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阅读新体验微信扫描并分享

| 快速查找 奇石标签 | 收藏 | 加入桌面 | 最新 | 热点 | 手机版 | 邮件 | 投稿 |

集全天下奇石 传“太阳石”精神

时间:2014-07-05 来源:阜新新闻网 作者:陈力华 点击数:

集全天下奇石 传“太阳石”精神
 
       煤炭之名始自明朝,在此之前上溯到汉魏之际,名为石炭,俗称“乌金”,雅名“太阳石”。
 
       阜新地处辽西丘陵地带,境内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产煤能源基地。自晚清时期就已零星开采,历经百余年,形成了特有的矿山文化。
 
       如今,乌金滚滚虽已成历史,但“太阳石”精神却成为这座城市的城市之魂。
 
       陈永灵,对矿山的历史再熟悉不过。对煤炭的了解不亚于对石头的喜爱。他的永灵奇石产业园将煤炭开采历史与奇石文化融合起来,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传承一座城市的文明。
集全天下奇石 传“太阳石”精神
 
       百年矿山 托起阜新“太阳石”精神
 
       亿万年前,一场地壳运动,造就了一方美丽富饶的土地。她有一个物产丰饶、群众安居乐业的名字——阜新。她因矿而设,因煤辉煌。一群勇于开拓的人民,在燃烧了百余年的炉火中演绎了一曲为世人惊叹的矿山文明之歌。
集全天下奇石 传“太阳石”精神
 
       汇聚、承载了太阳无限能量的煤,是占我国能源消费七成以上的能源品种。人们称颂它的朴实无华,没有宝石炫目的光彩;称颂它的坚忍顽强,承受着大地的高温高压;称颂它的无私奉献,燃烧自己,奉献着光和热。
集全天下奇石 传“太阳石”精神
 
       托起“太阳石”的,正是可爱的煤矿工人。他们脚踏实地、默默无闻、自强不息、埋头苦干、无私奉献,将沉睡千年的“太阳石”唤醒,将它们送往需要的四面八方。从那一刻起,“太阳石”变成滚滚“乌金”,迸发出光与热,为人类奉献能源与动力,推动社会不断前行。
集全天下奇石 传“太阳石”精神
 
       煤矿工人,由于长时间、高强度作业,他们显得默默无闻,甚至有些渺小,但正是他们,用无私的奉献,用滚烫的汗水,用无悔的青春,用热情将冰冷的“太阳石”点亮,赋予它们顽强的生命,这就是“太阳石精神”。
集全天下奇石 传“太阳石”精神
 
       但是,无论大自然多么慷慨,任何不可再生的资源都有穷尽之时。当矿井不再喧嚣,矿山归于平静,资源枯竭成了城市的隐痛,阜新未来将何去何从?
集全天下奇石 传“太阳石”精神
 
       城市的发展方向,固然有人把握。而用什么样的方式留住城市的历史,有人潜心琢磨着。陈永灵就用一种特殊的方式——用石头来诉说。他说,自小就在“矿山文化”的熏染中长大,对阜新源源不断、默默无闻奉献给新中国建设巨大能源的历史深感自豪。“太阳石”精神是他这一生最崇敬的一种精神。几十年来,他收集了不少阜新煤晶石,为的是将“太阳石”精神传承下去。而他创意的奇石产业园坐落在煤矿边上,他又将自己估值上亿元的各类奇石搬进园中,以各种天然原石和设计造型与矿山文化交相呼应,诉说着一座城市的奋斗与重生。
集全天下奇石 传“太阳石”精神
      
       亿年奇石 融入中华五千年文化
 
       石头,是上天的赐予,人类游戏于树石之间,与石头结下千丝万缕的缘分。从石器时代到陶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再到铁器时代,是人类从愚昧逐渐走向文明、社会不断走向进步的历史过程。正如一位历史学家所言,历史是一部关于石头的书。
集全天下奇石 传“太阳石”精神
 
       追溯奇石文化的产生史,不难了解,早在东汉时期便形成了赏石文化,一直被人踩在脚下的石头就已登上大雅之堂。而真正的奇石文化受隐士文化的影响,并以唐宋以来的山水画为主流,使山水画中主要的元素——石头自然成为人们欣赏、描摹、刻画、吟唱的物象,广泛进入文化艺术领域,进而把实物搬进庭园,搬上几案书房。用它沉稳、坚硬,浑厚的艺术特性,去映衬挺拔的松柏竹梅,去构筑立体空间的画卷,去隐喻自我卓尔不群的品格。
集全天下奇石 传“太阳石”精神
 
       在即将竣工的永灵产业园,面对无数俊逸奇石,陈永灵说道:“真正的奇石文化是人们欣赏石头外形的自然奇绝变化,欣赏石头质朴真实的粗犷质感,欣赏石头沉静坚贞的稳重气质,从一石去观山川,从一石去看世界,从一石去悟人生哲理,对奇石进行再创造去作艺术欣赏。”
集全天下奇石 传“太阳石”精神
 
       陈永灵认为,奇石文化更注重的是一种文化精神,在诸多神话故事的创造中得以体现。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话传说向我们传递出了古人热爱并重用奇石,具有审美观点,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反映出炎黄子孙不屈的斗争精神。
 
       可以说,人们喜欢奇石是天性的表现,从奇石的纯朴自然中发现它的独立、坚韧、朴实、沉静,从而心灵得到释放,精神得到愉悦。陈永灵在几十年藏石头琢磨石头的经历中,心灵得以超脱,精神因之快慰。他说:“人一生财富再多,终将化于尘土,有生之年,我致力于将这些奇石财富留与后人,更希望能将一种文化留给世界,这才是有价值的人生。”
 
       爱石者有梦想 让奇石与太阳石圣火交融
 
       文化是彰显城市特色最为有效的载体,也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标志。经过百年洗礼,“太阳石”精神已经成为阜新城市之魂,矿山文化的元素也已经渗透到阜新人民的骨髓中。
 
       在城市资源枯竭面临转型的背景下,一座有着灿烂文明的城市,经历的转型之痛可想而知,然而城市标志性的文化如果不以一种方式去传承,那将成为历史最沉重的遗憾。
 
       陈永灵是痴顽的爱石者,也是一位有着特殊梦想的爱石者。他梦想着将奇石文化与太阳石精神融汇结合,以一种文化的方式去讲述阜新百年矿山文化与奋斗精神,使其成为一种城市基因,感染其他事业的发展,并世代传承下去。
 
       阜新盛产玛瑙,玛瑙是奇石,是宝玉。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玛瑙产业成为转型支柱,成为阜新文化产业龙头。如今,成千上万的玛瑙人正以当年矿山人的执著奉献精神为榜样,在打造玛瑙产业的征程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辉煌。在永灵奇石产业园中,玛瑙奇石占有很重要的分量。在一期工程博物馆项目里,将特别开设“玛瑙精品展厅”,汇集珍奇玛瑙数百种,并将为广大玛瑙收藏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鉴赏的平台。而阜新玛瑙开采史也被设计者以壁画形式刻在红砂岩浅浮雕墙上,让世人了解阜新转型阵痛之后,在新的产业领域创造出的辉煌历史。
 
       除玛瑙之外,汇天下奇石于一园,以各种形象表现阜新城市文化,也是陈永灵始终如一的梦想。产自安徽的珍奇灵璧石——“凤凰涅槃”鬼斧神工,展现的是昔日重工业城市转型中的浴火重生。“愚公移山”大型深浮雕天青巨石,重60吨,与“海州矿精神永存”的纪念碑遥遥相对。陈永灵说,阜新矿山精神与愚公精神十分吻合。而“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传统的奇石文化也同样是阜新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的写照。
 
       在城市资源枯竭转型时代来临时,势必会出现很多新的可能性,数次尝试,都是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的融合过程。如何从真正意义上传承百年矿山的“太阳石”精神,更大视野、更大区域地发展下一个百年呢?年逾60的陈永灵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做文化产业,汇集千古奇石,使之与阜新百年的太阳石圣火交融,梦想中,欲点亮阜新文化产业的另一片天空。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名家往来-张建军 更多名家>>

赏石名家:张建军
张建军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
中国收藏家协会扑克牌收藏委员会副秘书长
河南省收藏协会扑克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张建军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