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阅读新体验微信扫描并分享

| 快速查找 奇石标签 | 收藏 | 加入桌面 | 最新 | 热点 | 手机版 | 邮件 | 投稿 |

说说陕西名石华原磬 图

时间:2018-02-12 来源:洛阳市赏石协会 作者:王 沛 点击数:

近几年来,文化积淀深厚的陕西陈炉古镇又添新族,这就是像“黑马”一样亮相全国各地石展、并屡屡夺魁的陈炉石。陈炉石汉代称华原磬,主要用于制作宫廷乐器。陈炉镇是宋元以后古耀州窑延续生产的唯一窑场,据记载,耀州窑唐代就开始烧陶瓷,北宋时达到鼎盛,且为朝廷烧造“贡瓷”;“陶炉陈列”,可谓一脉相承。陈炉石犹如出土文物,古朴而立体的高浮雕图案,墨玉质地,宫乐用材,涵盖着陕西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的震撼性只有真正懂文化的人,才会感受其强大而无尽的魅力。

说起陈炉石甚感陌生,看到陈炉石令人震惊。目前行内称其为“北灵璧石”,天工造物之奇、鬼斧神工之妙、高深莫测之绝,真让人赞叹大自然的奥妙。陈炉石产于陕西省铜川市的陈炉镇,以产地命名。后人有称陈炉墨玉石、珍珠石、窟窿石、高浮雕石,等等。汉唐时期称华原磬(华原即今铜川,以地名作为石名),是一种珍贵而稀有的自然资源、主要用途是制作宫廷乐器。华原磬,叩之有金属之声。汉时,华原磬被用来制成乐器,其音清悦,绕梁不绝,倍受王公贵胄喜爱。唐代早期,曾用泗滨石制磬,因“下调不能和,得华原石考之乃和”,由是唐天宝年间即用华原石制磬。
说说陕西名石华原磬 图

  此处列举二首古诗记载,一首诗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华原磬·刺乐工非其人也》,诗曰:

华原磬,华原磬,古人不听今人听。
泗滨石,泗滨石,今人不击古人击。
今人古人何不同?用之舍之由乐工。
乐工虽在耳如壁,不分清浊即为聋。
梨园弟子调律吕,知有新声不如古。
古称浮磬出泗滨,立辨致死声感人。
宫悬一听华原石,君心遂忘封疆臣。
果然胡寇从燕起,武臣少肯封疆死。
始知乐与时政通,岂听铿锵而已矣。
磬襄入海去不归,长安市人为乐师。
华原磬与泗滨石。清浊两音谁得知?
本诗《序》云:“天宝中,始废泗滨磬,用华原石代之。询诸磬人,则曰:‘故老云:泗滨磬下调不能和,得华原石考之乃和,由是不改。’”
说说陕西名石华原磬 图

  另一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宰相元稹的《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华原磬》,诗曰:

泗滨浮石裁为磬,古乐疏音少人听。
工师小贱牙旷稀, 不辨邪声嫌雅正。
正声不屈古调高,钟律参差管弦病。 
铿金戛瑟徒相杂,投玉敲冰杳然零。
华原软石易追琢, 高下随人无雅郑。
弃旧美新由乐胥,自此黄钟不能竞。 
玄宗爱乐爱新乐,梨园弟子承恩横。
霓裳才彻胡骑来, 云门未得蒙亲定。
我藏古磬藏在心,有时激作南风咏。 
伯夔曾抚野兽驯,仲尼暂叩春雷盛。
何时得向笋簴悬, 为君一吼君心醒。
愿君每听念封疆,不遣豺狼剿人命。
元稹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说说陕西名石华原磬 图

  作为观赏石,陈炉石石质坚硬、通体黝黑、油质光泽、温润细腻、表面隆起的纹理清晰多变,像人似物、如山似崖,色彩各异,造型多变,不同角度变幻莫测,移步换景、赋予无限的遐想空间;而且具备了“廋、皱、漏、透”等赏石元素,气韵苍古、石质温润、造型奇特、独一无二、为罕见难求,是集形、质、色、纹、声、古、韵、雅于一身的古董型观赏石,很受古人喜爱。“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从岩石地质学讲,华原磬为8亿年前的深山海水中板块两次沉降、万物随之下沉、熔岩将万物融化形成大量气泡遇海水冷却,大自然无规则运动而形成的立体浮雕式图案。华原磬微晶灰岩或细晶灰岩,主要矿物成分是方解石、石英、高岭石等,化学成为碳酸钙(Caco3)。结构不够紧密,摩氏硬度为3-5度。今人读它,像一本厚重的天书,寄予着生命的符号,饱含着深切寓意,拥有一方陈炉石已成为文化圣贤、成功人士的至高追求。

作为名贵宝玉石,墨玉以全黑为贵、黑如纯漆、细如羊脂、是墨玉中极品、极其珍贵。被称为中国最大石刻艺术宝库的西安碑林、馆藏1700多件文物、其中80%以上为富平以北陈炉墨玉所制,东汉合阳的《曹全碑》、颜真卿的《多宝塔》、柳公权的《玄秘塔》等更是堪称镇馆之宝。还有国之瑰宝的“昭陵六骏”,药王山的摩崖造像,历经岁月千年,神形依旧,药王山的《龟蛇》、陈列的北魏、西魏、北周、隋、唐、遗像碑,其中《魏文朗造像碑》、《姚伯多兄弟造像碑》等碑石均为陈炉石镂雕而成,它的珍贵在国内外也属罕见。
说说陕西名石华原磬 图

  小结

1.早在4100多年前的大禹时代,就已开采利用泗滨浮石,一直到唐代天宝年间(742年-756年),才被华原磬所替代。大禹(帝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夏朝开国君王。华原磬的开发利用在唐玄宗在位期间,比泗滨浮磬要晚2800年,这是不能改变的历史事实。
2.华原磬替代泗滨浮磬的原因推测:
(1)唐代都城在长安,距离铜川不足80公里,可就地“取材”、精心挑选,不受长途跋涉之劳;而距离泗水县,就按现在的公路交通也近千公里,加之古代交通不便,遇山遇水要绕道行驶,里程可能超过两千公里,即使马不停蹄地跑,打一个来回也得好几个月的时间。
(2)汉代以后,泗滨浮磬被认为已采尽。历经两千多年,到西汉之后古墓中不再见到泗滨浮磬。既然泗滨浮磬稀少了,那么就要寻找新的“磬石”资源来取而代之。而长安离铜川陈炉镇又这么近,取用非常方便,何乐而不为呢?
(3)“泗滨磬下调不能和”还待考证。一方面,白居易和元稹敢提倡打造“新乐府”,说明他们是懂音律的。二人的诗词诗其主题大致接近,据说唐太宗每日“击磬问政”,安史之乱起因于宫中乐官以华原磬替代泗滨浮磬,白居易写《华原磬》,乃讽刺当时的乐工糊涂无知,使天子聆听靡靡之音,乱了心智,宠幸杨贵妃,忘了封赏驻守边疆的将士,才造成天下大乱(安史之乱)。另一方面,当时的“乐官”也可能是“揣着聪明装糊涂”,不能尽责,也不敢尽责,因为皇帝都这样玩,有谁敢不听?有谁敢不从呢?所以这些乐工只能投其所好了。
(4)华原磬质地软、易琢磨。元稹的诗词中有一句叫“华原软石易追琢”,事实上也是如此。大家知道,泗滨浮磬结构致密,摩氏硬度约在6-7度之间;而华原磬结构比较松散,摩氏硬度只有3-5度。宫廷工匠制磬,华原磬要比泗滨浮磬更容易磨制和雕琢。
华原磬“替代”泗滨浮磬之分析推论,仅系个人观点。
说明:
文中插图前4幅为景男先生收藏,第5幅为本人(王沛)收藏。
作者简介:
王沛,中央企业供职,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介入石文化20余年,中国观赏石国家一级鉴评师,中国观赏石高级价格评估师,中国观赏石协会常务理事,《宝藏》等国内多家赏石杂志编委,《石友》杂志特邀副主编。出版赏石文化著作2部,发表赏石理论文章100余篇。
说说陕西名石华原磬 图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名家往来-张建升 更多名家>>

赏石名家:张建升
张建升
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
中国观赏石协会一级鉴评师
中国收藏家协会赏石收藏委员会副主席
张建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