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眼界拓视角 泗滨浮磬话砭石(图)
时间:2022-04-08 来源:河南奇石网 作者:张训彩 点击数:人的进化、人类文明的进步,石可谓立了头功, 人类活动,无不与石头有关。砭石被称之为“可 治病的石头”,在山东泗水县境内出产的“泗滨 砭石”,在安徽灵璧县境内出产的“泗滨砭石” 最为有名,有“北泗南灵”泗滨砭石之说。
在地球上千奇百怪的事物当中存在着许多奥妙,吸引着人们去追寻、去发现、去研究、去探索。奇石则是人们最感兴趣的事物之一。在人类光辉灿烂的文明史中,早期的人类活动,无不与石头有关。
在漫长的石器时代,人的进化、人类文明的进步,石可谓立了头功,毛泽东主席在《贺新郎. 读史》中写到:“人与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石头是人类最初的工具与武器,被赋予一定的神性色彩,进而成为了饰物,成为了医疗器具,成为了赏玩保健用品,崇石、敬石、爱石、用石之风普遍流行。
中国的古砭石疗法产生于石器时代。石器时代是一个漫长的人类历史时代,现已证实至少有二百万年之久。
石器时代人类所用的工具主要是用岩石制作的。先民们患病之后信手抓一块石头在患部压、擦、刺、刮,这样做了之后病痛有时竟能够缓解。当时先民们的食物没有保障。在饥饿数日之后有时有幸猎得一头大动物。在篝火上烧烤,狼吞虎咽之后有的人肚子疼,特别是儿童。先民们发现用兽皮包裹篝火边的热卵石放在腹部,腹痛可以缓解。这样经历了几十万年,先民们逐渐得到了一些经验,形成了一些用石头治病的方法,也制出了各种各样的用于治病的石器。
石器时代没有文字记载,人们通过古的生活遗迹和出土的石器对当时的情况进行研究。从出土的石器中我们看到,其中除了有狩猎的武器和种田的农具外,也有用于医疗的砭石。
一、砭与砭石
(一)什么是砭 ?
砭,我国东汉学者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砭字的解释是:“砭,以石刺病也。”
我们现在很难确定许慎的原意,但主张对砭的解释在方法上要广泛,不限于刺法;在工具上也要多样化,不限于尖状夜石一石针。这种主张是不是合理呢?我们用一些实例来说明砭石疗法突破用石针对人体作刺法限制的合理性。
中国泗水砭石梳
(二)什么是砭石
砭石:一种能制作砭的石头。汉语释义是指,古代治病用的石针或石片。当代砭石特指选用通过国家权威部门检测,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石头制作的保健砭石用品。
砭石疗法最早见诸文字记载当属《马王堆帛书》和《黄帝内经》。《帛书》记载:“用砭启脉者必如式・痈肿有脓,则称其大小而为之硬”。《内经》中多处论及砭石。
(三)砭石的应用
在自然界有许多的岩石、矿物、化石等本身具有药效,能直接治疗疾病,恢复人体健康。用这类石头来治病被称为“石疗法”。

砭石疗法从中医的学术体系中消失两千年后,进入20世纪它又重新被人们提起。1933年(癸西年)出版了一本名为《砭经》的小册子。作者署名砭道人。《砭经》全书虽只有2191字,但它是自《黄帝内经》以来阐述砭石疗法最全面的一本专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出土了大量的石器时代的石器。老一辈的科学工作者从中筛选出一批古代的砭石。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继兴教授在砭石考古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20世纪70年代马继兴教授发表了多篇砭石考古的论文,考证、认定了不同时代,不同形态的古砭石。时间上起石器时代,下至商代,跨越几千年。认定的砭石有割刺用的鏃状砭石,刮擦用的板状砭石,用于温熨的水热砭石和火热砭石,用于叩击的棒状砭石。这些砭石的考古发掘与研究,为新砭石疗法的创立打下了基础。
中国泗水砭石壶
二、“泗滨浮磬”之砭石
“泗滨浮磬”产于泗水又称泗河。
泗水发源于今山东省沂蒙山南麓,是淮河流域内一个相对独立的水系,位于淮河流域东北部,北起沂蒙山,东临黄海,西至黄河右堤,南以废黄河与淮河水系为界,其影响范围几乎占淮河流域的三分之一。
历史上,泗水曾汇集过占水、古睢(睢同濉)水、潼水、沂水等诸多著名河流,泗水规模之大由此可以想见,古诗曰“泗水流、汴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不仅点出了泗水的流向,也吟出了泗水两岸的变迁。
因此,同在“泗水之滨”的山东泗水县和安徽灵璧县境内出产的“泗滨浮磬”石材制作的各种砭具最为有名。因此固有“北泗南灵”泗滨砭石之说。
“泗滨浮磬”是我国古代最早应用制作石磬和砭具的材料。据《虞夏书・禹贡》一书的描述:
泗滨浮磬历来都是王朝的圣物,寺观的法器,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泗滨浮磬从人间消失了,它的材料泗滨浮石也不见踪影。50年代以来有少量泗滨浮磬陆续出土。
中国泗水砭石文房用品
三、山东泗水砭石
在“泗水之滨”的山东泗水县出产的泗滨浮石,一般通称为泗水砭石。
岩石呈不均匀的砖红色,层纹状及斑点状构造,粉晶结构,硬度5-6;主要矿物万分为方解石,大部分呈粉晶状,粒径小于0.05mm;局部有细晶集合体,粒度0.1左右;含少量石英,均呈微粒状,粒径小于 0.05mm;此外,在方解石颗粒间分布有氧化铁,多为粉末状,包括褐铁矿和赤铁矿粉末。其中,氧化铁使岩石呈砖红色,赤铁矿致岩石呈深红色,黄褐色岩石是褐铁矿染的结果。经化学分析,泗水砭石中含有硅、钙、镁、钾、钠、铁、铝、钛、锰等氧化物及硫、磷元素和水。
泗水砭石的主要特点:
一、密度高
泗滨砭石的莫氏硬度在3.5-4.5之间,密度越高的泗滨砭石,等级越高。
二、无沙眼孔洞
高品质的泗滨砭石不应有任何的沙眼和孔洞。
三、色泽纹理独特
高品质的泗滨砭石为红黄相间、色彩艳丽;纹理清晰,或行云流水,或斑如繁星。色泽越艳丽,纹理越独特的其价值越高。
四、艺术价值高
一款高品质的泗滨砭石要具备很高的艺术美感,通过其特有的色彩、纹理,用美学标准来区分其艺术价值的高低。
五、收藏空间大
“物以稀为贵”这是收藏界永恒不变的真理。泗滨砭石具有地域唯一性、资源稀缺性、是不可再生资源;并且具有极高的养生实用价值及艺术收藏价值,传统宝玉石很难达到以上几点,所以泗滨砭石的升值空间非常大,特别是顶级的泗滨砭石产品,其未来的增值空间必然是几百倍至几千倍。
四、安徽灵璧砭石
灵璧砭石出产在泗水之滨安徽灵璧县。提到灵璧石,在藏石、赏石界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灵璧石品种多,数量大,品位高,主要有磬石,五彩石、白灵石、图纹石,皖螺石、红灵璧和透花石等,以瘦、皱、漏、透、稳和形、质、色、纹、声等诸美皆备而名扬天下,堪称天然珍宝,清乾隆御封灵璧石为“天下第一石”。宋代诗人方岩赞:“灵璧石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

司马迁的《史记》却明确的记载“少昊制浮磬”。这是史载“泗滨浮磬”最早为帝王御用的史料。《词源》记载:“磬石,山名,在安徽省灵璧县北,泗水之南”。《汉书•地理志》载“泗滨浮磬”,颜师古注:“泗滨之涯浮出好石,可为磬也”。即灵璧磬石-也“泗滨浮磬”-又“泗滨浮石”也。传说我国历代王朝把泗滨浮磬的出土视为国家兴旺的吉兆。
灵璧砭石的主要矿物成分鉴定:方解石(calcite):是灵璧砭石的主要矿物成分;化学成分为碳酸钙(CaCO3);三方品系;透明无色或乳白色,若含有杂质能被染成灰、黄、粉红等多种颜色。玻璃光泽;摩氏硬度3;相对密度2.6---2.9:菱面解理完全;在酸性溶液中能被溶蚀,遇冷稀盐酸(HCl)剧烈起泡。方解石是分布最广的矿物之一。白云石(dolomite):化学成分为CaMg[CO3]2。三方晶系。晶体结构与方解石类似。白色,含其他元素和杂质时呈灰绿、灰黄等色。玻璃光泽.摩氏硬度3.5~-4;相对密度2.8--2. 9;菱面解理完全、性脆、以硬度稍大,在冷稀盐酸中反应缓慢等特征,可与相似的方解石相区别。
灵璧砭石的薄片显微检测。据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的周文戈、谢洪森等研究员对灵璧砭石进行了薄片显微鉴定检侧。鉴定表明:灵璧砭石的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微晶。晶体粒度小于0.03赶米。灵璧砭石内还含有少量不透明矿物,呈不规则和正方形.粒度也在0.03毫米以内。贵阳地球化学所将灵璧砭石定名为灵璧微晶灰岩。此项检测表明:灵璧砭石的晶粒小于细晶岩类和粉晶岩类而达到微晶的尺度,这使得用灵璧砭石摩擦人体,使人感到非常舒服。同时也正是因为灵璧砭石具有微晶结构,所以敲击灵璧砭石能发出金属的声音。
中国灵璧砭石工艺壶
灵璧砭石的化学分析:根据中国核工业地质分析测试研究中心的王鹤、乔万忠和赵云龙等研究员对灵璧砭石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灵璧砭石的主要化学成分
灵璧砭石的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检测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对灵璧砭石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灵璧砭石的微量元素含量

灵璧砭石的稀土元素含量
灵璧砭石的放射物质含量检测:中国核工业地质分析测试研究中心的田桂英等研究员对灵璧石(以磬石为主)的放射性物质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灵璧砭石的铀含量:

灵璧砭石中的锶和钾的放射性同位素在同种元素中所占的比率:
上述检测表明:灵璧砭石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元素而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放射性物质含量正常,对人体无害。
上述检测表明:灵璧砭石有明显的层状结构,是一种物理力学性质各向异性的岩石。
灵璧砭石的超声波检测:根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岩石力学实验室对灵璧砭石进行了超声波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上述检测表明:灵璧砭石的超声脉冲的频率在20-2之间。丰富的超声波脉冲可对人体产生生物物理效应。
TAG 标签:
最新评论:

- 全部评论(0)