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阅读新体验微信扫描并分享

| 快速查找 奇石标签 | 收藏 | 加入桌面 | 最新 | 热点 | 手机版 | 邮件 | 投稿 |

十年辛苦为谁来?——黎氏阁赏石文化高峰论坛十年速览

时间:2018-04-08 来源:洛阳市赏石协会 作者:侯桂林 点击数:

十年辛苦为谁来?

——黎氏阁赏石文化高峰论坛十年速览

侯桂林

十年辛苦为谁来?——黎氏阁赏石文化高峰论坛十年速览

8、第八届(2016)石博会暨高峰论坛因主会场搬迁至刚刚落成的“黎氏阁生活广场”居民生活小区,面对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居民,加之新常态下石市出现了普遍低迷的情况,因此展品调整为奇石、根艺、瓷器、紫砂艺术品等多样性,论坛主题也调整为“根雕艺术进社区,石魂木韵妆雅居”以吸引更多社区居民参加到活动中来。本届论坛收到论文48篇,作者31人,出席60多人。重点文章有:《适应消费理念新变化,探索赏石市场新模式》(张红生董事长撰写),《试论新常态下观赏石发展趋势》(俞莹),《调整·优化·创新》(杨靖),《是“申遗”有问题还是“体系”太离谱》(王永奎),《谈新常态下观赏石文化产业前景》(苏立社),《家居根石文化与生活方式》(谢礼波),《吉祥石是家居文化与赏石文化的有机结合》(高平均),《石有诗酒更风流》(侯桂林),《普及根石文化重在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贾克映),《新常态下石根文化市场发展趋势之我见》(崔周村),《社区文化建设》(百合),《向山西石界介绍台湾南田图案石》(台湾朱若弟),《思路决定出路,创新决定发展》(巩杰),《晋式家具与晋式石座初探》(耿爱科),《新常态下赏石发展之我见》(董玲),《根雕艺术贵在自然》(耿爱科),《我对根雕艺术的感情》(段天佩),《论根雕艺术在推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安文将),《异军突起的崖柏根艺文化》(武卫红),《加强根艺作品四大价值的研究》(李德顺),《太行崖柏根艺文化产业的新常态》(武卫红),《怎样欣赏根艺作品》(高耀先),《陶瓷艺术四人谈》(朱菊芳),《发现山西,寻根理脉——山西赏石文化图文系列十五则》(侯桂林)。

十年辛苦为谁来?——黎氏阁赏石文化高峰论坛十年速览

9、第九届(2017)石博会暨高峰论坛是以“童心童趣童乐”精品展和“石说《弟子规》”长江画面石组合专题展而展开的。因本届石展面对的主要对象是社区中小学学生,因此总主题便设计为“传承赏石文化从娃娃抓起”,尤其是“石说《弟子规》”不仅激发了社区青少年的极大兴趣,也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在展会结束之前,山西孝文化研究会便请这部作品在晋祠博物馆展出三天,邀请省城文艺界、教育界等各界专家、领导参观并召开了座谈会,其轰动效应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因此更使我们认识到,“石以文传,文以载道”是办好石博会,推动赏石艺术向更高水平发展的一条创新之道。

十年辛苦为谁来?——黎氏阁赏石文化高峰论坛十年速览

本届高峰论坛收到论文26篇,出席人数60余人。论坛分两个单元进行。第一单元以“传承赏石文化为什么要从娃娃抓起,如何从娃娃抓起”展开论述,重点文章有《把艺术的真实告诉孩子们》(王永奎),《传承赏石文化要从娃娃抓起——试论观赏石博物馆之建设》(俞莹),《重拾童心》(杨靖),《为娃娃设计一堂赏石文化课》(百合)(这堂赏石文化课还被几所中小学邀请到校园讲授,也在展厅面对向学生讲授),《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赏石文化要从娃娃抓起之我见》(于瑞军),《可不可以?赏石从娃娃抓起!》(杨栋),《传承中国石文化要从娃娃抓起》(毕崇毅),《中华奇石大军需招收一支童子军》(马长泰),《也谈传承赏石文化从娃娃抓起》(贾克映),《赏石艺术与童心》(苏立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武林虎),《从中国诗词大会看传承赏石文化》(贺林),《童年乐趣终生受益,寄情赏石童心永驻》(王海社),《也谈石根文化进校园》(安文将),《童心·童趣·童乐颂》(李德顺),《传承赏石文化从娃娃抓起的意义》(李文英),《让娃娃了解洛阳黄河石》(祁文石),《如何将赏石艺术引入至小学美术》(薄云山、郭琳玮)。

十年辛苦为谁来?——黎氏阁赏石文化高峰论坛十年速览

第二单元是针对石界存在的一些不良状况大家阐述了各自的观点,主要文章有:《童心与初心》(吴蕊贤),《极待净化赏石界“逆淘汰”污染源》(徐忠根),《少些功利主义,让赏石审美永保一片蓝天》(侯桂林),《玩石要平心气和,不要虚张声势》(陈民府),《赏石艺术研究领域不正之风披露》(谢礼波),《清除石界一些诟病,推动赏石文化发展》(李德顺),《石以文传,文以载道——石说“弟子规”短评》(侯桂林)

十年辛苦为谁来?——黎氏阁赏石文化高峰论坛十年速览

10、第十届(2018)石博会暨赏石文化高峰论坛总主题是“举对旗、走正路、讲好中国故事”,围绕总主题,精品展选择了不同石种的《石说金陵十二钗》三部石艺作品呈现给广大观众,论坛也将围绕这三部作品的意义展开研讨。已收到论文20篇,分别是《十年辛苦为谁来——黎氏阁赏石文化高峰论坛十年速览》(侯桂林),《论坛的意义》(葳蕤),《举对旗才能走正道》(于瑞军),《守护文化精神,回归艺术本真——赏石艺术跨界发展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思考》(徐忠根),《赏石艺术的健康发展需要艺术批评》(侯桂林),《赏石与思辨》(王永奎),《赏石艺术需开展“多边外交”》(马长泰),《一花思烂漫,滴水向海洋——浅谈赏石艺术如何融入主流艺术圈》(于炳战),《赏石艺术如何尽快融入主流艺术圈》(作者分别有李晓坤、马显忠、武林虎),《赏石文化中的发展传承与价值取向》(程亮生、李德顺),《赏石与古典文学》(俞莹),《<石头记>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贾宝玉倡题灵石咏》(杨栋),《用好古典名著,发展赏石文化》(李德顺),《<红楼梦>之木石前盟》(红学家李芹雪),《赏石艺术与古典文学名著相融合之点滴认识》(贾克映),《赏石艺术要积极融入主流文化,生肖石是最佳载体》(王海社),《浅谈赏石艺术跨界之意义》(马浩瀚),《感悟石文化——杭州天铸堂堂主张梁自述石缘》,《石说金陵十二钗》(百合),《梦回红楼——金陵十二钗的前世石缘》(姜孔忠)。

 结  语

黎氏阁广场董事长兼总经理张红生同山西省石文化艺术研究会终身名誉会长侯桂林在回眸这十年办石展、办石文化论坛的全过程时都感到无比欣慰,共同认为,十年办石展“引进来,推出去”的方针大大丰富和推动了山西的石文化市场,给本省包括外地的石农、石商、石友送上了许许多多的实惠,影响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玩石新人;十年石文化论坛为推动国内赏石艺术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这一切都与石界专家学者给予的热情指导和无私帮助以及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为此,借十周年庆典之际,我们再次向师长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十年辛苦为谁来?——黎氏阁赏石文化高峰论坛十年速览

十年磨一剑,贡献大众,不忘初心,我们个人虽未取得任何物质的、经济的利益回报,甚至遭遇过曲解或误解,但很幸运与国内外许多赏石界的朋友结下了牢不可破的友谊,用一句时髦的话说,这十年我们“痛并快乐着”。

 

2018年4月8日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名家往来-祁文石 更多名家>>

赏石名家:祁文石
祁文石
洛阳市赏石协会会长
河南省观赏石协会副会长
祁文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