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阅读新体验微信扫描并分享

| 快速查找 奇石标签 | 收藏 | 加入桌面 | 最新 | 热点 | 手机版 | 邮件 | 投稿 |

宝岛寻宝《 弘 道 》记 图

时间:2018-01-10 来源:石 界 作者:温德坤 点击数:

宝岛寻宝《 弘 道 》记 图

2017海峡两岸赏石文化交流展在台湾花莲县文化局演艺堂隆重开幕,笔者有幸随中石协战国红玛瑙专委会组团参展

“经典美石,四海共赏”——2017海峡两岸赏石文化交流展于2017年4月29日在台湾花莲县文化局演艺堂隆重开幕,笔者有幸随中石协战国红玛瑙专委会组团参展。

一、石海寻宝众人赞

展会规模很大,精品荟萃,琳琅满目。在观赏精品展厅,我对6方台湾本土标准石感觉甚好,但因无联系方式,只好逐一拍照,并发朋友圈与石友们共赏。我对最后一方人物画面石印象极为深刻,这方石头也得到了石界诸多藏家和专家的一致好评,其中就包括徐文强会长和雷敬敷老师,他们都中肯地建议我收藏。徐会长还直言道:“如果你不要,我可就下手了!”两位前辈于我,亦师亦友,他们的肯定犹如一针强心剂,坚定了我收藏的信心。但此时,我们已经离开展会,前往阿里山、日月潭观光游览。情急之中,与花莲县文化局两岸赏石外联部主任、展会负责人吴健诚先生取得了联系,他说:这方石头是我朋友的,也是花莲的一位会长,这两天有好几位大陆收藏家都已看好,其中包括一位资深会长,目前正在商谈。价格不菲,谁能拥有,就看谁出价高、出手快了。

二、异地求宝费周折

求石心切,我无心浏览沿途风光。通过吴健诚主任,间接与石主进行了几次沟通,但价格一直谈不下来。说来也巧,参加展会匆匆两天,只与3位台湾知名石友建立了微信联系,没想到恰巧其中一位就是这方石头的主人!再次商谈之后,对她的心理价位有了底。

宝岛寻宝《 弘 道 》记 图

笔者(右一)与国际盆栽赏石协会理事长苏义吉合影

第二天一早,还是通过吴主任联系石主,明确要这方石头。价格很快谈妥,心中好生窃喜。按照徐会长的话说,只要拥有,价格不是问题。谁知,麻烦却接踵而来。因我们由南一路向北,当晚抵达台北,离花莲越走越远,无法当面支付。无奈之下,为表达诚意,我用微信转账给吴主任2万元作为订金(我的最高限额)。谁知,两三个小时过去了,对方始终未收。我十分忐忑,生怕有什么变故。反复追问才知道,台湾目前还没有开通微信支付功能。随团旅行,沿途又无法去银行汇款,只好要来石主的银行卡号,让家里人赶紧汇款,同时请求对方提前打包石头,快递发到台北预定的酒店,并提供品质保证和机场出境手续。因为时间紧迫,第二天晚上便要返回内地。然而好事多磨,由于外汇管制因素,内地银行根本无法转账。一时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同行团友也都纷纷为我出主意、想办法,还有人戏言:我看这人啊,没钱花难受,有钱花不出去更难受!急中生智,我突然想到台湾有不少石友经常来大陆淘石,一定会有内地的银行卡。于是,一边请求同路不同车的阿拉善金五一会长帮忙联系,一边跟吴主任提出“曲线转账”的建议,很快大功告成!这时吴主任也告知,石头已经发走了。

宝岛寻宝《 弘 道 》记 图

笔者千里迢迢从宝岛寻来的《弘道》就珍藏在其大连弘道石馆中

午后,我们按时抵达台北。当天下午3点多,导游说货已到酒店,立即打车前往,终于等到了梦寐以求的宝贝!值得一提的是,石主开具了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保证书,吴主任开具了石展组委会的出境证明手续,一应俱全。对台湾石界的诚信和热心,表示由衷地钦佩与赞赏。

三、天工造物曾几时

这是一方台湾花莲云龙石,杨昆峰、于右任、张大千对这个石种都情有独钟,早年收藏较多。此石呈椭圆状,丰盈饱满,正面留白,3位古代人物依次排列,左侧分明是一位拄着禅杖的释家高僧,谦恭有加;中间显然是道家老子形象,正与高僧参禅论道;右侧则是一位隐居山中的儒家高士,似在凝神聆听。3个人物,比例协调,主次分明,器宇不凡,仙风道骨,栩栩如生。背面恰是一幅奇峰飞瀑、高山仰止的水墨山水,与正面的人物主题前后呼应,构成绝妙背景。石头的正背两面,既自成一体,又相辅相成,似写意工笔,如临摹素描,古意浓重,禅意深厚。雷敬敷老师题名为《弘道》,主题鲜明,寓意明了,恰当不过。《论语·卫灵公十五》中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古往今来,对“道”的发扬光大,乃人的天职,亦是文化事业的天职。观此画面,3位圣贤在寻道中循道,在循道中弘道,内涵博大,意义深远。

四、追根溯源重传承

带着心爱的宝贝回到家,还没安顿下来,我便急着联系石主——花莲赏石协会理事、玉石学会辅导会长吕金恋女士,想详细了解有关这方石头的背景资料。吕会长对此石恋恋不舍,语重心长对我说:这方石头原是台湾著名奇石收藏家、书法家、佛家居士杨昆峰(字春风)所藏,题名《述古论今》。杨先生于2003年辞世,临终前不久,将这方珍藏多年的爱石托付于我,如果不是特殊原因,不会轻易转与他人。杨先生生前与于右任、张大千因石为友,交往深厚,一起探讨书画、淘石赏石多年。他一生鉴赏的奇石数万块,但留藏者仅百余,都是自然天成、奇妙天下的精品。张大千曾赞誉他“藏奇石无数,举世无与伦比”。今天你能得到它,说明与此石缘分匪浅,希望你好好珍藏,善待杨先生遗留下来的这方宝物……

听完吕会长的一席话,惊喜之余,一种对石界前辈的敬仰之情、对传承赏石文化的使命感油然而生。现在,虽已时过半年,但每每伫立在这方美石面前凝神注目,总会物我两忘,生发种种遐思:如此美妙绝伦的画面,可是天意所为?画面中的先贤,参禅问道的内容是什么?杨先生生前与于右任、张大千一同踏遍花莲山山水水、采石觅石的情景又是怎样……

石来我未来,石在我不在。石头几亿年,人生不过百岁。斯人已去,承继则将永续。传承于心,弘扬于行。有生之年,以敬畏之心、感恩之情,善待每方石头,正是我该做的。

宝岛寻宝《 弘 道 》记 图

题名:弘道(正面);石种:云龙石;产地:台湾花莲;规格:21cm×26cm×12cm

宝岛寻宝《 弘 道 》记 图

题名:弘道(背面);石种:云龙石;产地:台湾花莲;规格:21cm×26cm×12cm

[徐文强评语]:

一方石头,有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已经很难得,何况这个画面上有3个,而且又是凸显儒释道形象的古典人物,画面完整,比列协调,主题鲜明,这些年来国内石界实属罕见。

宝岛寻宝《 弘 道 》记 图

[雷敬敷评语]

美石曾随春风,道法自然情钟。杨府珍藏多年,墨韵仙风盈萦。至爱托付吕氏,德坤喜得玲珑。海峡联结两岸,大连花莲情浓。铁线勾勒画面,三人情节颇丰。中为圣贤善诱,左为高僧谦恭。儒士居右伫立,弘道故事由衷。背面锦绣山水,造化如此神通。诗曰:

百家争理论其宗,三教融合九流同。

万法归一向何处,大道至简天地通。

宝岛寻宝《 弘 道 》记 图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名家往来-祁文石 更多名家>>

赏石名家:祁文石
祁文石
洛阳市赏石协会会长
河南省观赏石协会副会长
祁文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