那竹石情深。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赏石爱石,文明评论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