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展现历史 彰显赏石文化魅力
时间:2013-06-14 来源:中广网 作者:石寨人 点击数:令人称绝的“屈原投江”黄河奇石
画家笔下“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屈原
奇石创造奇迹。
大江东去,暮往朝来。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时隔两千多年历史岁月之后,以石托身再现其当年“国破忧愤纵身投江”悲壮一幕,这难道不是自然界活生生的奇迹吗?
说实话,每一次凝视这块黄河观赏石时,我都不由自主地会产生这样的惊疑:
这奇巧动人的画面是真的吗?
仰天长啸、宁死不屈的伟大形象,
波涛汹涌、龙腾鱼跃的生动背景,
流芳百世、感人至深的完整故事,
集收藏、鉴评和理论研究于一身的郑忠先生曾两次仔细看过这块石头,还亲自给该石取了一个极富文化历史韵味的名字——“不屈的屈原”。此后,郑先生打电话又邀请中国观赏石协会副秘书长、甘肃《石友》总编苏立社共同再次鉴定了这块观赏石。两位专家一致认为:这是一方十分难得的黄河观赏石,说它难得是在于整个画面不仅灵异生动,而且主题突出。纵观其貌,栩栩如生的屈原冲出江面仰天长啸,身体四周波涛纵横令人惊悸,江中龙腾鱼跃气氛悲壮……整个画面动感之强烈、层次之有序、人物和事件与场景之吻合实属罕见,其艺术和收藏价值极高。用美学家王朝闻先生曾赞美黄河奇石的话讲,是为“黄河魂石”也!
这方黄河观赏石,是笔者于9月中旬在兰州黄庙古玩市场以数千元购得。该石高20公分,宽25公分,厚7公分,属于黄河兰州段常见的卵石,这种石头质地坚硬、表面光滑,色调沉稳古雅。
依笔者之见这方作为黄河观赏石的“不屈的屈原”,首先文化历史内涵比较丰富、深邃:1953年,屈原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所以不仅仅在国内家喻户晓,国际上也颇有影响;其次人物居石中央,形象逼真。例如屈原昂起的脖颈十分有力,怒目圆眼、张口呼号、蓬头散发、胡须上翘、双臂搏击等等,一个个动作、形态十分生动;其三背景动感强烈,环境气氛悲壮、感人。比如大家看到奇石画面中的屈原,此时此刻正处在汨罗江大浪之中,身体左下侧是一条条游动的鱼儿,还有张着大口的巨龙……
另外,这方黄河观赏石中的整个画面,还从另一个方面似乎印证并再现了“大鱼还尸”的传说故事。传说屈原投汩罗江死后,她的姐姐梦见屈原驾龙舟而归,第二天她便去江边等候弟弟。只见一条头似艨艟、背鳍如帆的大红鱼溯江而上,游到这个沱湾里,向她点头三下,然后张开巨口将屈原的尸体吐出浮在江面上,容貌如生(笔者想,奇石画面下方那张着大口的巨龙岂不就是传说中的大红鱼的化身吗?!)。屈原的姐姐就和乡亲们一起把屈原埋在沱湾岸边,筑坟建庙,以供祭祀,这也就是今天人们常去纪念屈原的“屈原沱”。
亲爱的石友,当您看罢“不屈的屈原”这方黄河石时,是不是也同样认为“屈原投江的故事”被活灵活现浓缩在了该石之上哩?!
是的,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杰作是让人无法想象、画家更无法用画笔所能表现的……这便是奇石的“独特之奇和自然之美”!而天地给予万物的馈赠与恩惠,也是无法言状的……这便是天地的博大与博爱。于是笔者每每睹石沉思,都觉得人也应该向天地学习,把给予和付出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此乃“赏石正己”也!
写完这篇短文时,正逢建国60周年,而笔者收藏的这块黄河观赏石——“不屈的屈原”,也充分展示了诗人爱国忧民的不屈精神;与此同时,笔者还从中国观赏石网上读到了“2009中国国际赏石精品博览会将于10月15日在上海举办”的消息,可见中国观赏石发展如日中天,令人欣慰!所以将这块“不屈的屈原”黄河观赏石拍成照片发在网上,以供广大石友欣赏、共勉。
最新评论: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