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奇石大家:文源石屋主人侯桂林先生印象
时间:2017-04-05 来源:洛阳市赏石协会 作者:灯捻子 点击数:与侯桂林先生的结缘,始于2008年10月18日,不过最先不是结识他本人,而是在旧书市场上淘到他的若干藏书,有《淘书日记》为证:
2008年10月18日,周六,在南宫淘书,一个书摊上新上来一批关于戏曲的书,正合我的胃口,我随手挑起一本,问多少钱,他说十元。我说能少吗?他说:不能。这些书不好收。看来是一个懂行情的人,买书就怕碰上这样的摊主,没有办法,就一锅端,把这些戏曲方面的书全买上了,共计9本,花了85元。贵是贵了点,但比起书店要便宜些。要是和孔夫子旧书网(全球最大网上旧书店平台)上比,就更便宜了。这些书每本都在20元以上,而且这些书不好找,书店可能早就没有了。
这些书都是侯桂林先生的藏书。因为有他的签名、购书记、藏书印。侯桂林,何许人也?曾看过山西省晋剧院的一本《院志》,知道他是主编,曾任山西省晋剧院的副院长。看赵尚文先生的《梨园诗草》中有给侯桂林的诗,说他是奇石收藏家。可能就是经常听起同事们说的爱石如命的“那个人”,只是没有对上号。我没有见过他本人,也许见过,可能不认识,也不知道。
这是与侯先生藏书结缘的最初情形,收藏了他的书,其实也就间接与侯先生有了结缘。后来在太原南宫旧书市场还多次见过侯先生编的著作《与石共语》,也粗略翻阅过,我不懂石头,也还有点兴趣,摊主售价不是很贵,我也多次有购买的欲望,但都放弃了购买的念头。就是因为书做得太重、太硬,像这样类似砖头的书,我向来是非常反感的。它的重量已经超出了人的手力所能承受的力量,拿着翻看很是费劲,尽管装帧非常精美,印刷也特别精致,却失去了进一步抚摸、把玩、亲近她的可能,也就没有多少读它的兴致。
2015年岁末的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值班,接到自称是侯桂林的电话,我听了之后,还冒昧失礼地反问了一句:您是玩石头的侯桂林先生吗?先生说是。
侯先生说,他看到我给罗仁佐先生编辑印制的《良师益友情》还挺不错。他也有本书要出,想让我过去看看。于是下班后,我如约到了侯先生的文源石屋,这才第一次见到早已如雷贯耳的奇石收藏家侯桂林先生。出书的事谈得很顺利,临走时,侯先生赠送给我一本他珍藏的已经为数不多的大作《与石共语》,并且在书上签了名。
△ 侯桂林先生
回到家中,我又一次认真地拜读了侯先生的大作,才更深入地了解到侯先生在山西藏石界的地位与贡献。他不仅收藏石头,而且还研究石头,写出许多有份量的藏石赏石理论文章。他不是一个人收藏石头,自我把玩“独乐乐”,而是“与众乐乐”,向更多的人展示、介绍、宣传石头文化。他引领山西藏石界后来居上,走向全国,令全国藏石界刮目相看。他发现开辟了山西许多特有珍贵石种,并给当地百姓带来致富的门路。
一晚上,看着书中一幅幅巧夺天工的奇石图片,一篇篇关于藏石赏石的富有卓见的文章,不禁令我心生敬佩,感慨万千,也改变了我对“砖头书”的偏见,书不在形,有物就灵,《与石共语》中就有侯桂林先生多年来藏石、研石、赏石的真谛。
侯先生多才多艺,他是我们戏剧界的老前辈,曾任山西省晋剧院副院长,在小提琴奏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艺术往往又是相通的,一块石头,侯先生给她们一起名字,石头的意境就凸现出来了,每块石头起的名字都是那样美妙而富有诗意,如《明月清泉洗吾心》,《野菊有佳姿》、《月上梢头》,《黄河月夜》、《月照寒林》等等,我都非常喜欢。而他写得石头诗,更是韵味无穷,意境深远,寄托着爱石人的无限深情。足见侯先生是热爱生活,而且富有诗心诗性,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心怀。
不仅如此,侯先生以石为友,爱石成痴,他还是一位非常有趣味的人。1922年,梁启超先生曾在上海美专做过一个题为《美术与生活》的演讲,其中有一句颇为动人的话:“若问人类生活于什么?我便一点不迟疑地答道:‘生活于趣味’”英雄所见略同,二十年后林语堂先生写了一篇文章,叫《论趣》,提倡:“人生快事莫如趣”,他说这趣字“一面可以启发心智,一面是有益身心。”“人生必有痴,必有偏好癖嗜,没有癖嗜的人,大半靠不住的,而且就变为索然无味的不知趣的一个人了”。侯先生从石头中得到了无穷的趣味,悟到了许多人生的哲理,丰富了自己的人生境界,正如侯先生《读石札记》中所说,“好赏石、藏石、题石、咏石即若是趣味中人,何趣之有?野趣,童趣,奇趣,兴趣,情趣,文趣,乐趣,……真乃其趣无穷。”许多人退休下来,百无聊赖,无所事事,只因没有趣味癖好。有了趣味癖好,像侯先生一样,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藏石赏石,以石会友,组织活动,撰写文章,离休生活充实而富有意义。
因为编辑侯老书的缘故,不断要跟侯先生沟通商量具体编辑事宜,所以多次去侯先生家打扰。有一次下班后去到侯先生家,他的老伴舞蹈家邱书芳女士刚好做下晚饭,端到桌上,我一看,一盘西红柿炒鸡蛋,一碗米汤,主食是馍头红薯,饮食简朴到不能再简朴的地步,让我非常受教育。让我更感动的是,侯先生与夫人邱书芳女士两人一起藏石赏石,一起把玩,夫唱妇随,石头又是夫妻情感的融合剂,着实让后生晚辈羡慕。跟侯先生接触时间不长,但受到了许多熏陶与教育。也畅想着,什么时候也能去寻觅奇石,通过赏石,丰富自己的人生,涵养自己的品性。
石不能言最可人,石可以怡情,石可以养性,石可以修身,石可以交友,石可以齐家,石可以富民,石还可以兼济天下。正是:
石中乾坤大,
藏赏滋味长。
悟得石中道,
人生展芳华。
◇
▽ 受侯老先生委托,由名堂文化策划出版的《文源石屋》,全书共分七章,内容丰富,体例灵活,图文并茂,编排有度,形式活泼,印制精良。有一般论石著作的赏心悦目,更有一般论石著作所缺乏的真知卓见和理论深度。其中既有对传统名石黄河石的重新认识与推崇,也有对赏石理论框架的重新建构,也有对创立赏石艺术学的热心倡导,还有对小品组合创作方式的探讨推广,更有对尊重打磨石地位的呼吁。这些理论一经发表,一段时间内曾为石界理论的热点与风尚。因此本书极具赏石理论引导启发性,是进入石界,提升赏石境界的重要的参考书。想要购买此书请联系名堂君微信 gonzer
△ 《文源石屋》书影
想要购买此书请联系名堂君微信 gonzer
附《文源石屋》书评:
耄耋梨园人 拜石以问道
文 :灯捻子 图:毛 编辑:名堂君
主攻小提琴、擅于院团管理、曾任山西省晋剧院、京剧院副院长的侯桂林先生,兢兢业业服务剧团半生,为山西戏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1994年离休后,老骥伏枥,发挥余热,先生移“琴”别恋,痴迷上奇石收藏与研究,把全部力量放在石文化的传播与弘扬。二十余年来,侯先生与石为友,拜石为师,赏石启智,寻石问道。寻石、觅石、藏石、赏石、研石,写石、说石、论石,咏石,展石,一路走来,成绩斐然,在石界德高望重,成为三晋奇石界的领头羊、引领全国石界之风向标。继2011年出版论石专著《与石共语》后,时隔五年,又写出二十余万字的煌煌巨著:《文源石屋说石》,2016年8月由北京线装书局正式出版发行。
《文源石屋说石》,集中了侯先生近五年来对奇石、对赏石有关问题负责任的思考与探讨。尤其是第一章“回归古典,感恩本真”,既是作者多年来个人赏石的精神源头的总结概括,也可以看作本书的主旨纲领。作者详细深入地探讨了中国赏石文化的核心价值与经典理念,并且一再着重强调与重申:石界要回归古典石文化的本真:乐山乐水,敬畏自然,生万物而不私,育万物而不倦,利万物而不争。与石结友,拜石为师,尚德励志,羞沾名利,托石寄情,善于题咏等核心价值观及其理念,这不啻一声响雷,直击当下赏石界普遍存在的重石轻文、厚金薄情、追名逐利、有失德性的庸俗浮躁之风,切中了石界的要害,道出了作者心中探寻已久的石道,而书中以下各章正是对石道的具体细微的阐发和论证,相信读者读后会受益匪浅,收获良多。
全书共分七章,内容丰富,体例灵活,图文并茂,编排有度,形式活泼,印制精良。有一般论石著作的赏心悦目,更有一般论石著作所缺乏的真知卓见和理论深度。其中既有对传统名石黄河石的重新认识与推崇,也有对赏石理论框架的重新建构,也有对创立赏石艺术学的热心倡导,还有对小品组合创作方式的探讨推广,更有对尊重打磨石地位的呼吁。这些理论一经发表,一段时间内曾为石界理论的热点与风尚。因此本书极具赏石理论引导启发性,是进入石界,提升赏石境界的重要的参考书。
本书虽然名为《说石》,其实是作者与石头和石友浓烈真挚情感的记录。作为一位爱石人,一日不可无石,收藏鉴赏石头就成为侯先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日都要摩挲盘玩一番,每一块石头都刻在候先生的心里,都有一个难忘的故事,寄托着作者对它深深的挚爱。论石而石中有情,石中有爱,在本书中作者营造的石头的世界里彰显了作者的一片赤诚之心。
“立足三晋”一章,记录了侯先生对家乡石头文化的关注与热爱。无论是对垣曲日月石的探寻,梅花石的欣赏,为打磨石的正名,还是陵川奇石的探寻,石魂木韵的深入探讨等等,都是侯老为家乡石文化鼓与呼的不懈努力。这一章中十几篇语短情长的即席发言,很有文献资料价值,见证了侯先生和山西各地乃至全国石友的交流,篇篇精彩,句句含情,饱含欣赏、鼓励之情又富有卓越见解。
“石寿而康”一章,记录了侯先生八十大寿的温馨场面,一块块祝寿纪念石,一幅幅祝寿书画,一首首祝寿诗,见证了候老与石友之间的珍贵情谊,读来让人特别感动,感慨万千。这一章真实再现了石友的高雅生活情趣与纯洁友情。从内容上讲,在一般论石专著中并无此篇章,看似本书的花絮、插曲和点缀,恰是本书之独特之处、最为精彩的篇章和亮点之一。因石结缘,赏石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生活处处有石头,石头处处结情谊,正是作者所倡导的古典石文化母题中的应有之义。
“石屋小语”一章,是作者赏石悟石的点滴感悟。分为说石、悟石、读石、咏石四节,无论是说石的知识性、悟石的哲理性,还是读石的启发性、咏石的文学性,都是作者多年来总结的赏石领域的真知灼见。语淡情浓,语简义深,颇为耐读,相信会给读者留下诸多的人生启迪。
侯先生的论石著作出版之时,正好先生的文源石屋也重新修整,装饰一新,侯先生多年收藏的各地的精品奇品也重新布满石架,熠熠生辉,各展风姿。相信喜爱石头的朋友,有时间会去侯老的石屋观赏一番,而待人热情真诚,品如奇石、德似美石、喜欢结交天下石友、好客的侯先生会以好茶相待,会给你如数家珍似的聊一聊与每一块石头的故事。于是,人,石头,情,缘分,生活,又会水乳般融合在一起,连续不断地编织着一篇又一篇难忘的石头故事。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