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阅读新体验微信扫描并分享

| 快速查找 奇石标签 | 收藏 | 加入桌面 | 最新 | 热点 | 手机版 | 邮件 | 投稿 |

“砚山复出”有感而发

时间:2013-03-12 来源:天下奇石 作者:玉玲珑-天华美石 点击数:

米芾的“研山铭”脍炙人口,在中国书画和赏石艺术界应该算得上是无人不知,但对于它的主角、曾经唐后主和宋徽宗两位才艺皇帝倾情钟爱的著名观赏石“砚山”,相信有很多人是“不得窥其庐山真面目而朝思暮想”。。。。。。最近有一则爆炸性的新闻:砚山现世了!详见附图。

“砚山复出”有感而发

“砚山复出”有感而发

随着砚山的复出,在欣赏之余也不由得让我产生一些联想,其实是关于中国传统观赏石价值和市场定位的一些遐想,在此不妨跟有兴趣与此的朋友做个探讨:

一、早年米芾“研山铭”、定向拍卖价几达2900万之巨,请问:如果砚山公开拍卖,你觉得价格可能是多少?应该是多少?为什么?

二、有没有可能砚山的拍卖价格与《研山铭》相去甚远?如果那样的话,会不会是一个现代版的“买椟还珠”故事?想当年宋徽宗与米芾为了“砚山”闹得不可开交,米芾甚至差点为此而送命。。。。。。如今砚山价值若不如《研山铭》,不知古人泉下有知将做何感想?!!

三、一件艺术品譬如《研山铭》的拍卖价格里,除了艺术欣赏价值、历史文物价值外,是不是也包含“市场炒作、投机因素”?而决定后者的关键因素又是否在于相对买方市场的“卖方资源的稀缺性”?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和珅的管家化了几万辆银子替他买来一对稀世瓷器,没想到和大人随手就打破其中一只而且喜不自禁。。。。。。请问这个故事又能启发我们什么呢?

四、市场上称观赏石的铺天盖地,但真正具有艺术观赏性的天然美石却难能一见、可遇而不可求。请问:具足艺术观赏价值的美石是否可归纳于艺术品一类?目前的艺术雅玩市场:高仿文物、字画充斥市场;而随着化工、扫描、制作和电脑等科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可以合理预见的是,十年以后,“宋青花瓷器、米芾真迹”将会遍布大街小巷。。。。。

中国历史上与米芾齐名的书法家数以百计,仅当代依然在世的如大家范增等也可数以十计,并且这个数字以后还会不断增加;但即使给你几多奖励,以人类科技有没有把握能再复制一个“皱漏透瘦的山峰”?即使能,代价又将是多少?因此:相对于“人为艺术品”,几乎与天地同寿、神工天做的天然美石,它的“不可生产和复制性”所决定的真实性、唯一性,是否更弥足珍贵?而这点,又有没有在它目前的市场和价值定位中得到合理应有的体现呢?

五、假如你认同美石是艺术品的话,请问你能否赞同“用像大市场扎堆卖白菜一样的方法车拉石头满世界推销”?你认为这样的经营方法是否“有助于提升观赏石艺术形象、提高潜在消费者的购买和收藏欲望还是相反”?你是否认可“真正高端的精品藏石展出将有助于改善观赏石整体形象、提升并带动观赏石市场的需求”呢?如果我们不得不认可观赏石低端市场的存在,但从市场细分的角度来看,请问你是否赞同“作为艺术精品的观赏品应该集中由具有更多、更高艺术鉴赏能力和人脉资源的专业人士来经营”?是否赞同“中国传统观赏石市场应该有更多具有代表性的高端精品店”?

六、相对于文化素质、经营实力和理念繁杂纷复的个人,赏石行会组织或者协会是否应该更多发挥高瞻远瞩的教育、引导和管理作用?每年各地众多的观赏石展,在收到短期经济效益的同时,是否在客观上很好地起到了宣传形象和刺激消费收藏的良性作用?各地各个石种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充斥市场,在没有具体市场细分的情况下,表面一片繁荣的同时,我们是否正在与传统观赏石艺术欣赏标准渐行渐远?与此对应的、市场是正常地扩展还是反常地萎缩?相对于其他种类人文艺术品在各种拍卖会上屡创纪录,神工天做、珍贵无比的自然美石却差不多几乎依然默默无闻“美在深闺无人识”,这是否应该引起足够的反思?

中国传统观赏石被作为地下矿物资源而不是文化遗产、隶属于地质部而不是文化部归口管理,又是不是个误入歧途的悲哀??

七、回过头去,让我们再好好想想:如果砚山拍卖,应该有个什么样的合理价格?在这样的一场拍卖里,砚山拍出不同价格、又会对我国传统观赏石市场起到什么样的影响?谢谢!

注:本文讨论的对象是以赏形、意为主、质色为辅的中国传统类观赏石,比如:灵璧、太湖、英石等(包括近年广西等地出产的部分石种),纯粹欣赏画面或质地的石种不在此类。另:对赏石“砚山”和徽宗“瘦金体”的品评,本人将会在下一篇“从砚山复出、也谈中国传统观赏石鉴赏”的帖子里专门提到。再次感谢并欢迎大家对本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TAG 标签: 奇石

最新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名家往来-寿嘉华 更多名家>>

赏石名家:寿嘉华
寿嘉华
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
中国地层委员会主任
中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
寿嘉华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