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梅园对斟图》众家鉴评补壁 图
时间:2018-05-21 来源:洛阳市赏石协会 作者:侯桂林 点击数:一、《鉴石》杂志“众家鉴石”第28期发布了对《梅园对斟图》的众家鉴评,计鉴石专家11篇和其他鉴评老师4篇,共15篇。老朽一一拜读后实实感慨良多,众家见仁见智、畅所欲言,尽情地表达了各自的审美观点,吾既认识了新朋友,又从中学到了许多,真乃幸运如是。在这篇为“补壁”而草的短文里,吾首先对各位专家学者以及新朋老友、栏目主持人李晓坤先生等慧眼识珍者表示最真切的感谢和感恩。
二、梅花石,这一为中国文化人独爱的石种曾在国内许多地区有所发现和展示过,无论是水石或山石上的梅图真可谓风姿万千、各具特色,既表现出天工造物之奇,又表达出人文情调之异,都给了爱梅、爱石者无限的审美想象空间。梅图的清雅高洁,梅石的高古弥坚,都是古代文人雅士极力推崇的“君子人格”的美好象征,清为正气,雅在其中。
三、吾珍爱这幅《梅园对斟图》,并自认为它是既奇又绝的梅花石中的珍品,堪称世所仅见。说它奇绝是因为在梅园里竟有两位贤士坐在朦胧月色的梅树下把盏对斟,或茶或酒都令人陶醉。在吾读过的所有梅花石中,它可谓之绝无仅有。只因梅树下添了两个人物在对酌畅饮,才将这天合之作的意境表达的更加纯粹而耐人寻味。梅花下有了人物画图,就更多了一层与其它梅花石不同的意旨和更广阔的审美想象,它印证了前辈赏石家们讲过的那句至理名言,石中物象多端,而只是有了人物才会有更多的故事。
四、吾爱梅花石,更深爱自己家乡的梅花石。为此,曾为家乡的梅花石不惜笔墨,发表过多篇研究文论和诗作,还为它举办过几场专题艺术展览。
这幅《梅园对斟图》原是产地(山西垣曲)石友高某的得意之作,在急需用钱的情况下,他不得已以极低的价格卖给了石家庄某石馆一位石商。当吾在异地他乡再次与这梅石邂逅,赏来读去,一句“千古风情一图画,人工难夺造化工”题句便脱口而出,然后再用手抚摸它,更是五味杂陈难以言表,深感家乡美石流落异乡总不是个滋味,最后不惜以高出原价十倍以上的价格为它赎身后才将它请回到我的石屋珍藏至今。这既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乡情。
五、吾一直顽固不化地坚守着一个很传统的赏石理念,即拜石为师,结石为友。认为一个审美无功利、纯粹的爱石者,绝不可为了去换得几多银子而将自己的“师友”拿去出卖,尤其是自己家乡的美石。若家乡人不珍惜、不珍重、不敬畏,不能留给家乡的子孙后代分享,那一定是这个人一辈子的遗憾和愧疚。故此,又题下如下这首七言以表心境:
老夫爱石皆因情,羞沾名利守清贫。
平生梅花为知己,亦奇亦幻养疏慵。
2018.5.18于文源石屋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