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够通过做大做强赏石文化 为地方经济的加速前进添砖加瓦
时间:2018-01-02 来源:广东新快报 作者:梁志钦 点击数:



广东省观赏石协会日前换届,新任会长胡红拴:
撰写71本著作,主编105本文化读物,有关赏石诗句更是多不胜数,胡红拴的履历,与其他观赏石协会领导有点不同,因此,在他任期内的广东省观赏石协会或将有不一样的面貌。与收藏周刊的采访,是在走访各地市观赏石活动的间隙中进行,上任会长之后,胡红拴的时间变得更加紧凑,“我以后的主要精力就要放在这里”。说起接下来的工作,他可是准备了“一揽子”,他很有抱负,“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做大做强赏石文化,加速文化建设的步伐以及地方经济前进的步伐。”
简介
胡红拴 广东省观赏石协会会长,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诗歌委主任,《新华文学》副主编,《岭南石韵》杂志总编。出版有《山道》、《胡红拴诗选》、《地球语汇》等各类书籍71部。获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中国科协联合授予的“全国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与中国新诗百年全球华语诗人诗作评选“百名最具影响力诗人”奖。
推一批“广东名石文化地理标志”
调查显示,广东省观赏石资源丰富,品类齐全,涵盖了国标中除陨石外的四大类,已查明的就有82个品种,这些兼具观赏价值、收藏价值、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的石质艺术品,近年来已经成为推动我省各地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像广东的英石、孔雀石、端砚石、广绿玉、台山玉等,早已蜚声国际。” 12月22日,在刚刚结束的换届大会中被选为新任广东省观赏石协会会长的胡红拴对收藏周刊记者说,推一批“广东名石文化地理标志”,是胡红拴近期着手筹备的项目,如果把一些名石作为“文化地理标志”来推动,也许对当地的旅游、文化推动将起不一样的作用。
“由于观赏石具备历史文化的内涵,评选作为地方的文化地理标志,必定对人们在认识地方文化,认知地方特色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胡红拴介绍,观赏石资源既可以用于发展生态旅游、疗养保健产业,更可以发展绿色健康的文化产业,目前省内的广州、肇庆、清远、河源、韶关和江门等地都已经有了成功的实践。下一步,广东省观赏石协会将加快推进广东省名石地理文化标志和赏石名家评选活动,通过赏石文化进社区、进校园,普及赏石文化知识,提升年轻社会群体的文化自信。同时,结合建设绿水青山、特色小镇,推进赏石文化建设。在经济发达地区,还将大力推动各种形式的赏石博物馆建设。
“往往一块石头可以推动一方的经济发展”
在广东区域经济发展中,观赏石早就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该协会新任秘书长项贤彪亦介绍,上世纪80年代广东得改革开放之先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观赏石文化事业和产业率先于全国其他地方发展起来。观赏石爱好者、观赏石从业者的人数迅速增加,在全省各地市相继建立观赏石的群众性组织、各类观赏石文化社团组织,同时观赏石市场也逐步在经济发达地方、知名产区建立起来。目前广东已成为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观赏石集散地之一,是国内和国际观赏石的交流基地。
据统计,目前全省约有数十个观赏石大型专业市场,其中知名的有:阳春孔雀石专业市场、乳源彩石批发专业市场、广州芳村花地湾花鸟鱼虫(奇石)市场、英德英石专业市场、肇庆端砚专业市场、云浮工艺石专业市场等。
“广东境内观赏石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由于开发利用的历史悠久,并已在各地形成大批成熟专业的市场,加之赏石文化在岭南历来深入人心,政府若加大对其的扶持和推广力度,必能成为一股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胡红拴介绍,“往往一块石头可以推动一方的经济发展,英石几乎成为了英德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做大做强赏石文化,加速文化建设的步伐以及地方经济前进的步伐。”
评选出一批批“广东赏石大师”
树立旗手带动赏石文化的发展
2014年11月11日,以中国观赏石协会作为申报单位,赏石美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赏石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在继承的基础上,我们要用新时代的元素,进一步地丰富它。这方面,应该是我们广东省观赏石协会最主要的工作。 ”胡红拴强调,“观赏石是典型的精神作品,它既是物质作品,但它又具备精神向往的属性。我们要坚定赏石文化自信。”
谈及以后的工作,胡红拴进一步阐明了自己的主张:“我们主要的突破口在于文化遗产方面做探索。”上面的“广东名石文化地理标志”评审,主要是针对物质评选的工作,另外,他认为,文化中的“人”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所有的名山、名石,如果不跟人有关系,那哪怕再好,也是苍白的。因此,“ 广东赏石名家 评选将是我们计划做的下一步工作。我们将激活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文化推动方面的作用。准备通过一系列的 广东赏石名家 评选活动,评选出一批批 广东赏石大师 ,树立旗手、标杆,以带动赏石文化的发展。”
这些“赏石大师”必须是具备赏石方面有较深的研究,取得较高的成就的赏石文化人。“第一,必须是赏石名家;第二,必须对石和石文化有颇深的研究;第三,必须要有一定的赏石成果和成就,同时在业界,至少在广东省,甚至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
“广东赏石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走在了前面”
2014年9月29日,岭南八省(区)、市观赏石协会代表在山清水秀的清远签订了《岭南观赏石文化联谊活动倡议书》,代表岭南观赏石联谊会正式成立及启动。同时举行了第一届岭南观赏石精品展,展出了海南黄蜡石、木化石,贺州石冻蜡、鸡皮蜡,湖南彩碧玉、龟裂纹石,江西胶蜡、金纹石,龙岩昆石、九龙壁,广东蜡石、阳春孔雀石等精品,通过本次展会,初步理清了岭南观赏石的石种,证实了岭南地区观赏石品种繁多、各具特色、资源丰富,产业发展前景巨大。
这一动作引起了全国赏石界的关注,随后在全国各地也陆续出现类似长江流域赏石联谊会、黄河流域赏石联谊会等等组织,“这彰显了广东赏石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走在了前面,起到了引领作用。也彰显了经济、文化大省的姿态。”
观赏石
不是地球上所有的石头都可以称为“观赏石”的。那么,到底什么叫“观赏石”呢?经过众多专家、学者、收藏家、石商和石友的多次反复讨论、切磋,得出了一个明确的定义:观赏石是指在自然界形成的,具有观赏价值、收藏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石质艺术品。从观赏石的定义不难看出,它是以自然科学概念为基础,叠加了人文科学(包括美学、经济学、资源学)的涵义,突出了观赏石的天然性、观赏性和可采性。也就是说,我们欣赏观赏石,就是要发现和品赏它的“形”、“质”、“色”和“纹”之美,从它的形成过程、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角度赞赏石之天成,欣赏石之瑰丽。
胡红拴赏石诗篇
英石
尝过米芾恭敬的美酒
品味过北江诗写的激流
英红的茶香
可曾
将你的身心染透
冬去春来
你咀嚼过的书页,是否
还留有韩愈的章节
苏轼的笔触
是否将激情,喷洒在
你坚强的门楣
坐下来
我们再来次推杯换盏
奔放的豪情,可将
日月穿透
我喜欢岁月刻刀在你面颊上的留痕
欣赏,自然的流苏
与你心意的贯通融会
我不愿
将你与雕塑对举
人的智慧,哪有
你慧思点点的万一
阳光和水流
也许,正是你艺术的慧源
造化的刀尖
最终
留下了
这座座石写的文字
(原标题:希望能够通过做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