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鉴宝》节目中的精品奇石欣赏 图
时间:2016-07-18 来源: 黄河奇石 作者:佚名 点击数:央视《鉴宝》节目中出现的传统赏石有6件,矿物晶体类奇石有7件,初步统计,经专家团估价的赏石共13件,基本上是传统石一半,矿物晶体一半。
藏品名称:泰山文字石
收藏者:冯延明
藏品来历:冯先生的父亲因为工作的原因,喜欢收藏石头,尤其是泰山石。这“泰山日出江山万里春”九个字就是他在三十多年里逐渐收集的,冯先生受父亲影响也喜欢上了奇石收藏并把九块石头组合成了这句富有寓意的话。
藏品特征:这九块泰山文字石,最大的一块宽23厘米、高16厘米、厚10厘米;最小的一块宽13厘米、高15厘米、厚70厘米。大小基本均匀在20厘米左右,颜色以灰黑色为主,石头表面颗粒较粗。石头的表面有灰白色的"泰、山、日、出、江、山、万、里、春"九个较为形象的汉字。
相关背景资料:现在泰山石文化,以泰山卵石为主要鉴赏内容。从泰山卵石的线条、纹路、色彩和形象构图上寻觅具体文化象征。而泰山文字石,主要有字形、字体、字意三方面评价标准,同时也要看石形、质地。鉴赏文字石,第一、要看字形是否清晰可辨,能够被多数人公认;第二、要石中无杂乱笔画,字的位置适中;第三、如果天然的字体像楷书、草书、隶书或者名人之字,则更为臻妙。
专家评述:首先这是天然文字石,石头是大自然造成的,像不像字是人给的。天造奇石,人赋妙意,这两个要分开。大自然能够像字这样的石头不多,人再去找它又更少,现在九块石头碰在一起就更难得了。第二点,泰、山、日、出、江、山、万、里、春,这个诗意特别好。泰山日出,普照大地,祖国怎么样?一片丰收景象。第三点,几块石头大小基本一致,都是十一年左右的泰山变质岩,字很清楚。像春字,你看最后那个春,似象非象,越看越像春,不仅像春,还有春天来的味道,它有翩翩起舞起舞的味道,它含有内涵。另外最后一点,它也有一个不足的地方,个别的字有硬伤,春天的春的左边,江山的山的左边都有硬伤,不是自然长期的雨、长期的水溶蚀的、不是长期的摩擦结果,而是有硬伤给它造成的。所以这样一来的话,它有它的不足点。根据市场的价格,我给它定价六万六千元人民币。但是我建议他,有一些不足的地方,还可以再完善,进一步完善,那将来收藏价值也好,艺术价值也好,都可以进一步地提高。
专家鉴定团估价:66000元人民币
藏品名称:灵壁石
收藏者:徐景玉
藏品来历:这是在1997年,有一天我去潘家园旧货市场溜达,在一个卖石头摊上发现的,有很多石头,我无意中发现的。因为它不是灵壁石中的磐石,所以有很多人并没有太在意,被搁在一个角落里,因为没人注意它,所以只花了几百块钱就买到了。我首先看到这里像一个开光,下面像海浪,挺有意思,没多想就砍了砍价买回来了,回家后有几天没想出合适的名字。有一天电视里播三国演义,我看到曹操,当时灵感一来,就起了一个观沧海这个名字。
藏品特征:这块灵壁石高48厘米、宽30厘米、厚8厘米,重量24公斤左右。石色主要以黑色为主,石头下部黑白相间,纹理有大海波涛澎湃的感觉。石头中部是白色背景,有一个黑色块,比较像人站在悬崖上的感觉。
相关背景资料:“灵壁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这是宋代诗人方岩对灵壁石发出的由衷赞叹。灵壁石,产于安徽省灵壁县磬石山,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利用灵壁石的历史。灵壁石天然成形,有大有小,一般以小者居多,主要作为斋室厅馆的清供,也可装点盆景。灵壁石的肌肤往往沟壑纵横,粗犷雄浑,给观赏者一种凝重感。石色以黑、褐黄、灰为主。一般以黝黑如漆者为佳,但也有的白灵壁、五彩灵壁更为夺人眼目。灵壁石的音质堪称独步,无论是用小棒轻击,还是仅用手指微扣,都可以发出优美声音,且余韵悠长,所以灵壁石之音有“玉振金声”之美称。
专家评述:这块石头确实是灵璧石,可是灵璧石有好多种。得灵璧石的名家,应该是一个是声音,一个是形态一个是意境。那么这块石头声音不是很好,最大特点是什么呢,它这幅画的形象非常美,意境也很好。这个是隔海仰望,这个意境是很深的,而且它确实是,没有一点加工的痕迹,所以这一块石头从形态来说,从它的意境来说都很好,所以给它四万八千元,如果要有声音,声音很好听,十几万元二十几万元,都是有可能的。
专家鉴定团估价:48000元人民币
藏品名称:大理石象形画《银狐踏雪》
收藏者:李祖佑
藏品来历:我和我老伴都是云南人嘛。我们云南家家都有几块大理石。这幅画是我们家传下来的,也没那它当回事。我收藏石头了,才发现了这幅画的妙处。真是越看越好。积数十年收藏石头的心得,我们认识到赏石艺术其实就是发现艺术。为了这点心得我和老伴还写了篇文章。
藏品特征:《银狐踏雪》这幅大理石画的画幅尺寸是1100mmX580mm。整个画面以灰白色为基调。画面上天然形成的狐狸形象逼真、形态生动。其天然的纹路可以引导人作各种联想。最难能可贵的是整个画面的布局。狐狸在画面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比例都恰到好处。
相关背景资料:能陈列于案头几上,体量稍大的奇石,我们称之为“供石”。供石是奇石之主流,如声容并茂的灵璧石。“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这是宋代诗人方岩对灵璧石发出的由衷赞叹。通灵剔透的太湖石,最能体现“皱、漏、瘦、透”之美。其色泽以白色为多,少有青黑石。形纹俱佳的博山文石,产于山东鲁中山区。大自然的神工鬼斧,造就了此地纹理丰富和形态奇异的山石。除了造型,其石表纹理的变化多端是为显著特色。古朴壮美的黄河石,主要产于黄河上游的河道里。在无尽的岁月里,石块在黄河河道中被水流和泥沙冲击、打磨、互相碰撞,所以其造型多为蛋圆、扁圆或不规则圆形,饱含历经沧桑的悲凉雄浑之气。云山雾绕的大理石,主要产地是云南省大理县点苍山。细洁有天然光泽者为上品,颜色较为丰富,有绿色、褐色、黑色、黄色、灰色、红色诸种,有的白质黑章,有的一方石上即兼备诸色。颜色与纹理交错搭配,宛然而成一幅幅天然图画。
专家鉴定团估价:550000元人民币
藏品名称:汉中闻香玉原石
收藏者:杨乐
藏品来历:这个香石是杨女士的朋友送给她的,送的时候杨女士就闻到这个石头有一股淡淡的奶香味。令杨女士奇怪的是这个石头的香味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
藏品特征:这是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石块,高13厘米,宽12厘米,厚11厘米,重量1100克。石质比较松软,颜色为深红褐色。近距离接触,可以闻到浓郁的巧克力香味。
相关背景资料:自然界的石头是无机物,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无机物是没有香味的。那么这种香味是怎么形成的呢?地质工作者曾经在花草繁茂的深山中找到一些岩石,它们散发着不同程度的香气。经过红外光谱分析人们发现,在这些岩石中存在着一些有机物的成分,有机物多的香气就浓,少的香气就淡了。研究证实,香味是带有香料的物质经过长期侵入岩石后产生的。这说明,香味的分布不仅与岩石周围花草的种类有关,而且还依赖于岩石对有机物的吸附能力。经过对一些岩石的检测发现,这种黄绿色的蛇纹石具有较强的吸附香料物质的能力。所以一旦外界条件具备它极有可能成为香石,但是吸附香气到底需要多长时间,目前尚不得而知。
专家评述:这是一块汉中所产的香石,这种石头在自然界呢是非常罕见,非常宝贵的。这种石头怎么样来评价它质量的高低、价格的高低?怎么来看待它?我想主要的一条呢就是,它含有的香料物质的多少,味道的浓淡。香石呢它的香味的挥发有间断性,如果这个香石本来挺香的,后来就不怎么太香了,我可以教给大家一个经验的办法。那就是把它泡在(酒精里),把它用酒精抹一抹,一会它就比较香了。因为酒精抹了以后呢,促进了它的香味的挥发,因此闻起来它自然也就香了。第二条呢,我们间接的可以看它的颜色,一般来讲,颜色越深它的香味越浓,它的质量就越好。目前香石从我们国家来讲,只发现在一个地点有,就是汉中的米仓山的深山老林里头,是一个很罕见的现象,还没有发现第二个地点。目前这种香石呢,由于它在市场上还没有怎么样流通,它的价格现在不够成熟,波动比较大。所以根据这么一个情况呢,我给它一个平均价格,就是说大体上一克是五、六十元钱,这样的话,这块石头是一千一百克,这样的话大体算起来是五、六万元钱,给一个六万元人民币的价格。
专家鉴定团估价:60000元人民币
黄河石
藏品名称:黄河石
收藏者:黄俭
藏品来历:在一次去洛阳出差时,在朋友的带领下去一位石友家看石头。一进门,一块带有红颜色的“寿”字黄河石深深的吸引了他,为了不让对方看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他略施小计,以一万元人民币买下了这块在赏石界非常有知名度的黄河石。
藏品特征:这是一块黄河图案石,石头高18厘米,程椭圆形,灰黑色石头上有红色图案,酷似一个“寿”字,近观此“寿”字好像一副中国书法的佳作,字体浑厚,运笔中带有古朴苍劲之势。
相关背景资料:黄河石主要产于黄河上游的黄河河道里,尤以兰州地槽一段所产为多,故古人冠之以“兰州石”之名,黄河石大者如鼓,重量可达数十公斤;小者如拳,质地坚硬,色彩多为间色或复色,色调沉稳古雅,饱含历经沧桑的悲凉雄浑之气。黄河石的石纹可以形成丰富的天然画面,诸如山水、花鸟、人物、动物,还有文字符号等等,无奇不有。黄河石作为观赏石已被越来越多的收藏者所喜爱,市场价位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专家评述:首先这块石头我们的名称叫红寿,它是红颜色的寿草,草书的一个寿字,它在国内赏石界非常有知名度。它产在洛阳黄河流域那块,它的科学名称应叫石英砂岩,它的硬度可能达6度左右,就是它非常难加工,排除了它是人为的可能性,它的红颜色是高价铁离子渲染上去的一种颜色。如果这块石头它的题材、它的主题比较接近艺术品的话,那我们可以参照艺术品的定价来给它一个合理的定位。我联想到最近拍卖成交的一个最高价古代书法作品米芾的研山铭,它一共35个字,它拍卖成交了2999万元,它一个字八、九十万。那么这块石头的这个字我觉得跟米芾的书法完全可以媲美,那么因为考虑到现在大家的接受程度,所以我把它定价为米芾的(一个)字的一半价钱,我觉得还是比较合理的。
专家鉴定团估价:380000元人民币
藏品名称:木变石
收藏者:余惠良
藏品来历:几年前,余先生去缅甸旅游,在一个朋友家里看到这件木变石,由于以前从没看见过这种东西,所以余先生感觉很惊奇也很喜欢,朋友就把这件木变石送给了余先生。
藏品特征:这块石头呈不规则形,长37厘米,宽13厘米,高7厘米,重量为4003.4克。从石头的侧面看,大约分成三种颜色,最上面的一层为蓝绿色,石制晶莹透亮,光泽度较好,中间的一层为深褐色,最底层白色,没有透明感。在石头表面有有一些细丝状的物质,类似树木生长时的纹理结构。
相关背景资料:木变石是一种保留了石棉纤维状构造的石英集合体,它的颜色和纹理与树木十分相似因而得名。世界上最大的木变石矿床位于南非德兰士瓦省,除此之外,还有巴西、中国河南的淅川等地出产。木变石的颜色通常有褐色、黄褐色、蓝色和蓝灰色,它是由石棉中析出的铁质沉淀在纤维状石英颗粒孔隙中间形成的,微细的纤维状十分明显。木变石的质地细腻,具强的丝绢光泽,一般为半透明。它的硬度比较高,能够达到6.5,而且韧性较好。木变石的主要品种有虎睛石和鹰睛石,其中黄褐色的木变石称虎晴石,蓝色木变石称鹰睛石。木变石属中低档宝石原料,一般用来制作项链或雕刻饰品。质地是否细腻,颜色是否淡雅,以及块体大小是评判其质量的关键。如果质地细腻,无空洞、无杂质,重量在10公斤以上即为一级品。
专家评述:这件藏品是一件木变石,从它的形状上来看,我给价的理由有三点:第一点就是说从它的外观、它的稀少性、再一个就是它的长久保存的能力、再一个就是它的特殊意义;第二大点,也就是它和同类的同品质的同质量的玉石像玛瑙、玉髓还有石棉等等,这些同成份的玉石相比较给出的价格;再有它本身的特点,从它本身上来看,它表面是一种绿色的木变石,那么颜色非常漂亮。可是从它的形状和大小来看,那么我给了一个这个2万块钱的价格。
专家鉴定团估价:20000元人民币
藏品名称:辰砂晶体
收藏者:吴兵
藏品来历:九十年代中期,在贵州省万山特区,见到这块重达9公斤的辰砂集合体,就想了很多办法,终于把这块罕见的大集合体辰砂收为自己的藏品。
藏品特征:这是一块矿物集合体,呈卵石形状,长27厘米,宽12厘米,厚8厘米,重量达到9公斤。整块集合体以红色为主,上面还分布有一些黑色的颗粒。
相关背景资料:大自然的造化瑰丽而神奇。各种造型奇特、色彩美丽、产量稀少的矿物单晶体、连晶体和晶簇,既是宝贵的矿物原料,又是含蓄质朴,美丽天成的观赏石,它们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慷慨的馈赠。辰砂又被称作为“朱砂”,它是一种棕红色,色彩鲜艳的彩石。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就曾经应用辰砂做颜料。辰砂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硫化汞,在我国的湖南、贵州、四川等地都有出产。辰砂的晶体呈板状或菱面体状,它的集合体成粒状或块状。纯净的辰砂具有金属光泽。有时表面会因覆盖氧化薄膜而呈铅灰色。辰砂的密度比较大,和银相仿,只出产在低温热液的矿床中,常与辉锑矿共生。辰砂是提炼汞的最主要的矿物原料。中医利用辰砂作为安神、定惊的药物;辰砂的单晶可以作为激光调制晶体,是现代激光技术的关键材料之一。
专家评述:世界上除了中国的贵州的万山、湖南的晃县以外,罗马尼亚、巴西,也产辰砂,但是都没有中国的形成这样大的晶体。我们国家很重视辰砂, 1982年中国出了一套邮票叫T73,那么在这套邮票4张其中就有辰砂。这块辰砂是天然产出的,自然界天然产出的。你看这上面红的,还有黑的,这是两种矿物,红的也叫辰砂,黑的也叫辰砂,成分完全一样,黑的辰砂当加热到400度到450度的时候,它就变成红的了,所以它是可变的。这个辰砂重9公斤,我在40多年的工作当中,见过一块大的,大概是3斤。在万山昌盛的时候有4000多职工,1989年萎缩了,1991年闭坑了。现在你要考虑到它闭坑了,关闭了这个厂子,想再找到这么大的实在是很难了。
专家鉴定团估价:80万元人民币
藏品名称:巴林鸡血石
收藏者:张立新
藏品来历:1989年我在矿山买来的一块毛石。
藏品特征:这块石头,重8.5公斤,长25厘米、宽23厘米、厚11厘米,通身布满网状的红色,形状不规则。
相关背景资料:鸡血石主要产于浙江省昌化地区和内蒙古的巴林右旗。巴林右旗盛产巴林石。巴林石的质地温润,色泽丰富,适合篆刻雕刻,是很好的印章石,也是观赏石中的佼佼者。巴林石分为鸡血石类,冻石类和彩石类。矿物成分主要为:地开石、高岭石、辰砂等。一块好的鸡血石,石质纯净,血色鲜艳夺目,地子与血能够彼此地呼应。鸡血石按照血色分,有鲜红、大红、暗红等等。按照形态分有片红、条红、斑红等数种。总的来说血色凝结程度越高,分布越集中,占据面积较大的鸡血石,质量也就越高。
专家评述:鸡血石呀是我们国家应该说是一种独有的非常珍贵的一种宝玉石,它和田黄呀这个这两种这个是我们传统文化当中的印章石的最宝贵的这种材料,所以田黄呢称为“石帝”,而鸡血石呢称为“石后”,那么我们怎么样对它来进行评价,一个呢就看这个鸡血石的血的部分,就是红色的部分情况怎么样,第二个呢就看它的鸡血以外的这个地子的成分怎么样,这是一块巴林的鸡血石,它的血色呢比较好,应该说是一种大红血,它是一种网状的血脉,血量也比较多,它的地子呢比较好,比较细腻,比较润没有什么杂质,另外呢它的块头呢比较大,达到8.5公斤,这么大块的鸡血石呀,很完整的也还是比较少见,所以呢根据它这个情况呢我们根据市场上的调查研究呀,我们给了一个80万(元)的这样一个估价作为参考,因为这个鸡血石在我们国家来讲越开越少,资源呢是越来越少,所以我们相信呢这块鸡血石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升值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专家鉴定团估价:80万元人民币
藏品名称:葡萄玛瑙石
收藏者:肖勇
藏品来历:这件葡萄玛瑙石是肖先生几年前在中蒙边境买的。
藏品特征:这块葡萄玛瑙奇石高39厘米,宽28厘米,奇石的底部被透明的玛瑙珠覆盖,底部以上布满了铁锈红色的玛瑙小球,在这些铁锈红色的玛瑙小球中还点缀着几颗鱼眼形的玛瑙珠。
相关背景资料:葡萄玛瑙是两亿年前海底火山喷发的产物,它们通体色彩斑斓,有铁锈红色、紫色以及透明色等。这些浑然天成的玛瑙小球互相堆积,犹如串串葡萄,因而这种大漠奇石就有了葡萄玛瑙的美誉。更为珍奇的是,在有些葡萄玛瑙上还会有几颗像鱼眼睛一样的玛瑙珠。自从1995年人们发现葡萄玛瑙石后,这种奇特的石头迅速受到收藏界和赏石界的青睐。目前,葡萄玛瑙石只在中蒙边界苏宏图以北20公里处的一座火山口附近被发现过,它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硬度为6.5度至7度。
专家评述:葡萄玛瑙呢在自然界非常非常的少,现在发现的也就是在内蒙和外蒙的交界,有这么一块地方产这个葡萄玛瑙,那么这个葡萄玛瑙怎么形成的呢?它主要是火山喷发的时候呢,岩浆的黏度比较大,浆液啊里面的气泡很多,往上滚的时候,都会形成一个圆的表面张裂,那么结在一块的时候呢,又没有把它弄破,所以最后形成这样一个空洞。这个空洞形成之后,又经过二氧化硅的冲击,最后聚成了这个形态。它的大小呢跟葡萄差不多,所以很多人认为这个叫葡萄玛瑙。葡萄玛瑙发现之后,过多的开采,现在基本上没有了,这个葡萄玛瑙的价格呢一涨再涨,而且会是成倍的往上涨,另一方面它是关键是自然界形成的,所以我跟我们的代表团呢,就给了它这样一个价格 30万元。
专家鉴定团估价:30万元人民币
藏品名称:绿松石摆件
收藏者:吴首建
藏品来历:湖北十堰是我国绿松石的产地,持宝人吴先生在当地市场购得此物,因其形状似虎和龙形,起名为“藏龙卧虎”。
藏品特征:这块绿松石长54.7厘米,高15厘米,厚6厘米,重量为5050克。底座为山形,松石为天然造型,仿佛一虎侧立山石之上,龙头藏于虎背,因此取名为“藏龙卧虎”。
相关背景资料:绿松石属优质玉材,我国清代称之为天国宝石,视为吉祥幸福的圣物。绿松石因所含元素的不同,颜色也有差异,氧化物中含铜时呈蓝色,含铁时呈绿色。其中以蓝色、深蓝色不透明或微透明,颜色均一,光泽柔和,无褐色铁线者质量最好。国际宝石界将绿松石分为四个品级:一级品即波斯级;二级品即美洲级;三级品即埃及级;四级品即阿富汗级。一级品为质量最优的绿松石。
专家评述:这块绿松石是产在湖北的十堰,实际上它是在湖北和河南、陕西交界的一个山脉带里面。它是由一块一块小松石自然连接起来的,松石一般出产都在几两几克,一公斤以上的就非常稀少。松石的颜色应该是从蓝到绿到月白,什么颜色最好呢?是蓝色最好,所以这块松石的质量是非常好的。块大在5公斤,颜色也好。从原始社会到现在一直在开采松石,矿已经枯竭了,价格也在急剧地上升。这个松石应该是在1万块钱一公斤左右,因为它是成形了,它实际上是一层黑泥,裹着它来的,把这个黑泥都给用工具去掉了,抛了光,显出一种奇石的形状。它应该是松石里面的一个非常罕见的一个品种,一块石头,应该说它有升值的可能,但是现在的价格应该在5万元人民币左右。
专家鉴定团估价:50000元人民币
藏品名称:辰砂
收藏者:吴增福
藏品来历:吴老先生是位有着五十年工作经验的地质工作者,收藏矿物他的兴趣所在。而对可誉为国宝的辰砂更是情有独钟。这块罕见的辰砂,也许就是世界最大的辰砂。
藏品特征:这块辰砂高6.1厘米、宽5厘米、厚4.6厘米。矿石的上部为辰砂晶体,颜色为正红色,部分自然氧化成暗红色,晶体为两个矛头状穿插双晶的连生体,下部为天然形成的围岩底托,据估算晶体净重大概在450克左右。
相关背景资料:辰砂又称丹砂、朱砂,辰砂的粉末呈红色,可以经久不褪。我国利用辰砂作颜料已有悠久的历史,“涂朱甲骨”指的就是把辰砂磨成红色粉末,涂嵌在甲骨文的刻痕中以示醒目,这种做法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我国还是世界上出产辰砂最多的国家之一,近几年辰砂的市场价格一路攀升。
专家评述:在点评这个估价问题的时候,必须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可以确定它是一个辰砂的晶体;第二,在1980年6月,在我们国家万山汞矿田岩屋坪矿区,开采出一颗大的晶体,其重量237克,由于它质纯无暇,晶体巨大,被命名为辰砂王,无偿地赠送给中国地质博物馆,一直珍藏至今。因为这个没有价钱,不好说了。上个世纪的90年代,美国的内华达州,开采出一颗重量不会超过50克的辰砂晶体,售价1500美元。按这个来算每克应该是30美元,但是考虑到这颗辰砂,部分遭到了溶蚀,遭到了一些氧化。根据这些特征,那就是说美国卖出那个价格,按它最高不会超过40美元一克,按几何基数,给它四乘个两次方,四四一十六,取个整数按15倍算,30美元乘上15应该450美元一克,把它的晶簇刨除,给它估450克左右,那么乘上450美元,相当于20多万美元,折合人民币那就应该是160多万,这样的话我们为了六六顺,也是一个吉利,希望这个老先生,今后珍藏矿物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一帆风顺,所以给一个这么一个价钱。
专家鉴定团估价:1660000元人民币
藏品名称:和田白玉子料
收藏者:李国良
藏品来历:三年前,一个维吾尔族的朋友,拿着这块子料来找持宝人,想把这块子料卖给他,最后持宝人用自己的30亩地再加上20万元钱,从对方手中买下了这块子料。
藏品特征:这是一块白色的原石,原石表皮上覆盖有黄色及褐色的斑纹;玉石呈不规则形状,大约长度为53厘米,宽约30厘米,高约25厘米。重量为53.9公斤。玉石表面有油脂感。
相关背景资料:"自古和田出美玉",几千年来,和田玉一直占据着我国玉文化的主体。和田玉的质地细腻、柔和,象油脂一样闪烁着一种特殊的光泽,这使它显得十分优美而含蓄;和田玉非常坚韧,抗压力超过钢铁。这些特性使得古人对它推崇备至,赋予它"君子比德于玉"的高度赞誉。和田玉产于我国新疆昆仑山脉的北坡。分为子玉和山料。子玉是高山上的原生玉矿剥落后,被流水冲到河中,经过河水不停地翻滚冲刷而形成的。子玉一般块头都不大,加工打磨后,呈现油脂光泽,是和田玉中的上品。从山上开矿采集的玉石称为山料,山料的产量较大,质量参差不齐。和田玉以白玉为贵,其中质地细腻光洁有如羊脂的,被称作羊脂玉;羊脂玉是和田玉中上品中的上品。
专家评述:“这块是新疆和田的子玉,它是新疆和田河里边出产的好子玉,这个非常罕见的好子玉,本来子玉的价格,在市场上是非常贵的,如果是这么大的好子玉的话,皮色要好,不只是这个价格,是几千万,一千万以上或是二千万以上都有,因为一块好的20公斤的子玉,就能到达三千万,就是这个价格。但是它这块子玉呢,由于它有一块大的柳裂,另外它的皮色不好,这个皮色呀,它不应该人工染色,人工上色,虽然它是子玉,但是他做了手脚,用人工把它上了一些红色,这是它的一个缺点。另外它里边还有一些杂质,这些杂质呢,也影响到它的质量,所以把它价值一下就一下降下来了。所以我按照市场的价格,五万元钱一公斤给它核算的,它差不多是53.9公斤,所以我给了它一个270万元钱就这么个情况。”
专家鉴定团估价:2700000元人民币
藏品名称:菊花石
收藏者: 冯涛
藏品来历:冯涛在英国读书的时候因为思念家乡,所以买了这件来自家乡的菊花石。
藏品特征:这是一件菊花石雕刻作品,高43厘米、宽33厘米、厚度为14厘米。作品利用菊花石的花纹特点,因材施工,底座雕工为宽肚窄颈广口瓶,上半部雕工为七朵盛开的菊花,颜色为白色,形状以一点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与底座衔接的地方用黑色的花枝和叶自然过渡,枝叶交错盘伸,花与叶相互映衬,显得十分美观。
相关背景资料:据科学家考证,早在两亿多年前,湖南浏阳的东乡一带是浅海,几经沧桑,自然界慢慢形成了由白色方解石组成的菊花瓣状的石菊花。由于日月的磨砺,石菊花便显得形态各异,绚丽多姿。菊花石是地质中的一种天然“花卉”。菊花石是由天青石或方解石矿物组成花瓣,花瓣中心由近似圆形的燧石构成花蕊,活似怒放盛开的菊花,故名“菊花石”。我国最早发现的菊花石产地是浏阳大溪河底岩石层中。据《浏阳县志》记载,约在清乾隆年间,浏阳永和镇的欧锡藩偶然发现了菊花石,并取石雕砚,一时传为奇物。菊花石质地细腻,花态逼真,白色晶莹的菊花,陪衬黑色基质岩石的底色,黑白分明,古色古香,充分展现了自然造化的神奇。再若以精工雕琢成工艺品,更是锦上添花,精美绝伦。
专家鉴定团估价:12000元人民币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