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px

移动阅读新体验微信扫描并分享

| 快速查找 奇石标签 | 收藏 | 加入桌面 | 最新 | 热点 | 手机版 | 邮件 | 投稿 |

读诗赏石——《春晓》

时间:2025-03-26 来源:华夏奇石网 作者:齐鲁石文化国学馆 点击数:

      唐  孟浩然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读诗赏石——《春晓》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所作,整首诗围绕春天清晨展开,洋溢着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春光的珍惜之情。 首句“春眠不觉晓”,描绘了春日里,诗人酣睡至天亮却浑然不觉的状态,既体现出春夜的舒适,又传达出诗人对春日的眷恋,流露出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处处闻啼鸟”笔锋一转,从触觉、视觉转向听觉,写诗人醒来后,听到窗外处处都是鸟儿欢快的啼叫。这声声鸟鸣,让读者仿若置身于充满生机的春日清晨,也侧面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愉悦。这两句一静一动,由春眠的静谧引出鸟鸣的喧闹,展现了春日清晨的美好。 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的思绪从当下转向昨夜。回忆起夜里隐隐约约听到的风雨声,不禁联想到庭院中盛开的花朵,它们在风雨的吹打下,不知被摇落了多少。这里的风雨并非疾风骤雨,而是轻柔的,在给诗人带来香甜梦乡的同时,也引发了他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愁。这两句以景语写情,既有对风雨洗礼下春花凋零的怜惜,也有对时光匆匆、美好易逝的感慨,言有尽而意无穷。 全诗语言自然质朴、浅近易懂,却在平实的文字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深远的意境,如同一股清泉,从诗人心灵深处缓缓流出,打动着读者的心灵。 孟浩然仅用寥寥数语,便将春天早晨的生机与静谧、诗人的喜悦与哀愁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这首诗成为了千古传颂的佳作。 
读诗赏石——《春晓》   
这是用两块内蒙戈壁滩上的奇石创做的一个小品组合。道具简单,演员到位。表情生动,活龙活现。小品题名《春晓》,表现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著名诗作。《春晓》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日清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春晓》前两句又营造出一种自然、清新、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意境,作者选用的这只鸟,灵动,俏皮,传神,这只鸟无论您站在那个角度,它似乎都在冲您笑,恰与全诗前两句的意境, 氛围完全交融。这只会说话的鸟仿佛在催促酣睡的主人赶快醒来,莫失去享受这大好的春日清晨。清脆的叫声,灵动的飞动,俏皮的笑脸,这只鸟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可爱,生机勃勃。一块奇石的小鸟让我们忍俊不舍,也感受到作品的成功。       
另一块奇石是一块戈壁石的圈圈,可不要小看这个圈圈,在大漠之中几千万年的严酷环境中形成它现在的摸样,真的太难了!好马配好鞍,这个圈圈理应获得最佳配角奖。《春晓》一诗和奇石小品的结合即让我们在春风里与孟浩然大诗人来了一次历史的穿越,同时,春晓,啼鸟给我们的心灵又来了一次自然的洗礼。感受春光,抚摸奇石,生活是那么的美好,奇特。         
自然界的春天,大地回暖,万物复苏,绿叶红花,鸟鸣虫飞 。赏石的舞台上那千奇百怪的石头精灵, 也在歌唱春天。精美的石头会唱歌,诗与石,灵与肉,精神与物质,传统与当代。当他们交融在一起时,文化之花定会更加璀璨。
读诗赏石——《春晓》
(石家庄石博会后请关注:由中国观赏石协会与洛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洛阳第33届大乾门杯国际赏石文化艺术展暨交易会”将于4月1日在洛阳奇石古玩文化城隆重开幕,详见《华夏奇石网》)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赏石爱石,文明评论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名家往来-祁文石 更多名家>>

赏石名家:祁文石
祁文石
洛阳市赏石协会会长
河南省观赏石协会副会长
祁文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