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阅读新体验微信扫描并分享

| 快速查找 奇石标签 | 收藏 | 加入桌面 | 最新 | 热点 | 手机版 | 邮件 | 投稿 |

大国的文化自信:古石一件件回流 图

时间:2017-11-24 来源:一石尚 作者:俞 莹 点击数: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富强,文化意识的觉醒,赏石艺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14年作为传统美术类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一些有实力有眼光的藏家也陆续从海外购回了一批古代赏石作品。为大家了解古人的赏石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例证。(一石尚)

一、清 · 仿竹奇石

上海藏家杜海鸥去年3月从纽约佳士得亚洲艺术周“威尔逊伉俪文玩珍藏”专场拍卖会上以80多万元高价拍得的一方“清·仿竹奇石连瞿应绍铭红木座”(高15.2cm),是原藏家极为珍爱的一方赏石。

大国的文化自信:古石一件件回流 图

大国的文化自信:古石一件件回流 图

清 仿竹奇石 瞿应绍铭红木座

伊恩·威尔逊是美国著名的“文人石”收藏家,这方赏石造型肌理酷似竹根化石,在古代赏石中颇为罕见,红木底座四周刻满了晚清书画家、收藏家瞿子冶题刻的铭文。其实,这应该是一种沉积岩类山石,不过似乎以讹传讹,画家将此当作了竹化石:“石非肖竹,肖竹之根。竹从而生,应号石孙。”伊恩·威尔逊也视其为竹化石(Petrified Bamboo),并在家中布置时,特意找到了一幅瞿子冶画的竹子相配合,意境高雅脱俗。这真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二、清 · 傲霜

贵为清代三朝阁老、九省疆臣的阮元,也是一位石痴,尤其是大理石的收藏堪称大家。

《傲霜》是藏家周易杉十多年前从日本著名藏家手里购藏的菊花石,石背有阮元题刻“石中之菊真奇怪,不怕风霜总是鲜”等,尺寸之大(高63cm)、菊花之多(36朵),在传世古石中颇为少见。

大国的文化自信:古石一件件回流 图

大国的文化自信:古石一件件回流 图

《傲霜》题文

三、清 · 浑沦元气

这是杜海鸥从海外拍得的原藏日本藏家的古灵璧石,上面有米芾刻款“浑沦元气”等字,并有阮元、文彭、高凤翰等名家刻铭,这方石头不但尺寸较大,而且包浆铮亮,俗称玻璃包浆,在古石中极为少见。

大国的文化自信:古石一件件回流 图

大国的文化自信:古石一件件回流 图

大国的文化自信:古石一件件回流 图

四、清 · 石藕

此外,杜海鸥还有几方有刻铭的古石,如“扬州八怪”之一高凤翰刻款的灵璧石《石藕》。

大国的文化自信:古石一件件回流 图

其它古石欣赏:

大国的文化自信:古石一件件回流 图

明代古灵璧

大国的文化自信:古石一件件回流 图

大国的文化自信:古石一件件回流 图

大国的文化自信:古石一件件回流 图

大国的文化自信:古石一件件回流 图

大国的文化自信:古石一件件回流 图

大国的文化自信:古石一件件回流 图

古代赏石的判别

除了石头的包浆、底座的年代、原来的包装之外,还有石头的刻铭。

虽然有刻铭的古石并不多见,但是,也并不是有刻铭就一定就是当事人的东西,相对于包浆和底座来说,刻铭只是判断石头年代的一个辅助依据,往往还需要寻找旁证。因为绝大部分古石的刻铭与文献记录很难对的上号。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名家往来-张建军 更多名家>>

赏石名家:张建军
张建军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
中国收藏家协会扑克牌收藏委员会副秘书长
河南省收藏协会扑克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张建军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