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石情深传四海
时间:2025-03-20 来源:华夏奇石网 作者:柏贵宝 点击数:——记越洋播扬雨花石芬芳第一人张亚夫
张亚夫,1940年生于南京。自幼生活在古都金陵,原中学语文教师、文化工作者、诗人。南京第十届人大代表、南京郑和研究会理事、南京古都学会理事、南京雨花石协会理事、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会员。
我所认识的恋石人
张亚夫先生出生于一个医生家庭,父亲张乐民先生,母亲石佩芝在冯玉祥将军的部队任军医,他们曾为冯玉祥将军的夫人李德全接生过孩子,也曾为冯玉祥将军做过手术,冯玉祥将军为表谢意曾赠送其三件礼品:一,自画肖像一幅;二,军刀一把;三,派克钢笔一支。
我与张亚夫先生相识是因石结缘。我们都深爱南京雨花石,并曾互赠过雨花石书籍,他赠送我民国著名雨花石鉴赏家张轮远先生著作《万石斋灵岩大理石谱》供我学习,我也回赠拙作《中国雨花石鉴赏与研究》并请指教,共同的兴趣爱好加深了友谊。一次他腿部受伤还专门拄杖登楼来相会,可见痴石之情溢于言表。一次在其石斋聊天我问及他的简介,他在书桌上拿出了一册《亚夫诗情》递给我看只见封面写着:张亚夫,诗意寻觅者,自幼喜山水。少时,就读金陵中学曾爱诗,师大中文系求学,因爱诗而爱石。自谓“恋石人”。至此我明白了他爱诗、爱石情之深,意之切是源自于骨子里的。
飞渡大洋 携石走天涯
张亚夫先生是金陵城第一位将雨花石带到美国及港、台地区进行公展的人。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1985年,那时张亚夫先生与天各一方,远在美国的父亲取得了联系,他在去美国探望父亲期间的1986年2月26日——2月29日,在洛杉矶亚洲太平洋博物馆举办了他的第一场雨花石展览。展出雨花石有“春花缤纷”、“曲径通幽”、“旭日东升”、“明月初上”等,令人惊讶、目不暇接。观众高兴地说:“你的雨花石除了灵气以外,还有一份情怀,实为难得,谢谢你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你是将中国南京雨花石带到美国展览的第一人”!
他的藏石展品在博物馆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这更加深了他对雨花石文化传播的激情。他想通过不懈的努力,在更大范围让人皆知。于是他在1986年——1995年十年间,利用探亲在洛杉矶博物馆、大学、华人活动中心、图书馆、艺术中心、加州理工学院、香港太古城中心、台北玩石家等处,举办了多场展出活动与宣传讲座。一石激起千层浪,展出活动使雨花石在大洋彼岸产生了很大影响。
我们无法对他在海外举办雨花石展出盛况一一描述,仅就当地的新闻报道与观众留言便可见一斑。1990年11月27日美国《国际日报》在新闻报道中说:“张亚夫先生是一位奇特而传奇的人物,他一生努力在传播中华文化,却不是通过文字而是经由石头”。1993年11月12日美国《世界日报》发表题为“张亚夫雨花石展在加州理工学院举办,百余枚藏品展现出美妙意境”。文中介绍说:“1991年张亚夫在加州理工学院举办100年校庆之际,邀请他在该校举办了一次雨花石展,那年秋季开学之后,加州理工学院又发邀请函给张亚夫先生,希望他能在该校再次举办一次雨花石展。他接受了邀请,又一次在校展出”。他的雨花石在美国各地展出,观众纷纷留下了美好的观感,现摘几则供分享。1990年12月29日观众邓鼎元留言说:“这是一种无价宝石,具有特殊之灵气,心理与精神不健康者多观此石,不自觉中即可痊愈矣”。“当今全球污染,如能得宝石熏陶,则全人类可太平矣”。还有观众留言:“可以触摸到,灵魂轮回演绎的文明”。也有观众写道:“人最怕孤独,但我想你不会孤独,因为雅石给了你无限想象的空间与富足的心灵”。另有观众留言:“观此奇石,愈念故国”。通过新闻报道和观众反馈的信息,我们看到了观众观赏雨花石的喜悦之情,以及对祖国拥有天赐瑰宝的美石自豪感和爱国热忱!另在展出前期,109岁晚清末代状元苏局仙老人闻讯张亚夫先生赴美,欣然为其题写墨宝“亚夫石萃”赠送与他。还有96岁高龄的中国文史专家、补白大王郑逸梅先生,得知张亚夫欲赴美举办雨花石展,给予了积极支持,特为张亚夫先生撰写《亚夫石萃序》一文,在序中说:“亚夫不日飞渡重洋,在美国举行石展以扩西方人士之眼界,并籍此以见我华夏之钟灵毓秀,不愧文化之邦”。俩位文化名宿、为雨花石走出国门鼓与呼,为赴美展出壮行而合影留念令人感动!
1991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建校100周年之际,邀请张亚夫先生去该校举办雨花石展,并参与校庆活动,为此张亚夫先生到美国驻华领事馆去办理签证,当时两国管控很严,他向领事馆出示了邀请函,工作人员都不相信这是真的,再三询问并接通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电话,核实无误后,方知属实,特握着他的手说:“祝贺你,你可以去加州理工学院文化交流了”。加州理工学院是一所位列国际的名校,中国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当年就毕业于此。
恋石人情传校园
张亚夫先生是一位文化工作者,他不仅拓展南京雨花石在海外的国际影响,还深知雨花石文化要想弘扬光大,必须植根于小学、中学、大学的校园里,植根于学生的心灵中。他说:“此生,我一直把雨花石作为一种文化进行播扬,在海内外受邀举办了数十场展览与讲座。最难忘的有,在本市南京力学小学、金陵中学、南京林业大学等十余所学校把播扬雨花石文化为己任,讲座的标题是《做一颗美丽的雨花石》、《让心灵绽放美丽》等内容。特别是母校金陵中学建校120周年之际,邀请举办‘雨花神韵’摄影图片展,在校园橱窗内放大制作了雨花石摄影图片60余幅,展期三个月。又于2009年5月,金陵中学第九届读书节活动期间开设《让心灵绽放美丽》的讲座与雨花石展,有600名高中生参加。他还与该校一位女同学共同朗诵他创作的《雨花石恋歌》,诗句感染了在场的学生,诗句把学生们引领进诗的海洋,事后一位高三学生难以抑制激情,还写下了一首赞美雨花石的诗寄赠给他,让他记忆犹新”。
恋石人张亚夫先生,在海内外不遗余力的用真情传颂雨花石文化,深深感动了江苏省红楼梦学会会长姚北桦先生,姚先生熟读红楼梦,对红学研究有很深造诣。《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爱石,写石他是清楚的,他对相识多年的“恋石人”张亚夫的爱石情怀十分敬佩,特援请教育学院梁宗亨教授以“当代石兄”为题书写了“脂砚斋每称曹子雪芹为石兄,亚夫亦爱石如命,诚当代之石兄也”。姚先先以此诙谐褒奖“石兄”的爱石情怀。纵观“恋石人”张亚夫先生自青春年华到耄耋之年,数十年来始终以宣传雨花石文化为己任,在海内外举办六十多场讲座与展出,所取得的成果引人瞩目,我们始信他的恋石是坚贞不渝的,“恋石人”的自谓也耐人寻味并充满诗意的。最后附上张亚夫先生2016年所写的一首诗《明月可见证》愿金陵雨花石沁人心脾之清芬,被更多人深感知!
明月可见证
信否,在金陵有一种美丽叫雨花石。即使大雪纷飞的日子,也会温暖如春……
难忘
第一次入梦
系在金陵南郊古梅岭
——此岭曾有法师讲经感天而应
当在草丛邂逅相逢
好喜欢你那纹理与晶莹
难忘
再次入梦
系在六合旷野灵岩山中
——此山古代即因你而扬名
当在小溪寻觅到你
神奇的发现你可使我御风而行
并非妄语
而系真切感佩你藏有道骨仙风
高洁 自然 沉静
我懂
那是你吸纳天地之精
行粹炼所获奇妙新生
心中有爱
便有了芳菲的魂灵
于是怀大悟于大夜
本真不凿枕着潮音砥砺苦行
你便作了许多泣血之诗以逸兴
绘了许多烟岚之画以丹诚
啊 自有况味
灵然独存
品读你蝶梦好温馨
感谢你一碗清水中见我总嫣然一笑
感谢你冰肌脉动着清丽
风风雨雨伴我总有清芬
天地有情能万古
相思写亦难明月可见证——
你悄然重生了我丢失的童真
你诗意放飞着我的魂灵
一位恋石人
願拥你醉梦一生
(请关注由中国观赏石协会与洛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洛阳第33届大乾门杯国际赏石文化艺术展暨交易会”将于4月1日在洛阳奇石古玩文化城隆重开幕,详见《华夏奇石网》)
周德麟撰稿 柏贵宝编辑
2025年3月12日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