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阅读新体验微信扫描并分享

| 快速查找 奇石标签 | 收藏 | 加入桌面 | 最新 | 热点 | 手机版 | 邮件 | 投稿 |

群言堂:历史名石“海岳石”究竟是不是灵璧石? 图

时间:2017-12-12 来源:洛阳市赏石协会 作者:秦文联 点击数:

在蒲松龄故居,现存有三块古石,其中一块名“海岳石”,一块名“蛙鸣”石,皆传为灵璧石。相传名为海岳石的灵璧石,原为米芾收藏,后家传到米万钟之手,几经周折,转归淄博名门望族,毕际有所有。蒲松龄在毕家设馆课徒三十余年,蒲爱石成癖,时常把玩欣赏,相传蒲罢塾归里后毕家亦以石相赠。这方古籍典记且流传有序的“海岳石”被上海俞莹先生的一篇名为《那些被误读的古石》的文章判定为“淄博纹石”,且《中国石谱》和新编《山东石谱》亦定为淄博纹石(不知谁定的)。      

   俞先生文中仅有一句话“据当地石友考证,应该是淄博纹石”,至于如何考证,一句话都没有。笔者收藏灵璧石二十多年也被看的一头雾水,于是与俞先生交流;并向知情者吴先生当面请教,他说了一句“它是酱色的”;后来又与俞先生微信交流,我发了一块我收藏多年的灵璧石乘风破浪(图二)让他看是哪里的石头,俞先生回复说“感觉是淄博纹石”,我立刻明白他们为什么要鉴定“海岳石”并非灵璧石,而是淄博纹石了,不是他们故意的,而是他们不知道灵璧石里有这样的品种。

图一、海岳石

群言堂:历史名石“海岳石”究竟是不是灵璧石? 图

请欣赏几块我收藏的“能够被误读为淄博纹石”的灵璧石:

图二、灵璧石乘风破浪

群言堂:历史名石“海岳石”究竟是不是灵璧石? 图

图三、灵璧石乘风破浪细节

群言堂:历史名石“海岳石”究竟是不是灵璧石? 图

图四、灵璧石北京猿人

群言堂:历史名石“海岳石”究竟是不是灵璧石? 图

图五、灵璧石北京猿人细节

群言堂:历史名石“海岳石”究竟是不是灵璧石? 图

 

那么这些“可以误读为淄博纹石”的灵璧石究竟产自哪里呢?没有具体的山头和对比证据资料,想必是难以让人信服。

资料一、这种类似淄博纹石的灵璧石的具体产地在宿州萧县白土镇孤山(山北侧即是徐州汉王),距离灵璧县产石区约40公里。该处出的灵璧石,色泽、纹理与淄博纹石中的一个酱色品种接近,但韵味却是灵璧石的韵味,我说石头的“韵味”一词很少人用,就像灵璧石里有洞,太湖石也有洞,广西的墨石里也有洞,但洞的“韵味”对于内行人来说,一看就知道哪个是灵璧石的洞,哪个是太湖石的洞,这种特有的感觉是长期与石打交道的人才会有的。

 

请看一组萧县孤山产地的照片

图六、孤山行政村政府门前石

群言堂:历史名石“海岳石”究竟是不是灵璧石? 图

图七、孤山行政村政府门前石纹理细节;

群言堂:历史名石“海岳石”究竟是不是灵璧石? 图

图八、孤山行政村政府门前石颜色细节(在破损处少少撒水,石头本色酱色出来了

群言堂:历史名石“海岳石”究竟是不是灵璧石? 图

 

图九、孤山产石区

群言堂:历史名石“海岳石”究竟是不是灵璧石? 图

图十、孤山正在采石的现场

群言堂:历史名石“海岳石”究竟是不是灵璧石? 图

图十一、孤山现场石头

 

群言堂:历史名石“海岳石”究竟是不是灵璧石? 图

细节照片,破损处湿水可见酱色

群言堂:历史名石“海岳石”究竟是不是灵璧石? 图

萧县出的石头在陈民府等的《灵璧石谱》里被列为灵璧石,然而在蒲松龄时代或者更早,萧县的石头难道也被认为是灵璧石了吗?

请看图十二,科学划分的灵璧石产区图

群言堂:历史名石“海岳石”究竟是不是灵璧石? 图

图中可以看出,宿州萧县显然是灵璧石产地。

资料二、萧县有距今超过6000多年的文明史,3100多年的建城史。夏代,被封萧国。隋唐,始烧萧窑。明清,形成龙城画派。从萧县范围内精美汉画石像的大面积出土,出土的汉墓群中,石刻、壁画题材丰富多样,雕刻绘画技艺高超,这表明早在汉代,萧县的书画艺术已趋于成熟。到明清时期的书画名人云集以及乾隆年间龙城画派的开宗,两千年的历史繁衍和几百年的风气沉淀,让萧县的书画之乡之名流传开来。

 萧窑即安徽省萧县窑,始创烧于隋朝,与芜湖的繁昌窑、淮南的寿州窑并称为安徽三大名窑。截至2015年,存有起源于隋朝唐宋时期的萧窑遗址72座,2015年,挖掘的起源于隋朝的欧盘窑址,出土文物10000多件,早于景德镇瓷窑,据考证,古时景德镇瓷窑很多工人,都是从萧窑迁入。

萧县的文化根基之深、传播影响之广由此可见一斑,且孤山脚下的这条大道是自夏代始至隋唐兴忙的古道,萧窑自隋朝始繁忙外运,沟通了外界;灵璧石的开采在历史上经历了几个大潮,作为书画艺术之乡的萧县,且距离灵璧石产地如此之近,在历次开采大潮中,书画之乡的萧县人不可能没有参与。大家请注意:上述的欧盘窑址恰恰正是在孤山边上,一边是兴盛数千年的瓷窑,紧邻的孤山上的美石怎么会不进入人们的眼帘?

资料三、正是这孤山,公元1077年,苏东坡来徐州做知府,此时萧县隶属徐州,史料记载苏东坡在白土镇孤山勘探到了石炭,解决了民众的冬季燃料问题,民众无忧,为此徐州百姓欣喜不已,苏轼作“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磬万车炭。流膏迸液无人知,阵阵腥风自吹散。”,苏东坡写下《石炭并引》,以记录这一史实,至今孤山尚有宋代采煤坑址。苏东坡勘察开采孤山的煤炭,孤山的美石一定不会逃过苏东坡的法眼,苏东坡爱石是众所周知,尤其对灵璧石情有独钟,公元1077年4月任徐州知府,元丰二年(1079)二月,苏轼寻灵璧石作《灵壁张氏园亭记》。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情景一、苏东坡为百姓勘察开采煤炭到了孤山,意外的发现了孤山遍地的美石,于是他挑了一块,送给了知己好友米芾(苏轼比米芾大14岁)。这块米芾收藏的“海岳石”后来辗转到了蒲松龄的手里;情景二、萧县好事之人为结交知府苏轼,知其爱石,于是孤山上找来美石相送苏公,后又辗转到了蒲公手里;情景三、萧县文脉繁盛,有上进者,寻得孤山美石送与米芾,后辗转到了蒲公手里……

  综上,“海岳石”既然流传有序为灵璧石,且为今淄博本籍著名石文化学者陈东升之明确定论,灵璧石产地范围又确实有大量的这个品种,已经足可证明其就是灵璧石。后人若是想否定这个结论,我认为不能仅凭感觉,至少应该有充足的证据和对比分析。同样,如果 “海岳石” 自古流传为淄博纹石,我们也一定不会因为宿州萧县发现了这个品种就要说它是灵璧石。

 

联系方式:中国灵璧石博物馆馆长:秦文联13665576386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名家往来-祁文石 更多名家>>

赏石名家:祁文石
祁文石
洛阳市赏石协会会长
河南省观赏石协会副会长
祁文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